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长沙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发布紧急通报称,近期,该中心接到多起受害人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的警情,重为医护人员及医学院在校学生。警方提醒群众注意加强防范。  * t) y6 i0 u0 P# K6 ~- S0 d 2 f+ ?5 C! Z- }) G
 % x; f0 Q8 G4 B9 |
 警方紧急通报  l1 Z9 ^6 o7 T* I
 反电诈中心民警翟安介绍,今年9月下旬以来,该中心进行预警的一大批冒充公检法诈骗的警情里,有80%左右的受害人都是医护人员及医学院的在校学生,这一特点是之前没有过的,而且诈骗人员很清楚这些受害人的身份信息,“近期,医护人员和医学院的学生要特别注意防范。”& q# r) H# W/ Z( e
 该中心发布的紧急通报称,诈骗人员首先通过冒充银行、通信管理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名下的银行卡、电话卡被冒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对受害人进行恐吓。之后,诈骗人员再冒充公检法机关执法人员,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在诈骗过程中,诈骗人员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通缉令,并要求受害人打开手机的飞行模式甚至更换手机等方式与亲友中断联系。
 7 U' ~8 K  A. j  n& \: a“诈骗实施过程中,诈骗人员甚至让受害人设置呼叫转移等方式,防止警方联系到受害人进行劝阻。”翟安说,这也是近期冒充公检法诈骗呈现出的新特点。
 ) M9 i& m; _. G3 T9 t/ I. v警方在紧急通报中提醒市民,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通过QQ等社交软件办案,通信管理局、银行、公安机关、检察院等部门也不会互相转接电话办理案件。另外,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让群众转账至银行账户进行资金核查。市民点击陌生网站要认真辨别网页链接,不要下载非官方的陌生软件,更不要随意在非官方平台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