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股市七种不赚钱的人
5 y. B1 R' V8 [$ w0 h第一种人:什么都不学就进入股市,连股市的基本常识都一窍不通。该赔啊!
6 s; F& `* \% y& [第二种人:对股市知识一知半解。比无知还可怕,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也该赔!
; z- K, Z( H- [% B7 R第三种人:苦苦钻研股市的交易技术,自诩为技术派人士。买卖操作有赔有赚,但总体上是赔的。这样的亏损看似有点儿可惜,但没有找到真正的密钥,赔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 \: `0 |1 f7 A# j) a) K第四种人:苦苦钻研价值投资,以巴菲特为榜样,但却没有在任何一只股票上赚过大钱,多数的操作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他们看似精神可嘉,但同样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没有走正确的投资道路。赔钱不奇怪。1 [0 j5 ]/ J v' p- P5 O
第五种人:集技术分析、价值分析于一身,融汇多种投资技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但最终还是输多赢少,或者赚点小钱。为什么?“兵器”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思想、理念才是根本。赔钱不冤枉啊。6 E2 M! b6 i& W" v6 l% ?/ {
第六种人:投资思想与理念一流,交易技术超一流,但总是心里想得很清楚,跟别人讲得很明白,而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时候经常出问题,最终导致常常亏损。冤枉吗?有点儿哦!没办法,人性不过关,还没有克服人性的弱点,这样一来也不冤了。. l0 D9 z+ G9 I
第七种人:这种人还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股市中人。他具备了我们认为的特殊人性特点,具备掌握先进投资思想与技术的能力,但他没进股市。这样的人啊,白瞎了材料。能做海鲜的材料却做成了咸菜。这样的人要是今生没有大把的钞票花,只能怪自己眼大漏股了。
( W L' `: h& Y+ b% M与上面的七种情形对上号之后,你也无须怕。对上号了,就知道原因了,就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了,对症下药,弥补不足的地方。
! p# |3 m N3 y/ Q炒股的人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3 q1 @ J2 d9 }- u( g; d* i' a2 F第一类是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把自己的本钱也搭进去了,其中的原因既有股市的不景气,也有自身操作上的错误,当他们彻底赔光了本钱后,发誓再也不进股市了,从此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挣钱。
6 S( ~+ r- @) w: F第二类是不光把自家不用的闲钱投进去,还四处借钱往里投,甚至借了高利息贷款,然后呢,血本无归,全部赔进去了,自己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面对整天的催款,神不守舍,何去何从连自己都不知道,只有过一天算一天了。8 p0 Z x5 U) X# m5 t
第三类是苦心经营的类型,每天辛勤的看股市,学习炒股知识,最后只收获一些小钱,能够改善一下生活而已,但是还是比把钱存起来要多不少呢,不过这类人正在考虑着是不是退出来,选择别的投资方式。- L, c, r1 ^- ^% I
第四类是小亏,虽然亏的不太多,但是面对自己的付出,心态上实在是不平衡,所以将亏损的钱用省吃俭用来弥补,这样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从心里上还稍微舒服一些。) ]3 _0 ?5 n: ~
第五类是大赚型,这类人都是股票界的奇才,非同一般人可以相比,他们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进去,也收获了财富和经验。
i, j: v, E: H3 z4 Y跟庄时机
" D; {3 s' x& K7 N6 h @1、 股价在长时间下跌后,止跌回升,随着成交量一起变大,回档时随成交量一起减小,股票系统上日K线上的阳线多于阴线。每日成交量显缓慢上升趋势。这 表明庄家处于吸筹阶段,在近日成交明细中可看到买单金额比较小,买单较大且单笔买单较大,这表明散户不断抛售,庄家不断吸纳。- O7 @6 X* _$ X( H& _
2、股价形成圆弧底,成交量越来越小。看到下跌乏力,庄家会买入,成交量开始慢慢变大,股价也会因为庄家的买入而有所拉升。成交量仍以一斜坡缓慢上升,每日成交明细中都有庄家痕迹。
, k* \0 @3 q0 E跟庄技巧:
# t3 n+ F; w0 i$ n- d' j; J! s4 T$ Y第一步:选股
. m Q, W5 t! k! E当一只突破了某个重要压力位,创出新高的股票(最好是创出历史新高,创近期新高也是可以的,比如说近三百天新高,近一百天新高,近五十天新高等等),便是符合选股条件的股票。
4 y& W; R/ }4 a9 ^ P【举例】
) U2 m) b- O3 X& V# L
2 O* M4 B% u d+ e0 p6 |! r7 Q. l, M
/ R5 ? a0 T0 V* `; e8 E3 `5 h) f6 F
0 [& L! {" y( F( p第二步:买入
9 ? W' B& j& ^' f当第二天开盘价格在前压力线之上,便符合买入条件。大家一定要记住:第一天股价的收盘价格站稳黄色线,先不重着急,需要耐心看第二天开盘价格,如果第二天的开盘价格能够开在黄色线之上,再坚定买入不迟;% M" M5 Z- L b0 [1 Y* ? ^
上面的4张图都是符合买入条件,出现买入机会的股票。
) T. X3 f8 l! e, X并不是所有符合战法的股票都会出现买入机会,只有满足买入条件的股票才可以买入,不满足买入条件决不可买入,执行力一定要到位!
/ S$ D5 K" F9 e& d9 z* H- }【举例】
+ F- o8 @1 b6 E1 m% |- Y
3 k! c( ]- R! g
" x6 F# k. n) B/ j9 `
" R$ H9 A6 P) A" W2 ^* L( b人性本恶
8 D8 ?# w4 n7 B. P& \+ m" T6 Y谈交易心理,无法绕过对人性心理的认识。“近代神经学通过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大脑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潜意识区域。比如人的快感、恐惧、紧张等潜意识行为,受大脑的下丘脑部分控制;另一部分是人类的有意识行为,比如理性、逻辑、研究、学习、社交、工作等,受人类大脑皮质部分控制。而这两部分的活跃度互相抑制。当我们面临危险,本能行为占主导时,由于大脑下丘脑部分过于活跃,大脑皮质受到抑制,我们就容易冲动,从而失去理性。”
. R% }% y% V: l' l$ w- j! c这个发现意味着,人的成长的过程是从恶向善转变的过程。而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涂鸦。因而我们要明白:1、争夺资源是人性的本能。 2、理性是人类后天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是有限能力,在紧急状态下让位于本能。" r- r3 F; e$ w2 r8 j, K6 H* q
下垂体的本能区的情感包括的包含短视,急功近利和自私等。大脑皮层的理性区的情感包括理性、远见、牺牲和自律等。下垂体部分是先天的,遗传的,本能的,强大的。理性区是人类后天的,脆弱的,需要反复磨练的。这意味着:一是在紧急时刻,人是不理智的。而且本性如此;二是要保持高贵的人性,请让下垂体区放松警惕,为他建立防火墙。! a8 g. f0 Y8 _% s7 B0 ?* C
无欲则智
5 \- L9 M; j/ I% V" V交易心理的本质是艰难的磨练自己的人性,让自己不受强大的下垂体区控制,减少冲动、短视和急功近利;努力的训练自己的大脑皮层,让理性区域更强大,发达。& V2 t8 r1 F$ s$ I0 }4 Q
多数交易者并不缺少智慧。很多聪明,敏锐。但是缺乏对人性本能系统的清醒认识,不知道自己内心对欲望的承受力。错误的建立了超过自己心理承受水平的仓位和敞口,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人处于压力状态,大脑就会潜意识所驱使,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短视。大脑皮层被压抑,理性受压,失控,会做出愚蠢或者不理智决策,容易因为患得患失而成为韭菜。
8 F( l" P% A3 M( s4 k. P0 P所以,仓位管理永远处于第一位重要。真正赚钱的高手不是因为趋势判断对,智慧高。多数是因为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重仓,押注多大仓位而能保持理智。
8 e# n5 Z) i- y; d. W+ d练心和学习知识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心如一个容器。越练越大。当你内心更从容,必然可承受更大的压力,面对更大的挑战,处理好更高层次的事情。你对仓位和投资的管理能力也就升上去了。% [2 M8 b0 A4 g
宗教,本质上是一门练心的学问。据我有限的了解,基督教和佛教都有通往这条路的法门。基督是通过宽恕和忏悔实现;佛教是通过修炼实现。) H8 ^3 B8 R4 @% C6 B8 b
佛教更通往东方人的心。可以多说一点。佛中说其实心只在你心心念念所系的事情上。心心念念的积聚,形成业力,业力所在,正是心识所在。佛教称之为“行缘识”。
6 M- I* _* o2 a佛教与交易心理之不同在于,佛从根本上否定有主宰,有能够决定一切的力量,修行的目标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无所求”、“无所得”,而交易是有所求的。佛与交易的终极相同在于交易所求者亦为解放内心,所求者终为无所求。$ o2 N1 R, d- C C
强者陷阱2 Q% x& U7 b" [; o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争和竞争的基础上,如征服自然,战胜各种艰难障碍,与困难搏斗。这种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内。很多精英来到证券市场是带着这种强烈的精英心理意识的。
' |$ a1 h5 Q- \; Z这样的人很多遭受失败,而且比一般人的失败更彻底。这是因为这些人都有一个很强烈的自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失败,也非常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他们以往的成功使他们的个性变得很坚硬,所以当市场变得对他们不利的时候,他们不懂得屈服和退让,而是采用抗争的态度,直到被摧毁。 s* I) E1 p+ t; R) |5 a
在人性中有这样一个几乎是最顽固的倾向,那就是捍卫的观点和不情愿承认自己在判断上出现的失误。所以一个人不管自己是对是错,都会把自己的态度坚持到底。因为那个观点是自己的观点,所以他捍卫的不是真理,而是他的自我。3 j* s) U" H4 P: H% A: V% z
这是一个很大的强者陷阱。7 }1 o& N$ ~ a9 a2 q
人的习惯的改变和控制力的培养绝不是靠口号和思考就能完成的。其中的漫长和艰辛只有顽强坚持的人才能体会到,而且,没有终点,只有你对这种修炼生涯的不断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