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研究表明:汉族、藏族等族群主要遗传成分来自黄河中游地区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6 08: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表明:汉族、藏族等族群主要遗传成分来自黄河中游地区古人
( ^+ O  ]9 @: ^  A新华网# u" Y. a. C% _: C6 K. Y
2024-9-518:00北京新华网官方账号
9 P# [+ j' F" a" P  l* z  o4 x4 a新华社郑州9月5日电(记者桂娟、史林静)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距今7000年左右的仰韶村古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遗传贡献。  \6 @( @- H! U+ L; G
该研究成果表明,各地汉族人群有57%-92%的遗传成分来自以仰韶村古人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古代人群,而这一比例在西藏藏族人群中也高达70%-80%,华南地区的苗瑶和壮侗语人群也有大量血统来自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古人。
8 K& p6 Z8 }& D- X; H3 e4 j/ ]这篇题为《古代基因组揭示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人群动态历史》的研究论文首次发表了仰韶村遗址8个属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个体的古基因数据组,并通过对这一时期古人基因组研究分析,发现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相关人群之间具有高度的遗传连续性,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遗传贡献。2 N7 Q) \/ a  x' g8 i; Z. |" c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从1921年第一次发掘以来,该遗址见证了百余年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其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仰韶文化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 P0 G  s! Y9 |- w
“尽管仰韶村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史和仰韶文化研究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们对仰韶村古代人群的来源历史及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知之甚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说,最新研究填补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人群古基因组数据的部分空白,对理解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人群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3 g0 d8 w+ m3 r8 _8 f. D: q6 C据了解,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在国际多学科交叉领域排名前五。
http://www.simu001.cn/x29566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21:48 , Processed in 0.36279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