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慧交通、物联网与现代物理国际学术会议(ITITMP 2025)
% ^7 f% o1 U% [0 O( P"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Modern Physics(ITITMP 2025)
4 u [8 T0 M0 {- t
% A* x% A" G& k
$ W+ \+ @8 ~& R/ D m# J3 t4 d
会议信息
9 V- I. C/ e; I% _# V大会官网:http://www.confs-online.com/ititmp
" e! l& U3 D5 R: u" q8 r大会地址:南京
" o( u: t: `9 p1 ~+ G3 t* Q7 D/ {最终截稿时间:以官网时间为准(延期投稿请咨询组委会唐老师)# B, e) V# @6 ~! j0 h% W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3个工作日左右
|1 j: u; L# Y- f3 K, \投稿邮箱:conf_ei_cpci@163.com【投稿请备注:ITITMP投稿+通讯作者姓名+唐老师推荐,方便安排审稿,可享优惠价及优先审稿与录用权】: q/ a' A7 N$ J) V- |
会议简介0 m# {4 ]6 W2 M# i# L' }3 O( Y
2025年智慧交通、物联网与现代物理国际学术会议(ITITMP 2025)将在中国南京召开。ITITMP 2025将围绕“智慧交通”、“物联网”与"现代物理”等时下热门研究领域,旨在为智慧交通、物联网与现代物理领域的创新学者和专家提供一个交流新思想和分享研究成果的有利平台。本次会议还将探讨学术行业发展的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同时,会议还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建立业务或研究上的联系以及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全球合作伙伴的平台。我们期望这次会议能够对这些最新科学领域的知识成果更新作出重大贡献。& |" i) z) g; j) ?' y' H: O8 R
投稿须知:
9 {* o1 ?& y9 W: w+ o1. 论文必须是英语稿件,不得少于6页(中文投稿可提供专业翻译服务);$ n2 {/ B2 v: p3 _1 l# G
2. 本次论文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过;
- I: D1 {7 }0 {3. 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Turnitin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2 }: g* r( r8 u% }$ ]. s
4. 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1 J' r5 n% p# s' S) w
5. 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T% M$ {0 l3 b- c% N1 |2 p. c6. 论文模板下载及投稿指引:请前往大会官网首页。
1 q3 e9 _* W2 T0 R6 |. Q大会主题(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8 Z$ M. H$ h: i! I
主题一:智慧交通
+ q3 Y+ g0 h; F3 b电动与混合动力系统1 P" }$ n' D s$ T5 B- d# c
智能交通系统
5 ^/ T; L2 j( J; y, I# K自动驾驶技术
+ b6 G% T- `4 n+ M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 u# k3 o1 A: o人机交互4 j: e- u, ^' S$ W" c6 a$ w; C
智能车辆3 ^; w: u) t2 v/ w( G
智能控制7 O9 y; c: Y+ P: T* R) S4 m
车路云协同& M3 l$ A5 A$ q7 _1 c% f& w
模态转换与综合运输) s; E( b/ W. G4 R N
智能车辆与车联网0 Z" I) L% ?6 o) d5 D
车辆控制系统
2 D& O9 F9 U; N, z! E. q6 J车辆安全系统
+ z' f$ z7 l2 v: w人工交通系统; Q: H6 @6 c' V2 g) |$ s! e
空中、道路、轨道交通管理
0 l: b @& @6 b A; Y汽车控制与机电一体化+ i+ [+ _8 a, r' j8 @
导航系统6 e9 z+ v, c4 v1 M! c! T, Z
交通网络建模
1 k* O1 o" J9 \1 a0 a% C5 G J# o/ T智能汽车与立体交通
: ?/ [- q# Z, e& g: s. a0 s/ e0 C: K智能网联交通导航与定位技术
. K8 _: z7 j) D多模式智能网联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8 ?2 M, v* X2 h2 ^+ a6 K自动驾驶通用测试场景生成与泛化技术, d c, H4 r7 N/ o3 `+ [3 g% R2 q
光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4 |: c# e- W, G& A5 x光学传感技术在交通数据采集与监测中的应用
# q6 i0 `& h* v, u3 a6 E7 B4 s# P高速铁路规划、建设和运营
: @) _/ n- O9 Z% ` l& `# q6 j多功能桥梁设计
+ l2 t% T0 j6 ~3 r c& u! I多式联运与桥梁
3 H2 A) A# u( F港口/水路/内陆航运和船舶交通, \( b$ s7 K' K; ^
主题二:物联网
S6 R, t4 H4 t' H1 `0 J, s物联网芯片与传感器% `2 x. `% i/ [/ F
CPS技术与智能信息系统% ~- P4 M8 |6 d
物联网环境中的多网资源共享7 W, g, G- T! b! \ s
物联网芯片与传感器
: R; h$ I' C6 H( b2 b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 _& k0 x9 T% ]
物联网中的云计算与大数据
2 f, o9 U+ b6 t+ G6 f* C! h边缘智能与区块链
5 Q, g6 j6 ~9 }) P5 @% |智慧城市
* R# \( p" m; N. o& y( Q物联网可穿戴设备
( A( @1 b w9 L1 ]" o- T智能家居" x8 b) y9 p3 l; d2 J
工业物联网与大数据1 S+ \% p0 W- r8 g+ `$ t5 o7 @
多终端协同控制与物联网智能终端5 d5 o& Q) R8 q. M! ^
物联网环境中的多网资源共享
1 L. U' r h0 FSDN与智能服务网" V" V2 m6 ^0 n0 C* {
5G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V! {6 G/ ^: y5 Z. m& v
物联网信息安全
2 s0 o# x- t- p2 b7 d# d车联网与无人驾驶+ U: w: }! A, X Y4 Q0 o8 `8 z
面向用户的软件定义服务
+ @) h3 [: ]) x2 Z0 u( w物联网信息分析处理) a1 R/ O8 q3 N9 a8 k2 M
物联网环境中的异构融合与多域协同, K5 E: r, p' l( \* H& k0 q9 g$ A" M
主题三:物理学
* q' [0 e, |( b6 z$ v) `" g凝聚态物理与新材料
' |$ j& p2 p( B物理实验与原理+ A" w* |9 x5 n, r
物理学与应用物理学
2 V) q& c' Y+ k+ a6 L核物理
- I) z5 D0 q% [8 `# ~0 x声/电/光/热学7 j2 m; _9 g2 Z. }2 D' n, i
原子物理学
. Z1 o5 E- j+ A' V9 }% _$ g固体物理学
- C+ e7 s8 [& X6 e5 v+ N结构和物性7 K* b6 f+ }0 R
电工电子技术
) w y' L2 ^4 E; A1 v半导体物理
9 \" V( [/ |8 m. U1 o3 L' e光电子学
3 Y! W" T! o# O; L7 o光电技术及其应用
0 I+ j7 R y1 q# L3 D! L核电子学
j0 e6 L; b& t核技术及应用
3 \0 u; i! @$ @7 N* F& q7 J振动、噪声及其控制
% f/ \+ P/ }: P8 o* H+ Y3 E电声技术8 y; `, [& z$ q8 u- g$ S" z/ {
电路原理及分析
0 G# v) r! {6 h' `2 O3 Z; @8 I量子电子信息学2 g5 @% l8 s* }8 Y
光量子信息学
- w2 r' Q5 z4 D u! C空间科学与技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