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对于股市交易资金,部分投资者在一般情形下采取的是“存量资金”,即账户里已有的可安排资金。但在特别情形下,一些投资者也会经过各类渠道筹集资金追加投进。譬如在熊市,当大盘和个股连续大幅下跌后,一些持久、理性的投资者时常会用“增量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介入“熊市抄底”。
: U6 c" x' |5 K$ J6 a F5 t: v* D! k
苦守三条底线& d" T5 a( G6 R( y9 S% I! {( O- l4 ^
" _& P1 T' Y5 Z* U3 P/ m1 i 品种策略选择4 K3 s6 e, K3 F ? ]2 u9 K
, ?* s0 C& l4 ]$ o 笔者以为,应用“增量资金”介入“熊市抄底”必需苦守三条底线,一是资金性质。按资金起源划分,介入“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假贷资金,包含有偿和无偿两种,前者需付出利钱、有应用成本,后者无须付出利钱、没有应用成本,但都须偿还且有应用时间限制;另一类是自有资金,即自身可安排的资金,既不消付息,又无须偿还。
) v$ }0 O8 T# c3 g7 ]- z8 k& d" \! B7 G4 v
单就自有资金来说,若再进行细分,又可分为有明白用处的资金和闲置资金。这里所说的“增量资金”,指的是自有资金里闲置的部门。即介入“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必需是过剩的闲钱,任何经过假贷获得的资金,以及自有资金中有明白用处的资金都不合适投资股市,包含介入“熊市抄底”。& g3 O* _' v9 _8 ]
6 N: s$ L/ ~7 n) k 二是适投比例。即使追加的是闲置资金,也不宜倾其所有、全额投进,而应控制比例、适量适度。通俗投资者只要用三分之一的闲钱介入“熊市抄底”即可,最多不宜超过二分之一。当然,依据不同投资者对于股市的偏好水平和操作技能不同,在追加资金比例简直定中可有所差别、因人而异。
2 O5 T1 ]) O9 J5 S7 T0 s) w) A2 \. J3 ~& p+ h% j* L* Z
三是抄底机会。资金性质和适投比例定下后,还须明白抄底机会。从A股二十余年的历史走势和将来走向看,介入抄底的最佳机会是“熊市”——大盘和个股连续大幅下跌之后。在“熊市”投资者广泛吃亏,进市意愿不强。但在“牛市”,情形正好相反,盈利的投资者明白增加,进市意愿变得很是强烈。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在“熊市”、部分投资者不敢买股时,逢低、分批,勇敢追加资金。只有像这样,应用“增量资金”介入“熊市抄底”的成功率才会增加。
' H% g7 V, [# V3 t( B1 Q7 f2 ~7 D: }2 }7 M! _0 O: D' e
品种策略选择- l" ?2 ?9 c+ ^$ v0 v
$ `" |: \3 {$ j$ }
在明白“三大底线”,并做好各项准备基本上,可否确保“熊市抄底”的成功,还取决于品种和策略的选择是否准确。以4年前大盘见底1664点(2008年10月28日)时为例,那时投资者在品种判断上就有两种选择,后果截然不同。
( O5 U. V3 U9 O" `1 K
$ Y) _. h1 ~3 r0 h6 s; L 一是“弃弱择强”——买进那时阶段涨幅大、技巧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包含新上市、被哄抢的新股。现实上,那时不少表现突出的“强势股”,在随后的走势中表现欠佳,有的还领跌大盘和个股。5 F* o/ Y% f N! D" L1 J
) I+ y% `2 U8 Y) C
为此,笔者对2008年10月29日-2012年10月26日时代的大盘和个股表现进行了统计,后果发现在上证指数涨16.62%、部分品种跑赢大盘的情形下,同期可比的2452家公司中,跌幅超过70%的有25家(此中跌幅最大的达79.64%),跌幅超过60%的有102家跌幅超过50%的有219家。而这些走势欠佳的品种,部分都是在那时看来走势十分强劲的大牛股。投资者如果在那时采用“弃弱择强”法进行“抄底”,不仅在随后的大盘反弹中难以取得好的收益,反而会出现大幅亏钱的为难局势。
3 V; W, m% ~" _0 }6 Z. w' {9 `: s/ O( N: ^! `7 n
二是“弃强择弱”——卖出那时阶段涨幅大、技巧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选择“弱势股”进行反向买进。像这样不仅能有用躲避一些股票的大幅下跌,并且可能取得超越预期的不俗收益。, Y% F7 q3 ^( Y
' `% ?1 X' j3 ^* D0 Y$ ^* G
至于“熊市抄底”的策略,一般可经过“三比三看”予以选择:一是比涨跌幅度,看谁跌幅深。一般应在具有可比性的熟悉品种里选择阶段跌幅大、涨幅小的品种作为“熊市抄底”的首选品种;二是比流通盘子,看谁最合适。待买股票的流通盘一般在1亿股至3亿股之间较为适合,盘子太大或太小都不是“熊市抄底”的最佳品种;三是比区间表现,看谁潜力大。在合适以上前提基本上,若待买品种横盘时间长、主力吸筹足、散户跑得多则更好。经过“三比三看”,一般都能躲避看似强势的“风险股”,实时捕获看似弱势的“潜力股”。
8 Z6 A9 r4 _6 @+ F* M
" o9 r+ G; p' ^. P( l “风控逐利”技能
) P I* j+ F9 o9 V( i0 s) W* X: \$ D4 a- @
“熊市抄底”与其它操作方式一样,既存在较大机遇,也蕴含必定风险。只有准确处置风控和逐利的关系,才能在“熊市抄底”中把握自动、趋利避险,终极取得“熊市抄底”的成功。处置“风控逐利”关系的具体技能重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8 J4 [! k" n& r8 w9 j8 v
/ ]3 G7 ]3 Z) T$ g* j. ^ 一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机遇大的风险。在股市投资,任何情形下都存在风险,只不过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形下风险的大小不同罢了。
6 B" g; k* a b# _# r i \9 o. c0 V8 S7 S
作为通俗投资者,在应用“增量资金”介入“熊市抄底”过程中同样须承担必定风险,但这种风险必需是在机遇大、风险小的情形下承担。譬如,当大盘和个股连续、大幅下跌后,投资者广泛吃亏、进市意愿不强的情形下,存在的抄底风险看似很强实则不大,这种风险便属于机遇大的风险,值得理性投资者恰当承担。
2 D: s0 i* Y) `* |! t6 `# `1 {
! T' \/ s: `. Q; @& r 二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有价值的风险。即即是机遇大的风险,也须视具体情形而定,重要看这种风险有没有承担的价值。譬如,一些阶段性涨幅太大的品种,虽然在那时仍存在持续大涨的可能,但同时存在获利回吐、短线暴跌的可能。追涨买进像这样的“暴涨股”所要承担的风险,对于秉承价值投资理念、本着稳妥操作原则的投资者来说,显然属于无价值的风险。3 E& ?+ s) h9 q( P1 l0 G# D, [
j& y7 m$ ^/ E/ D' A 是以,作为通俗投资者,在“熊市抄底”过程中所应承担确当然是那些有价值的风险,而不是相反。- O; G: j8 w, L
( }$ U% G' @/ D/ R 三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可蒙受的风险。对于有些投资者而言,有些风险虽然机遇很大,但难以蒙受,这部门投资者对于像这样的风险须引起留意、尽量予以躲避。只有在准备买进股票前,就已做好蒙受风险的准备且有才能蒙受的情形下,才可在蒙受响应风险的同时往博取抄底逐利的机遇。6 k" N8 S" K% E+ ~% i1 _
/ _- `& D4 ]/ @' E p# u 在处置“风控逐利”关系时有两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