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评、展示与交流:派克世纪诺曼洛克威尔限量款,漫画家三环限量大豆】
) r" N; S" F; a3 `- Q3 ?" k一、钢笔本体5 F1 }9 [: D; y
1996年,派克笔公司与诺曼洛克威尔家族信托基金合作,联名推出了一款精美的限量款钢笔。整笔形制与结构均采用派克世纪MK I(平顶直线型),共限量发售3500套,并配有做工优良的笔盒与证书等附件。是为派克豆腐世纪诺曼洛克威尔限定(Parker Duofold Centennial Norman Rockwell Limited Edition)。
+ F" @& L1 h2 A9 E- a1 G
. I; Z& _3 w3 Q
& |' c( C' ~+ O8 D
" e+ u8 s3 V2 |1 b4 w
+ h4 r1 A' l7 |/ O# u) O! q1、帽杆:( ^# J+ ]4 z" }5 R
5 J6 r5 {! I& \
' d, E, d0 n; B; h
派克世纪漫画家外观与世纪幻黑极为相似,灵感自然还是源自1929年派克推出的幻黑豆腐(Black and Pearl finish Duofold),由一整块做工细腻且带有黑色线条的珠光色亚克力(丙烯酸Acrylic)材料制成,这使得其每一支笔的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只不过其工艺与量产款派克世纪幻黑不一样,漫画家的帽杆板料是一整块,黑色线纹是在板料制作前就配置好的,而普通幻黑的工艺则复杂一点。普通幻黑是先做的珍珠白丙烯酸板料,然后留有不规则的线条凹槽,再专门填充液态黑色丙烯酸形成黑线。所以,在对光情况下,仔细看普通幻黑世纪,能够发现黑色线纹与珍珠白的纹路间有轻微材质分层,. M& o6 E# @7 J7 J5 G3 ?% a
7 G7 T) ~! S, _# l2 W! q5 z
/ b9 r0 R4 i, i
(菊顶幻黑:图中红线圈出来的地方,仔细对光看可以发现分层和接缝凸起)
5 N i, G& V& _3 R2 d! @& \3 w) V# k个别的甚至能够看到接缝处有凸起(个人认为这不属于所谓的瑕疵,纯属工艺痕迹而已),但漫画家由于是一整块做好的板料,所以黑线与珠光部分的接缝处则没有这种分层或凸起。另外,个人感觉漫画家的材质质感并没有普通量产幻黑的好,最明显的就是其帽杆材质特别透,能够轻易从外部看到笔帽尾帽的内部螺纹,这使得其塑料感较强,没有高级合成树脂材料应有的质感。这种通透可见螺纹的情况,在普通量产幻黑世纪上并没有那么明显,即便存在也很轻微,有的幻黑个体甚至完全不存在透见螺纹的情况。
6 `& O7 w3 D6 w3 s2、装饰:
* l; v& `) _# b% H8 H
3 x' X% j8 F9 N+ q2 A
7 O9 _% q1 T, ?& @# y+ y$ `
( y: q8 u# ~* Q' u, E" e
- n. m9 ^* p) X9 I* f9 ]
根据派克世纪漫画家的官方介绍册描述,漫画家的天冠、所有装饰环(包括笔帽三环、尾帽双环、笔握三环)都由18K实金制成,使得这支钢笔包括笔尖在内的18K实金用量高达6.84克(派克世纪大豆的笔尖一般在0.95-1克之间)。此外,在笔握靠近螺纹的金环上,还可有英国贵金属认证戳记,分别是八角盾型PP标、英国皇室认证戳、750金标、伦敦贵金属质检豹头戳、八角盾型年份戳W(代表1996年)、贵金属国际纯度标准戳。6 J! I* J6 p0 K" n
3、笔尖:
% x/ N) F! |6 p5 N- C6 a/ j' B5 i; U: s7 N# S7 n; C
6 M& |( N/ ]2 v' h3 o3 ~ w
(笔夹顶部打有METAL,为普通金属镀金)
q9 z& ^$ g* Y. N5 C* k' ?漫画家的笔尖并非特制纹路,就是普通的八羽箭标双色大豆尖。有一些细心的笔友可能注意到其笔尖上“18K 750”的字印与最常见的箭标大豆笔尖字印的略有不同,主要是字体明显偏大。但这并不是漫画家所特有,箭标大豆尖的这种字印字体变化早在箭标大豆后期(1994-1995年左右)就已经出现,我在一些后期蓝色大理石大豆、# R& f& D7 v$ N
6 k, j# \0 h N$ s; e
4 {' }' q5 {- B) Z& m* l
菊顶大橙豆、银条纹大豆等量产款上都发现过这种大字体的“18K 750”字印,并不是为漫画家而单独开的笔尖模具。所以,漫画家的笔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量产纹路,如果非要说特殊,那就是1996年,派克世纪已经全面转为MK II的飘带世纪(1996-2005),箭标世纪此时已经全面停产,漫画家的笔尖要么就是用的后期库存箭标尖,要么就是重新启用了之前的模具,仅此而已。此外,笔尖书写方面没有什么好说的,无任何特殊之处,铱粒打磨风格偏向箭标后期和飘带世纪尖。
- ]5 v) A$ s' W7 c7 r) }6 p# M二、盒证附件
- C: A! b% D, t5 p' `5 {/ R6 @# d @- C
3 t6 Z) p; K! F3 R3 G6 J' V8 R1、外笔盒:' E# n; \/ \3 @; n/ O
6 m$ |$ U: d! x3 h" U
& u/ B b: h9 \+ |) y! k
" ?( A ?6 \( P+ p$ }. V
/ T1 n( A) { [8 [! t( Z大气且精致。漫画家的盒证是一个非常大的皮箱作为外盒,且有一个白色绒布套,外盒和布套均有诺曼洛克威尔艺术工作室的文字和头像logo。皮箱内部上层有两个夹层,一个夹层放置专属说明书和证书,另外一个夹层放置一个文件收藏夹,内置一张收藏证书和四张洛克威尔画作复制品。皮箱下层是实木笔盒基座塑料壳,表面覆盖黑色绒毛且有木盒凹槽,下方还有放置墨4根囊和2个墨盒的凹槽。文件收藏夹和塑料基座都有洛克威尔艺术工作室的文字logo。额外吐槽一嘴,包括派克世纪的其他限量款诸如景泰蓝、真蓝等那种大木盒的绒毛内衬在内,这个基座塑料壳的绒毛非常容易脱落,经常弄到钢笔和说明书上,非常影响观感和质感。
0 T) T# W! z6 Z, d, t2、内笔盒:2 d1 _- r' A& Z8 d# Q5 i% Q6 }
. j R! I: t+ {' @7 U+ C6 x! r
0 i- e; \& l: i# {1 ^, r i1 E' O
: d( s4 W7 ?$ {, k
y% Y( h: R( M1 d
放置钢笔本体的实木笔盒是由一种产自麻省伯克希尔县(洛克威尔在此工作生活多年)的一种枫木制成,这种木材经常被用于制作高档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的背板,所以这种木材的命名(Fiddleback Maple)也源于木材表面呈现出类似小提琴(fiddle)背部的独特和美丽的“琴弓形”或波浪状的纹理。这种木盒质感厚实,手感非常好,按照官方宣传册的说法,这种木盒的纹路和钢笔纹路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木质笔盒表面右下角有Parker Duofold的文字logo,其字体是派克笔公司的专属商标。笔盒有一个勾型开合锁,放置钢笔的位置有黑色绒布软内衬,底盖的右侧镶嵌了一块由黄铜制成的洛克威尔头像浮雕徽章。7 H5 G1 c( c7 I* s/ n+ T" }, ?9 q
3、收藏文件:& n' I$ P9 ] n! V* H
% k$ m* a* e; {
0 b! G! Q1 }% C$ a- w, I3 L% O2 c1 v# |5 {1 Z& {2 M6 ]
0 Y7 C( ~+ Y4 U# n1 r
总计5张。其中1张是带有烫金徽章的收藏证书,上有限量编号和派克笔公司前主席/首席执行官/总裁乔治·派克(肯尼斯派克的儿子,派克笔创始人乔治·S·派克的孙子)、洛克威尔家族信托基金管理人托马斯·洛克威尔(诺曼洛克威尔的次子,作家)的合署签名,以证明其官方联名的真实性。另外4张是洛克威尔为派克笔公司创作的广告宣传的原画复制品,这4张复制品由档案级无酸纸制成,且有与钢笔一样的限量编号。
! G( X" d- i7 W- b' S9 _ m# A+ ?# m6 w2 g) C% c8 ?% f6 W5 Z
7 j' I! }2 Q$ L1 `5 ^8 e4 f D Q这四幅画都曾在《周六晚报》上作为派克笔公司的广告出现,分别是“没有圣诞节问题”(1929年12月14日首次发布,画面是一个手持幻黑豆腐书写、叼着烟斗的圣诞老人形象,用以宣传派克古董豆腐幻黑钢笔、自动铅笔以及各式各样的台笔)、“他送了我一支派克61”(1959年10月3日首次发布,画面是两个女孩围观一个收到派克61钢笔的女孩,画作模特是洛克威尔工作室马萨诸塞州皮茨菲尔德高中的3个女学生)、“她给了我一支派克61”(1959年11月28日首次发布,画面是一位父亲收到了来自女儿的礼物)、“他们互相送了支派克61笔”(1959年12月5日首次发布,画面是一对夫妻收到彼此赠送的礼物,图中模特是洛克威尔的儿子托马斯和儿媳盖尔)。说句题外话,从这4张广告画的选取可以看出,当年的派克笔公司是有多么重视派克61的营销,只不过派克61的糟糕表现实在是难堪大任、深负众望。
4 C; z: u/ c8 Q8 O" I8 M6 m三、关于诺曼·洛克威尔- L9 P y" k9 U$ O0 s! y
1. 人物生平
: Z" F; R* T7 O+ o- @; n
- v8 l% o$ M1 h5 E8 s
$ P+ `- ?% k; g. b( N# j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1894.2.3-1978.11.8)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6岁时进入美国国家设计学院学习,后来转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深造。21岁开始(1916年)成为《周六晚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的封面画师,双方合作长达47年,直到63岁时(1963年)洛克威尔正式辞职,他一共为周六晚报绘制了322幅封面画作。1964年开始,他为Look杂志的公民权、贫穷、太空探险等主题自由绘画,同时也开始替著名人士画肖像,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约翰肯尼迪、林登约翰逊,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等。1969年,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成立,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伯克希尔县斯托克布里奇镇,馆藏包括大量的大尺寸油画原件、早期的速写、铅笔习作、水彩及炭笔素描等经典作品。1977年,获得美国平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1978年11月8日,诺曼·洛克威尔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4岁。
2 z5 G# o" z5 D: ?3 U r2. 绘画风格
; ~9 q3 H, I) ~洛克威尔是20世纪美国最知名、最受欢迎的大众艺术家和插画家之一,其一生创作了大量关于美国日常生活、乡村景象、家庭场景的作品,横跨商业宣传与爱国宣传领域,其最知名的系列作品主要集中出现在1940和50年代,而且极其擅长描绘坦然纯真的孩子们。洛克威尔受欧洲古典绘画的影响,作品风格以写实主义风格著称,他擅长运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又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场景细节,画面构图严谨、通俗易懂、色彩温暖、栩栩如生,常常充满温情、幽默和生活的气息,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戏剧性和人情味,极易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他是用绘画讲故事的视觉传达大师,能通过构图、色调、场景、人物动作和表情等细节设计,把一段故事浓缩成一幅画作,其精妙之处就好似寥寥数字却能够包含万千的中国成语。这使得其作品风格深深影响了好莱坞的影视产业,诸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等许多知名导演都是洛克威尔作品的爱好者,并为他们的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启发。例如《眼部乌青的女孩》,甚至直接成为电影《阿甘正传》里一幕经典场景构图的灵感来源。
2 C, j7 E! _$ C" v7 E! r
2 m- E. S& v9 Y- e" d B
- L' {; s' L$ R8 h# B(左图“一个小女孩的日常”,右图“眼部乌青的女孩”)0 X% @# V+ h: e$ f. C4 z" ]- Z1 {
* L! p# ^0 d/ ?2 h9 K/ A
8 Q2 B2 [ \* I) u6 p! L
(电影《阿甘正传》剧照); E n$ J9 r$ [0 I
除了讲述故事,他的艺术主题经常体现那个时代美国人崇尚的价值观,比如自由、自立、家庭和社区生活。例如著名的《四大自由》(The Four Freedoms)系列画作,是洛克威尔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全球人权演说,历时7月而创作完成,他通过鲜活的画作场景展现了《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些抽象的概念。该系列画作1943年在周六晚报出版后,深受大众欢迎,同时受到美国政府青睐,美国财政部在16个城市举行了系列画作原件的巡回展览,以推销美国战争公债,为二战筹款活动募集了数百万美元(此数据来源是2024年12月6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官方号转发的一篇介绍洛克威尔的博文;另一说是筹集了1.32亿美元,来源是洛克威尔之子汤姆为其父130周年诞辰纪念版画册《我向往的生活:诺曼·洛克威尔插画精选集》所作的前言)。
9 R+ d, ~8 x; Z5 G) y) B# ^2 _# n1 L! b1 W% W
) P: \2 l1 B9 A. \$ f0 {- L' l( y(筹款数据来源: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08680642134240)
5 k4 H \& z" G& i$ q. m3 b; d7 ]2 z! u4 f& O1 _6 u2 t t# ~1 |
, p+ ^3 p0 o6 X" {" [8 j! p(左:四大自由之言论自由;右:四大自由之信仰自由)" M0 s. R" U: |7 P
+ Z' H y! ^$ H1 y n D
- f; Z) I. W. c3 S(我们共视的难题)) U j4 y9 H( c* U; s6 _
晚年时期,洛克威尔开始创作比较严肃的主题画作,作品逐渐带有更多社会批判色彩,如民权运动、反种族歧视等题材。如《我们共视的难题》(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以废除入学种族岐视为主要题材,画出了一个非裔小女孩被白人联邦警察保护去上学,经过了一个有种族岐视者标语涂鸦和被砸碎蕃茄的墙边,这成为他艺术生涯中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类似的题材的作品还有《邻家来的新孩子》。
5 b7 K6 z: P: a5 \3. 历史地位; ?) y1 u2 O( u( b2 L& u
洛克威尔的绘画以杂志封面和广告的形式传播,触及了数百万普通人,使艺术不再仅限于画廊和博物馆,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插画、广告设计和媒体视觉艺术家。他成功地用画笔将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定格在历史中,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充满永恒的人性力量,因此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更是那个时代的叙述者。晚年的洛克威尔获得了包括总统自由勋章在内的诸多荣誉,以表彰他用画笔为普通人记录下来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为美国社会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时代记忆和文化遗产。
1 C, k+ \9 @1 v: Z- W
( k4 h% J2 ^. O/ P4 v
- Z) t2 |2 \+ ~2 D
(此画册编著者汤姆洛克威尔Tom Rockwell与托马斯洛克威尔Thomas Rockwell应是同一人,汤姆tom应该托马斯Thomas的小名;个人推测编者应该是出于对父亲的怀念,所以采用了自己小名)
" i8 [/ a3 N7 c% _) y7 z% h洛克威尔的大部分的画作都充满了乐观、美好和人文关怀,特别是为周六晚报封面所画的作品,更加深了“理想美国世界”的印象。在某些艺术家眼中,他的画作被视为矫揉造作而且仅有物质表面,他的艺术成就也常被主流艺术界视为“插画”而非“严肃艺术”,但他本人对此却不以为意。相反的,由于他的作品常常是站在普罗大众的视角,以一幅幅的画作捕捉美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用富含情感的细腻笔触展现和赞美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朴实价值观,如儿童嬉戏、家庭聚会、节日庆典等,使得大部分美国群众对他的作品倍感亲切。因此,洛克威尔即便不受主流艺术界的推崇,但却长期以来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甚至被美国公众誉为“人民的画家”(People’s Painter)。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影响力和艺术成就得到了更高评价,他被视为20世纪美国文化精神的缩影,塑造了大众对于“美国梦”和美式生活的视觉想象,其作品也成为研究20世纪美国社会不可或缺的视觉档案。1 {- w: e" h! Y. A" ]
7 h3 p$ E/ J a- h)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