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暑期快到了,不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准留学生都在美美规划未来的留学生活。但咱可得警惕,诈骗的 “暗礁” 就藏在这看似美好的憧憬背后!开学前大家忙着定机票、找租房、缴学费啥的,这段时间可是留学诈骗的 “高发季”。下面这些常见骗局,一定要小心防范!
, C$ ~% _ U8 S% _- @) e9 D3 |# c; c. S% p
) q4 d, H) [; V2 h$ O
一、低价换汇的 “甜蜜陷阱”, [2 D3 |+ x0 t5 X+ J- S
微信群和社交媒体上,时不时就会冒出自称 “学长学姐” 发的私人换汇信息。有些同学为了图方便,或者想省点手续费,结果就掉进陷阱了。不仅钱被骗走,账户可能被冻结,甚至还会因 “协助诈骗” 被立案调查,每年都有好多留学生在这上面栽跟头。
( V% L0 l5 H4 Q6 h$ ^就说英国留学生木木,她在微信群看到个超诱人的换汇广告:“7.8 内部汇率,秒到账。” 对方自称是金融公司员工,还发了工作证照片和以往交易转账截图。当时木木正急着交国内房租,想着又省事又实惠,就加了对方微信,把 5000 英镑打进对方给的账户。不到十分钟,国内银行卡就收到了 4.3 万元人民币。可谁能想到,一个多月后,木木回国在机场取现时,发现账户被警方司法冻结。没办法,她只能带上聊天记录、付款截图去协查点配合调查。警方告诉她,那笔人民币里,有 3 万元是诈骗团伙骗来的赃款。就算她完全不知情,也得把这笔钱原数退回,这真的是太惨了!
9 ~5 m/ U B% g( `" j. A: P二、学费优惠的 “虚假馅饼”- Q7 e1 G- `2 Y1 V1 v' Q
骗子经常冒充高校财务人员,打着虚假优惠的旗号,假冒校方通知,诱导留学生和家长把钱转到假冒的学校账户。英国剑桥大学校报就报道过这种案例,骗子冒充财务人员,对国际留学生下手。先给学生发邮件,要求填写一份包含各种个人详细信息的 Google 表格,接着又让学生把 2024 - 25 年的学费存进某账户,还承诺能拿到 “15% 的学费折扣”。
$ x! k! g% H9 {! c4 p) p* o除了学费优惠骗局,奖学金陷阱也不少。骗子会假扮学校工作人员,说学生有一笔奖学金能领,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让学生填个人信息,还得交所谓的 “激活” 费用。一旦转了钱,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奖学金更是没影了。' y# Y4 m. e _' V
, D: K( i' Q: w1 ^
; c3 R7 b( Z( L
三、代写代考的 “危险泥潭”
6 W( X" h3 {8 W4 O6 H) I有些留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大,就轻信了网上代写代考的广告。结果交了高额费用后,要么代写机构没按约定提供服务,要么交上来的作业质量差得离谱,严重影响成绩。更过分的是,有些代写机构合作几次后,居然以 “举报学术不端” 恐吓学生,威胁说会导致退学或遣返,然后勒索更多钱财。
, j0 H, O+ b. g2 w+ Q" M刚到海外的留学生,因为环境陌生、语言和文化有差异,很难一下子融入并适应学业生活,跟不上课程进度,甚至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都很正常。但要是觉得学业压力大,一定要及时自我调整,向学校老师或正规辅导机构求助,千万别铤而走险选代写代考。要知道,在海外,学术诚信可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被学校查实有学术不端行为,学生的学术声誉和未来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h4 C1 u5 @1 g0 I9 \
以上这些只是海外留学诈骗案例的一部分,现在诈骗分子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就爱利用留学生和家长对当地法律政策不熟悉,精心设各种陷阱。留学生涉世未深,又在异国他乡,遇到问题孤立无援,就更容易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家长们有时也会因为担心孩子而放松警惕。所以大家不仅要做好防诈骗准备,更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不然一旦陷入骗局,不仅钱财受损,还可能不知不觉触犯法律,后果不堪设想!就像古人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海外留学的路上,多一份警惕,才能多一份保障。家人们都互相转告一下,别让身边人被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