说到“电信网络诈骗”,您一定不陌生,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被用于诈骗的各个环节。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对被害人精准画像,实施量体式、订单式诈骗,使受害者不易察觉被骗。
# J; O" C9 k- c w0 H1 R1 d+ h% n$ A% U" p$ m
嫌疑人杜某(男,案发时17岁),初中毕业后到北京打工,因日常热衷攀比、高消费导致生活入不敷出。2019年杜某假扮女性与网友小白交友聊天。之后小白对杜某产生了感情,二人遂在网上以男女朋友身份交往,但未在现实中实际接触。杜某以弟弟生病、急用钱为借口向小白索要金钱几十次。在杜某诱骗下小白将支付宝账号密码交给杜某,杜某通过小白的支付宝花呗进行消费。小白的钱被花光后,杜某又以小白的身份向互联网借贷平台借款十多次。后小白向公安机关报案,杜某向公安机关投案;案发时,杜某从小白处累计获取人民币四万余元。) m p" R( k: j5 N* p% k* e! j H" K
4 g* K6 {% n3 v* i
骗术的花样越来越多,且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有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冒充领导诈骗、兼职刷单诈骗、QQ冒充好友诈骗、贷款诈骗等等。1 f4 W, X2 n3 {6 J: ]% n1 v/ U
7 y1 W3 M8 N: `# f3 O#网警提醒#大多数受害者都是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并未认真核实其真实身份,然后掉入骗子的圈套,所以一定要及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一定不要轻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