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援手难以救济华尔街9 j8 E4 O0 E7 [: F7 |3 w
- l0 }8 n2 I- [4 V中国要走适当自己的金融之路
* `: _) _8 u) A7 z; a1 e4 G1 E/ k5 w" }8 x0 p* }
一、次贷危急源于金融制度错误,美国政府援手难以救济华尔街
: R( z3 o; u/ A: v1 E(一)美国政府严峻干预所谓“自由市场” 5 P/ Y' N1 N. T( r
已往十几年里,美国不绝推行“新自由市场主义”,其焦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对自由市场的干涉应当保持在最低限度。然而,美国的实际做法是,一方面告诉全天下经济发展必须走自由市场之路,另一方面临自己的国内经济举行大规模干预。此次美联储动用7000亿美元为金融部门的不良资产买单就是明证。
% u. ]1 Z, A3 J# a' Y# B: k( V5 F4 O
现在为止,美联储的“救市”淹灭实际上已经凌驾1万亿美元。每逢市场遭遇经济周期的阑珊阶段,美国央行就会印刷更多钞票,为市场提供支持,这种做法愈演愈烈,现在幅度已经相近失控。但每次干预都没有一个团体的战略,都是为了稳固市场而接纳“头痛医头”的办法。“稳固市场”的结果,就是引起下一轮危急,规模更大的危急。以是美国央行不是在办理标题,只是把标题延后。
# M: ~2 g8 T" @( d b5 p8 U" R$ d& d8 p" G; j9 |- o8 h
这种“救市”活动就在面前,客岁8月也发生过,约莫15年前也有类似一幕。克林顿政府时期,曾继承高盛联席董事长的罗伯特·鲁宾执掌财政部时想出了一个主意,即任由美国商业呈赤字状态,只要赤字部门是用美元付出就行,而美元跟黄金或任何特订代价已经失去关联。现在举世商业、金融和投资都是用美元计价,美元成为了一种“对冲货币”的金融工具,可由美国政府恣意印刷,实际的财产从别国输入美国以后,其他国家换来的都是纸质货币。美元的代价已经今是昨非,须要举行重新评估。: A k* |. M8 Y3 z: c9 l
9 U" Y+ J. a" [; C- h' ?美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标题本质在于,并不是优质资产临时缺乏资金,而是这些资产的实际代价远远小于账面代价。投资银行推出的金融产物颠末层层贩卖,每次都举高代价,导致终极代价远宏大于自身代价。现在金融泡沫开始破碎,市场开始调治产物代价,金融市场开始步入熊市。美联储于是向这些金融机构注资,克制金融产物的代价江河日下。让这些实际上代价不高的资产保持较高代价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美元贬值。
0 e& G: I& k% K" c6 E/ r+ W. v6 k# h) B* P' z' w* B
(二)美国金融制度存在毛病,千亿美元无法救济华尔街
9 S: g1 C$ N; x美国政府试图用数千亿美元办理运动性标题,而现原形况是华尔街面临的不是运动性标题,而是这些投资银行是否还具备偿付本领的标题。美国经济已经转型为一种可产出任何产物的经济体,除了国防和军事硬件,他们可以贩卖齐备东西。我以为,这场危急须要用10到15年才气规复。; a2 R8 a7 M1 Z: w# `+ g& e0 X
" d: b# p( s5 u5 o' }; {吉姆·罗杰斯曾说,此次美国碰到的危急之严峻,多数美国人在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它的竣事,这种说法有肯定的准确性。罗杰斯以为,美国的制度没有未来。因此,其他国家应该从美国发展的履历中汲取辅导,找到适当自己的门路,否则接下来的10年都会止步不前。
3 g+ G6 a* N/ H1 ]& C! a9 I& c
- ^- j& V$ z7 R% X格林斯潘也说,这是1929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危急,是百年一遇的危急。而对于引发这场危急,格林斯潘难辞其咎。两年前他还说,美国经济根本面不错,须要投放更多货币,即增长所谓“运动性”,结果引发了严峻的高科技泡沫,造成了本日的危急。
2 l5 |5 {, S$ }& C m* J0 w8 |2 v b+ T# X1 b
美国现在体制上的缺陷在于,拥有很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严峻缺乏具有代价的财产和实际产物来支持。美国政府并没有让市场来订价,而是故意让金融工具使用了市场代价,通过印刷更多的货币来推高其产物代价,让美元在全天下运动。
+ g) b) y' D4 N$ E+ A9 L9 `
+ z# ]; @4 ~1 b' p" y |. I美国现在除了债务以外别无其他市场,因此把金融产物的代价吹得虚高。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房价增长10倍、同期工资仅增长1倍的时间,人们无法负担高昂房价。当数百万套房子都面临扬弃局面的时间,银行面临休业。此时政府动用大量资金克制银行休业,只能让银行临时得救,办理不了根本标题。我以为国会有大概会否决7000亿美元的救市操持,由于许多人都以为,这些钱只会流入到金融体系中,对于公众来讲却毫无用处。* J- F1 A1 `3 N/ B: S5 t* r3 S+ q
7 T8 J1 r" x/ }. {# Q- [. u
本年是大选年,此次推选中涌动着一股民粹主义的潮流,渴望为人民长处而非制度长处接纳步调。当民粹主义的潮流席卷整个华盛顿,即便是麦凯恩也都有大概成为一个民粹主义者。然而从美国金融发展的汗青来看,美国政府将以一种更触及根本的方式干预经济,去积极救济制度,而不是为人民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