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案3年后,两面针违规变乱终于水落石出。然而戋戋60万元的罚单,却激起了市场的猛烈不满:与两面针涉嫌诓骗上市、上市后又比年谎报业绩相比,证监会的处罚有“轻轻落下”之意。
2 v; q q+ z+ [% l- k$ b- M) p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着名维权状师李晓海正向天下征集股民以形成共同诉讼团队,向两面针索赔。 & q7 P- d' p; l6 f2 X
+ ~) h# L& n# G
多重罪 # L0 w& _. O" q+ G1 f5 X. K
; h% u" q8 o. M, l. r/ w) O
“股民得到补偿的唯一途径就是向法院告状,现在证监会已经对两面针虚伪陈诉举行了行政处罚。凡是2004年4月21日至2007年2月14日买入,2007年2月14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两面针股票且存在亏损或推定亏损的投资者都可以得到投资丧失补偿。”李晓海表现。 9 z+ }5 ?/ L6 P7 ^# Y. X
( W) R% J+ v* L- n! J8 D0 f
7月16日,两面针公告了证监会对其长达三年多的观察效果。在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期间,两面针利用虚伪贩卖、少计广告费、提前确认股权转让收益等方式虚增利润。
- Z2 |4 u" Z( p, z% |7 {+ @: C& I/ u+ A( P! j" o4 Z$ {
此中,2003年两面针通过虚伪贩卖和少计广告费的方式虚增利润0.88亿元,而当年年报披露的净利润为0.41亿元。但公司实际情况是2003年亏损。 * |8 T$ V8 M# b! c) _0 J9 A
) _0 a G0 J- F% C2 M2 x' o 蹊跷的是,两面针于2004年1月30日上市,也就是说,按照实际情况,当时的两面针并不具备“连续3年红利”的上市条件。而这也令投资者广泛质疑:两面针虚增利润的直接目标,就是为了顺遂上市。
& V, d' B2 o$ I' x! H
$ ^- U( q7 b- t4 x4 [ 在蒙混过关后,上市后的2004年、2005年两面针又故伎重演。2004年通过提前确认股权转让收益和少计广告费的方式虚增利润0.937亿元,年报披露净利润为0.406亿元,两面针当年实际照旧亏损。 4 Q$ w d2 _( m) e& e
5 f3 S. |* { D+ q1 H2 K/ I 2005年又通过少计广告费用的方式虚增利润0.58亿元,当年披露的净利润为-0.34亿元,公司实际亏损金额更大。 ) g ^9 u$ ?- \( x2 [: k; q# [
/ G' r7 ^. B6 h( B 值得一提的是,两面针被证监会正式存案观察的时间是2007年2月14日,即2006年年报体例期间。而两面针在2006年年报中,便告遽变更年报审计机构,由深圳大华天诚变更为深圳鹏程管帐师事件所,深圳鹏程当年出具的是带夸大事项段的无生存意见的审计陈诉。而这份陈诉也是公司自2003年以来的唯逐一份不是尺度无生存意见的审计陈诉,时间恰逢证监会对两面针举行存案观察之时。 5 Q9 c2 ^& t( }
5 k! j8 s2 F K } 偶合的是,在长达三年的观察效果公布于众之后,7月21日,两面针公布的2010年半年度业绩预亏陈诉中,屡试不爽的广告费用再次成为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缘故原由。 ) K3 K8 V9 Y+ K. A" L: Q
a( }) X" c% ?+ U, Z. z 公告称,预计公司2010年半年度业绩将亏损,归属于母公司全部者权益的净利润约为-0.099亿元,亏损原由于“由于剧烈的市场竞争下,公司加大了广告费用的投入,影响了当期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