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欲見佛性,証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若毁淨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 ^+ ?& b) y# @: b; i《指月錄》# F% Z6 k$ A' S( w& n: I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衆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叶。6 T; A5 a' V) J' b( V8 A: G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當護持。』并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而說偈曰『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r+ B+ |2 O0 v& B5 x6 ?' V
西天祖師/ X! T6 o/ U9 j0 \0 E, S8 o. y
一祖摩訶迦叶尊者『法法本來法 無法無非法 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 a& L/ L& _, d3 {; [% q9 X. y
二祖阿難尊者『本來付有法 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 悟了無無法』& x3 i/ G. W- f# ?; E" t Q9 I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 是法非心法』9 s7 J L' `; ^2 E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
3 J3 Y: o. w# ~$ z五祖提多迦尊者『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
( Z& v2 s1 Y! ]4 a; w. I6 ~8 v六祖彌遮迦尊者『無心無可得 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
% V. B" R0 \7 a七祖婆須蜜尊者『心同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 無是無非法』
8 f1 g+ y' U4 _( e# s: [0 d八祖佛陀難提尊者『虛空無內外 心法亦如此 若了虛空故 是達真如理』( [6 B9 c3 u5 K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真理本無名 因名顯真理 受得真實法 非真亦非偽』
6 e) j6 \5 I; ^7 F8 E8 r十祖脅尊者『真體自然真 因真說有理 領得真真法 無行亦無止』
, m' _" e' w1 U2 Y7 Y6 Z/ e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迷悟如隱顯 明暗不相離 今付隱顯法 非一亦非二』, F( m$ ?5 D8 Q) Q2 P" s
十二祖馬鳴大士者『隱顯即本法 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 非取亦非離』' c! @% \1 ^! [# u; v' L: M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非隱非顯法 說是真實際 悟此隱顯法 非愚亦非智』
$ d8 ?; B% F( }7 T+ G. H- c% h! O6 {十四祖龍樹尊者『爲明隱顯法 方說解脫理 于法心不証 無瞋亦無喜』
# u" ~* W1 n0 f$ I3 C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本對傳法人 為說解脫理 于法實無証 無終亦無始』
. A" ~# E7 k3 H- L0 p6 X十六祖羅睺羅多尊者『于法實無証 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 內外云何起』
6 c9 [, ~: _# B. K& J7 \+ A7 x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心地本無生 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 華果亦復爾』
8 x: X7 p9 [ w& R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有種有心地 因緣能發萌 于緣不相礙 當生生不生』4 D$ }# n' h3 h! h9 s' O# k# d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性上本無生 爲對求人說 于法既無得 何怀決不決』, U8 v) {2 |% N! |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言下合無生 同于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 通逹事理竟』
+ `* U( C" W0 ?% a0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泡幻同無礙 如何不了悟 達法在其中 非今亦非古』
8 E6 P2 k6 c S% t# L* }* K! b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心隨万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亦無憂』『心地清淨泉 能潤于一切 從地而涌出 遍滿十方際』
/ l, V+ h7 I6 V" J" d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一法一切法 一切一法攝 吾身非有無 何分一切塔』
@* D' y% b8 J, n _# E二十四祖師子比丘尊者『正說知見時 知見俱是心 當心即知見 知見即于今』4 `$ e% H! S9 I4 z( K6 g+ k& Y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聖人說知見 當境無是非 我今悟真性 無道亦無理』
% Y- _% L* P$ ^# ^0 t: m3 b4 d9 p0 N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真性心地藏 無頭赤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爲智』
- E8 C/ c7 _' M/ n( A8 F3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心地生諸種 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圓 花開世界起』
5 S J8 g0 `& X3 I3 E6 z6 b東土祖師
j4 Q6 r! H \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吾本來玆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叶 結果自然成』& i) A! f* h4 N! o5 e N
二祖慧可大師『本來緣有地 因地种花生 本來無有種 花亦不曾生』
" b1 [5 C- R7 s# e三祖僧璨大師『華種雖因地 從地種華生 若無人下種 華地盡無生』
0 u( K2 c& m8 a- E* _! c四祖道信大師『華種有生性 因地華生生 大緣與性合 當生生不生』
0 }! @6 g$ D# ~' N' ^* J# x& P4 m五祖弘忍大師『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V4 m z; E% h7 X
六祖慧能大師『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花情已 菩提果自成』
7 ~6 k" A( V m5 Y《六祖壇經》衆曰「師從此去,早晚可歸?」! {1 G( }6 C. }& i; |+ S+ {
祖曰「叶落歸根,來時無口。」
9 e! Z7 `$ U+ I8 |8 @" W( z7 A( o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 V$ O' k0 U8 h. T
祖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 |8 C8 }" M$ }% W/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