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寿康宝鉴】戒除邪淫,养足精气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4 07: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唤醒精气神,元气满满?不妨学学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一书中的“养生诀”。; A6 L0 z/ u4 T* Y8 n8 R1 u# e

" Q: z# B/ M  h少言语养真气
5 L2 }& Q" ~* h) S6 w
3 d. v7 ]) E, u' q0 N少言语是指说话要戒急、戒快、戒喋喋不休。人若经常喋喋不休或大喊大叫,就必然要消耗肺气,致使体内正气不足。
& {' i6 L/ i9 r4 P, w, H& Y
* Q9 |9 W, i; w, d. U) O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吴中朝: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运动量不大,但说话多了也会觉得疲倦又或者说了很多话,就感到嗓子干哑、咽喉不适。这可能就是伤了气!
) n. u+ X$ J+ J% M) A" M( K5 y2 R' v4 h7 N
人说话发声,虽出自喉咙,但一呼一吸之间都有赖于气的鼓动,肺主呼吸之气,因此,轻度的久言往往最易伤及肺气,嗓子微疼、嗓音沙哑、咽喉部发胀等都是伤了肺气的初期表现,久伤肺气更是易引起感冒、咳嗽气喘,甚至出现肺气肿等问题。长期从事教师、播音员等用嗓过度的职业,很容易耗气伤津,频频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3 j& {6 r0 O" n) E% S
- L, _; i7 v8 r
伤气就是伤身,说话多的人要学会养气补气。养气首先要调整说话方式,久言伤气并不等于不让说话,而是要避免不停地讲话,语气尽量平和,语速尽量平缓,说话时间不要过长。
2 q& q+ f4 h  n' r' [% H8 O. a( @( a$ m/ _1 `2 n1 m, G2 P4 H
戒色欲养精气8 y8 G( C$ [1 w6 c, C4 h
1 k2 e4 s1 E2 ]
戒色欲,指的是夫妻欲事要有节制。精气是养生之本。精气损耗就动摇了生命的根本,所以健康和长寿就难以保障。
2 q5 M! {  Y% @9 |" Y
9 w" F! y4 r6 g% ]6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是人体元气之源。所以人们说一个人虚,常会与肾虚联系起来。7 R( }9 V3 {0 J% a1 h2 |! o' \$ s

) K- e) w5 x( F; M+ _补肾气,不妨常做做抬脚跟的动作。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气血从这个穴位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涌出来,然后沿着经络滋养全身。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到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
# e/ B9 Z( P( r& ?1 ^! C8 ^老人家肾气不足的时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还是精神不好,动一动就心慌、心跳得厉害。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提提脚跟,每天练习几次,每次几分钟,就把肾气提起来了。等车的时候或者是任意闲暇的时候都可以做这个动作,长期坚持下去,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 x% O, b& L  l$ y  o& C
  B9 j+ Y* ?# E$ H薄滋味养血气2 ]& y3 [( U# b1 i2 d0 L
6 [2 |+ E$ `* D
薄就是清淡,顾名思义,薄滋味是指饮食要清淡。少食肥肉、烈酒、油膘之品。贪图膏粱厚味,嗜食美酒佳肴,必损身体。& x% y. B* c5 E/ C
" E8 N( l% o( {: Z2 {; b& `" v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千金要方》中说:“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因此,人老了大鱼大肉多食无益,少吃或适度为妙,适当吃点三白饭是个不错的选择。- l' c+ {# j9 F1 O! R- O# l$ m7 z

  Y$ b% }/ ?/ ], v' t三白饭源自大文豪苏东坡,即“一撮盐、一碟白萝卜、一碗饭”。大米有补中益气、益精强志的功效,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也可止咳。食盐则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咸入肾,激发肾气,而肾中元气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所以人吃了盐才会有劲儿。* v4 y( T0 v7 l! }4 z6 m% y/ U$ c3 `

' D0 X% ~2 H) Y5 c古人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而这一碗食材简单的三白饭,就可精、气、神全补。被高血压、高血脂缠身,精神状态差,体质不好,爬楼气喘,整日吃过饭就打瞌睡的人都可以试试。6 N3 k. y4 P7 [6 Y
3 p0 b) O& ?" U6 o
咽津液养脏气
0 P% I. X  H2 z1 D" r' \& Y2 E
9 q4 G3 ^5 Y& m9 `2 ]$ \津液指唾液,古人认为津液是人体的精华。经常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通过唾液腺变唾液(津液),再徐徐咽下有滋养脏气的功效。7 ^0 J, @) ?7 j. C

6 E2 ^' @7 N1 D& P4 X* r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吴中朝:夏季,增加了我们身体内在的水分消耗,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滋阴润燥,多补充身体内在的水分。练练“吞津功”就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功效。当然,也可以参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当年,在吞津时加上叩齿这个动作。
  Y9 v& ]' X5 y+ g* p方法很简单,早晨起来和睡觉之前,我们可以闭着嘴巴做做空口咬牙的动作,让上下的牙齿碰撞发出声音,一般我们以36遍为一个周期,36遍叩齿以后,口腔里面会分泌出一些唾液,把唾液在嘴里面像漱口一样鼓漱,在鼓漱的过程中,唾液也会大量分泌,然后将口腔里分泌的唾液,分成三口缓缓地咽下,想象其进入腹部。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抽出来十分钟时间做这一动作,有助于缓解阴虚带来的系列症状。
2 e* Q7 b* K9 `& \4 h- }; y. {少思虑养心气7 c4 S. d/ d# O! s$ e0 `- D
指的是闲来不要胡思乱想,人必有所思,亦必所有虑,但过多思虑则伤心气而损寿命。对个人得失、名誉地位等,不可以汲汲而求,处心积虑。" x2 W3 B0 f4 P& y9 k5 J: @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中医情志理论认为,“思则气结”,多思伤脾。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让大脑高度紧张的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I9 v! U3 C! Q+ W5 Z, r
所以无论生活工作多么繁忙,一定要“思虑有度”,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放松身体、心情,这样才能避免情志对人身之本的侵害。此外,还要注意情绪要平和一些,不要过喜过悲,过度为没发生的事忧虑,与其被虚幻的烦恼困扰,不如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当下。! k6 H" W5 k( C. h  X8 h2 t; D' w
美饮食养胃气4 V- W. N- P: J( k2 ~# e8 O
美饮食是说饮食要搭配合理,古代时人们就认识到食物不同,所含营养成分也有差别,只有全面而合理地进行搭配,才能满足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 B" k! I! f- v$ m/ X: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彭鑫:在我国传统饮食中,很早就有“五谷杂粮养五脏”的说法,广义的说,五谷杂粮便是提醒大家要各种粮食都吃一些。当然,五谷(大米、小米、高粱、小麦和大豆)本身的养生价值也不低。从中医角度来看,所谓“五谷杂粮”都是植物的种子,浓缩了植物所有的精华,具足完备的四季之气,所以最能补精。
. w& }* t, ^' _* Y4 P小麦、粳米、大米、小米等等,均是味甘、性平,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具有“补脾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的功效。平时食疗熬五仁粥等,可滋补气血、调理脾胃。
http://www.simu001.cn/x25506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7-30 14:41 , Processed in 3.22240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