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郎咸平走入公众视线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是一个话题人物,一个布满争议的人物,一个大概永世不能以主流大概非主流来界定的经济学家。只管他一度自嘲是一个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但现在,他已经不在意加在头衔之前的那些定语。 m! C% d8 @1 k; [
十几年来,他仍旧在香港中文大学继承教职,只不外除了每周一次回香港沙田的学校授课之外,他的工作和生存重心显然已经转移到本地。固然在央视各频道中,我们根本上听不到郎咸平的声音,但他的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时间,经常可以大概得到不俗的收视率。他最新的闲谈节目《财经郎眼》(原来计划用“ 郎来了”),从本年3月开始,也将在广东卫视播出。在这些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一个人坐在壁报板前讲各种经济发起。东方出书社推出他的册本,包罗《热门背后》、《产业链诡计》和刚刚上市的《谁也逃不掉的金融危急》,每一本贩卖都高出了十万册。他热衷于在天下各地举行贸易演讲,最疯狂的时间,61天安排了 62场演讲,却仍旧精神充沛,乐此不疲。大概就像郭德纲喜欢在天桥说相声一样,天生具有非凡演讲本领和现场体现力的郎咸平,也同样极为享受这种在讲台上和他的听众直接交换的感觉。而坐在台下的那些人,此中许多是中小企业主,以致寻常白领。他们自掏腰包来听郎咸平的讲座,是他最诚实的支持者。他们坚信郎咸平是经济学界以致学术界最大的本心。
7 F9 h) ^2 D; B: q* V b$ B
% \9 b: ^1 J6 H7 X0 y 郎咸平之走红,始于他对几家闻名企业的“炮轰”,始于他和某些企业家以及学界人士的论战,并因此得到了一个闻名的外号——“郎大炮”。不外,从 2006年开始,郎咸平战术大变,与人正面论战交锋显着淘汰,而在担当媒体访问大概公开演讲的时间,将炮火直接对准某个企业的情况也已不多见。从2006 年底,他开始对中国制造业忧心忡忡,他不绝在说,中国的经济搞欠好要出大题目。2009年,当人们都在批评环球金融危急怎样影响中国经济的时间,他却说,“就算没有国际金融危急,中国国内的题目也足以让我们的制造业陷入阑珊。”
9 \2 n8 e' X, W' J. J7 ?" W h/ Z/ d; m, h% y9 o
“要致富,先修路,这都是浑话” & z! G5 W; e* p9 f( w
“如果中国只是有金融危急,那就好办了,如果真的跟国际联动的话,美国和欧洲如许处置处罚题目,包罗注入巨大资金、减息、利用国家书用来举行银行国有化,这种方式对我们的金融危急已经有所缓解。但是,中国的题目,根本上都来自于国内。”郎咸平说。
+ C; Q7 G7 E" |$ B1 r3 k! a2 e) O% x, b7 ^
他以为,2006年股价、楼价上涨,到2007年到达高峰,并非各人所以为的是由于国际热钱炒作,更告急的缘故因由是制造业阑珊,使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楼市。这不是简朴的经济过热征象,而是出现了二元经济,热的地方过热,冷的地方过冷,资金太过会合到热的地方去了。“而这个阶段所推出的一些政策步调,包罗进步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等等,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的危急,再加上汇率的上升、本钱的上升以及《劳动条约法》的实验,成为导致制造业阑珊的四大因素。”
* x+ Q7 a" U7 Y. \: M" Y9 l& r8 ~
$ X$ Y: n# ~. _ 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的危急来自于整个中国经济体质的不停弱化,也就是投资做生意情况恶化,其根本缘故因由,是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题目——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三个告急因素是斲丧、出口和投资,但是在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上,鼎足之势酿成了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出口,别的一个就是GDP工程。
) H* Q/ M1 ?) \" G# H* G& T0 b7 F& A* w2 G" z% |% I2 {
美国金融危急的发作,令中国制造业的题目提前引爆,而且弱势尽现。出口锐减,中小制造业企业大批倒闭、歇工,农民工就业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困难。只管当局很快调解了宏观政策,也推出了大手笔的救市步调,不外郎咸平对将来的推测,却黑白常守旧。9 A/ V0 @9 T; k+ E
& N/ U; C- J2 N: F7 {+ T2 N$ ~0 j, h' t5 v
他打了一个比方说,金融危急就是美国的三聚氰胺变乱,三聚氰胺使得中国人不敢喝牛奶了,而金融危急使得美国人不敢斲丧了。美国斲丧者信心降落,导致我们的出口行业订单大幅淘汰,减幅非常惊人,高达30%。出口额占中国GDP的35%,仅仅依赖进步内需,根本无法消化掉这些过剩的产能。
9 N* X" ^5 e( j: ]( T
% w- T, W7 h% b. g* ~9 B2 n- g+ e 至于GDP工程,郎咸平用一向猛烈的口吻说:“为了进入地方当局GDP工程,银行信贷会从荒凉的民营企业大量抽出资金,到末了我们会变得更贫苦。要致富,先修路,这都是浑话,是胡说八道!这种对于根本工程过于迷信的想法黑白常可骇的。由于真正可以大概创造财产的,不是马路,是老百姓自己可以大概赚更多的钱。” 5 ]3 a5 h7 d( g$ L3 C! j4 I( N
. l9 I. ~, ^9 _7 r
“我们打不败他们,不大概打败他们”
- R) A% o, y7 ?! t) {5 T7 F8 P% J1 i# i8 o' z+ \ k* H9 D1 c
郎咸平毕业于美国沃顿商学院财务学系,金融是他的老本行,在已往反复闻名的论战中,郎咸平也是以财务分析功底著称。不外,当美国金融危急发作,一些人摩拳擦掌说这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好时机的时间,郎咸平却面带恐惊地说,“国际金融炒家太智慧了,比我郎教授还要智慧十倍,我们打不败他们,不大概打败他们!”, O. s# \! u! H; P" q
$ C! S4 c4 L# X3 F' p; r
“金融是一场战役”,这是郎咸平几年前就经常说的一句话,偶然候他还会加上“帝国主义船坚炮利”如许的抒怀语句来加以夸大。而从2009年开始,他把这个词升级成为 “金融超限战”,他说这是一场由经济所引发的高出传统限度的战役。
2 a" p$ ?$ H9 Y0 [, z: L6 L6 M* h m1 J6 v3 c% J0 c
国际通货膨胀、米价暴涨、国际油价不正常的涨跌、金价和美元这两年之间发生的齐备,郎咸平以为都是国际金融炒家的诡计。他说,“这是一群非常智慧的人,他们手里把握的资金之雄厚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和各国当局关系之暧昧是不可想象的,而他们的贪婪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已往两年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作为,在郎咸平看来,“不外是金融炒家们嘴边的一块大肥肉而已”。7 ~% Z! H2 Y: {/ S9 }
$ q6 W* q7 [! z; O
他以为,在油价上涨到147美元之前,中国的企业大量地“走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收购,包罗银行收购、矿产资源收购,“这都是中套了”。他以致说,“安排生意业务的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以致尚有已经倒掉的雷曼兄弟投资公司,就是国际金融资源炒家,或是它们的马前卒。”
% V7 z# r y8 D! q) b& @% F7 ?' R. m7 r' F
于是,有了中投公司投资黑石的60亿美元亏损、安全保险投资富通银行的228亿人民币亏损、中铝收购力拓的110亿美元亏损、中信泰富在收购西澳洲铁矿由于澳币大跌而产生的147亿美元亏损——在郎咸平看来,国际金融炒家及其马前卒不停利诱没有履历的中国企业,末了把油价拉高到147美元的时间,与美国当局合演了一出“二人转”听证会,将油价一举打压回1980年的程度,也就是35美元一桶。“在这场超限战中,中国的丧失,到达几千亿美元!”+ S! A `& T: F' z
l+ r4 m- N. F) L6 }! B# H% U
“我们不是制造业没有人才,也不是贸易没有人才,我们最弱的一环是金融。”郎咸平所说的“金融人才”,是国际炒家手把手教出来的,中国没有如许的西席,固然也不会有如许的徒弟。“我们没有定价权,以致要根据对方提供的研究陈诉来和对方签订图利条约,现在走出去打金融战,那会是一场不对等的、不公平的竞争。”他的发起是,在2009年,岂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机构,投资所应奉行的原则,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守旧”。 ; O4 P K# W# r0 c
“我们能做的事很有限” # ?4 X: a5 ~; }% q( o* }
有人说郎咸平的学术,从来都是只破不立,只讲近况而不提有用的办理办法。也有人说,郎咸平的研究是“可骇经济学”,雷同好莱坞大片,将七分的危急渲染到非常,以极有煽惑力的语句来叙述自己的观点,固然有现场结果,但严谨和理性不敷。他对2009年中国经济局面的预计之灰心,在一些人看来也是如许。, a$ ]9 ]9 `8 i
0 U3 F- h9 \/ L2 B7 W
他以致有些耸人听闻地说:“2009年,什么都不要买,你买股票赔,买房地产也赔,你买任何货币都会赔。由于美国当局的办法是你完全无法推测的。”他说唯一有大概不赔的投资,是买欧元,但是同时还要买等值的美元做对冲。如许做固然大概不赔,却仍旧无法对抗通货膨胀。为了对冲通货膨胀,就应该买地产。在日韩这些国家,在十年以上的长时期内对抗通货膨胀,只有地产,但是中国的地产是否有如许的特性,郎咸平体现猜疑。“这年初,除了郎教授的授课费在涨,什么都在跌。”他说。
4 F1 N V" t' {/ L% s1 |7 s/ Z8 p" T: g
他说,在整个国际金融危急愈演愈烈的情况之下,“我们能做的事很有限”。这个“我们”,指的大概是被寄予重望应该在危急中负担更多责任的中国当局,也大概指包罗他自己在内的经济学家。
! Y7 H$ O6 @ |5 a; y( l$ _1 f- s3 T. P! I+ x
“美国当局智慧人许多,让他们自救吧,中国的题目比美国要复杂得多。美国还只有一个金融危急,中国是金融危急加上制造业危急,而且中国的金融危急还没有真正发作。中国的金融危急密到楼市崩盘到肯定程度之后,才会开始。美国的金融危急通过信心的丧失以及美国房地产的阑珊而影响到中国,真正的打击,对中国35%的过剩产能的打击才刚开始。也就是说,在将来尚有大概发生中国式的金融危急。现在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郎咸平洋洋洒洒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