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笔记
& o' I) X% J; r6 |8 ^% H, g/ x0 {5 f6 G
站在骗子的角度思考:+ F% `2 N& V8 c9 A N3 {: A
' t+ j1 s: W5 n
0.骗子的最终目的:任何形式任何渠道的“钱财”、重要的“验证码”、重要的“账户和密码”、重要的“个人信息”3 Q/ O% F; y6 H: g+ o0 ]! {% K
/ z. ^& k: `. D- u# M! Q% l
0.骗子不看重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正是因为他们无法凭空得到“钱财、验证码、密码、重要的个人信息”,所以他们压根不会在破解这些东西上花心思6 H" N3 b: o- Q- H* u
% `" _; Y$ M0 S% d0.骗子最看重的东西:作案对象的“信任”。这个才是他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伙作案,最费心费时费力想得到的东西。有了“信任”,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上一条的一切1 Q( i0 Y L, a7 w9 v' h( e* F! [
- A0 {1 O* X9 I/ A7 x- u# C
0.骗子的已知资源:为了得到作案对象的“信任”,骗子非常舍得花心思,他们一定事先知道“下手对象的部分个人身份、信息、生活轨迹”,他们的“演技”是全套的,甚至跟他们视频通话都有“逼真的着装”,比如“逼真的警服”;他们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设计“模仿支付宝等页面的钓鱼网页”“有公信力的p图”“以假乱真的文件”“有信服力的证件”
$ ?' n, F# N4 @
( i) ^% z: X2 p6 w# S$ L0.骗子怕什么:就怕作案对象“不相信”,所以才会费时费力地布下全套的圈套。遇到情况一定不要怕麻烦,一定要立即主动联系“本地警察、银行、当事人”,无论骗子假扮谁,先联系警察、再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他假扮身份的“平台、机构、人员”5 V+ e/ K" R8 M5 s# N, }& i
8 Q( E6 S; p7 ~. I6 x. h+ ]0.骗子的第一步:必须得先联系作案对象,才能开展下一步,一般通过“各类通讯工具”“互联网平台,比如“手机通话、其他语音、手机短信、聊天消息、网络钓鱼”,甚至直接“线下面对面交流”& H' r" ~7 e) e1 L
) A" K" W. L- Y, ^
0.骗子的以假乱真的身份:“警察”“检察院人员”“律师”“银行工作人员”“亲朋好友”“任何平台的客服”“任何平台的工作人员”“任何公职人员”“任何有权威有威慑力的人员”, A5 O: |2 w1 a, m: y+ W1 F
1 @7 _( g3 B2 X- o; B, J7 p* k0.骗子的两面:要么用有权威有威慑力的身份让下手对象“恐慌”,要么用别的身份“诱惑”“糖衣炮弹”
! v, x% E- I1 n1 k% ~
0 T# L0 m) F; B3 O$ ^8 X) \0.骗子的手段:在得到“信任”之后,会有很多手段,“用支付宝、微信、银行卡汇款”“扫去向不明的二维码”“点击去向不明的链接”“进入钓鱼网页输入账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x" R7 K% N. ^5 Z k; t, `4 a
$ q6 f1 a6 k3 |% {; w' i# A
1.我们能做什么:如果不是一个人,就打开外放,让周围的人一起围观骗子自导自演;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立即拨打110或事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警察
+ h; n# a$ D' z1 ~# m1 U: X; a/ M4 I5 [
1.我们还能做什么:收敛“信任”“同情心”,在社会上,无论遇到任何陌生人,无论那个人究竟是好是坏,自己一定不要做一个“乖巧的人”,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后果,真正的好人一定能理解你,坏人会背地里伤脑筋
. p2 P, ~4 Z2 k# n3 B4 d. r
! v: V9 S0 Y! }# E6 x1.我们怕什么:钱财的丢失已经很难受了,千万要想开,不能被命运打败,生命诚可贵,车到山前必有路。比诈骗可怕的还有“传销”“拐卖”,所以一定一定要收敛自己的“信任和同情”,哪怕和平时的自己被相径庭,哪怕成为了别人眼里的“恶人”“没礼貌的人”,可是谁都能“事后诸葛”,但是没人能“假如重来一次,我肯定………”$ F# N4 S( u- K" }! @: S
5 p3 U! D" {1 X! u6 _! j3 N
0.骗子的必备技能:绝对不透露自己是个“骗子”,骗子必须要进行“伪装”“扮演”“假冒”“虚构”出一个真实存在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