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中国的对外窗口和离岸枢纽,应积极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数字资产和稳定币监管体系,以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进一步探索人民币离岸稳定币的国际应用。! M6 E6 a. k( I; a0 ]# J3 v! J
0 B3 Z% c' d& z
% s+ E' s7 X; T" c+ U
著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6 Y7 |2 l* n5 X, Y2 L. R
【沪港通锦囊】沪港应加速推进数字资产市场互联互通1 P! C- H$ [" `3 i" I
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首次提及“稳定币”话题之后,上海市国资委党委日前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聚焦“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另外,多地也纷纷官宣启动对稳定币的探索。在笔者看来,这股自上而下、多点开花的探索热潮绝非偶然,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积极寻求战略主动的决心。尽管当前中国内地对加密货币交易始终保持严监管态势,但对于其底层技术——区块链以及更具应用潜力的稳定币,中国则正展现出审慎而积极的研究姿态。
. B$ u5 k) X f. s笔者认为,上海在稳定币发展方面,还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聚焦稳定币在提升支付效率、缩短跨境支付链条方面的潜力,优先探索其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B2B大额结算等领域的应用。二是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稳定币相关技术和应用试点。三是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关于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技术标准和互操性的讨论和制定。四是探索由国资国企牵头或参与建设运营的、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或稳定币发行试点。五是上海可探索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的协同发展路径,包括研究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或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如何与现有稳定币体系的兼容互补。# r$ _2 _- U5 r: c6 h5 p6 u) \1 y
可探索稳定币应用于跨境贸易$ C5 q7 e" X% H) J( [
日前上海与香港签署了《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在笔者看来,此举或为沪港在稳定币、加密货币领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沪港两地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天然的互补性恰恰是协同发展的最大优势。( `8 d- e- Y+ e' S
探索人民币离岸稳定币国际应用6 R4 M& f: w% g3 j/ v
笔者认为,上海在稳定币、加密货币领域,更强调服务实体经济、内部可控和金融稳定,其重点在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以及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应用;对于稳定币的探索,目前主要围绕锚定法币、合规可控的模式,通过提升现有金融体系效率,服务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经济发展。香港则聚焦国际化、市场化和金融创新,其《稳定币条例》的制定及后续生效,表明香港正致力于建立明确的监管框架,以吸引合规稳定币的发行与交易,进而营建全球数字资产和稳定币的国际门户。9 V2 z( b' ~! X5 ^, }
未来沪港可通过协同发展,实现数字人民币和香港合规离岸稳定币之间的有效衔接及互通,亦更好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大局。具体来看,上海重点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数字人民币,提升内地金融效率,并积极探索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内部路径。与此同时,香港作为中国的对外窗口和离岸枢纽,则应积极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数字资产和稳定币监管体系,以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进一步探索人民币离岸稳定币的国际应用。
4 E# f8 U) r! B: K; p' S(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中国韧性》。本栏逢周一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