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A股十年归零?别被上证指数迷惑 实际收益率超1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9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股十年归零?别被上证指数迷惑 实际收益率超100%
$ w* Q4 E* v1 w+ K/ E8 ~6 k2018-09-06 07:40中国证券报-中证网6 c# J1 P7 d$ c0 `; }5 _9 ~( I
  前段时间,一幅A股“十年归零”的图片刷爆朋友圈,图片显示2008年8月6日上证指数收盘2719.37点,2018年8月6日收盘点位为2705.16点,以此调侃戏谑A股十年原地不动光阴虚度,浪费了投资人的财富和感情,引发不少投资者的失望和悲叹。
3 m' r6 n% W! G# ?' g9 @! q  然而,A股真的如上证指数反映的那样“十年一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7 q$ ]! H% f. }% t" j( h$ M

! f7 i, l9 t/ u原因剖析:
6 `, y, l6 T3 Y' L# Q9 {: y! s上证指数难以表征A股整体表现* M9 c! ]( K! q+ N# X% |
1、上证指数样本股仅包含上海市场的股票,对全部A股的代表性逐渐降低
6 ~! _; ]2 x, X; }# g! U- i+ z6 ?% i7 K7 n2 x: w' R/ _/ g( }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wind( q' t" m+ t- G# v; ]5 y" o# U: n
  从编制方法上看,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组成,包含A股和B股(B股量少市值低,对指数影响基本可以忽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股票的价格表现。十年前,沪市在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三大指标上分别占全部A股的84%、76%和67%,大市值的蓝筹公司也多在上海上市,因此可以说,上海市场基本就是全部市场,上证指数几乎就是全市场指数。
. v( w/ s7 [5 J1 i* T9 s% J  然而世易时移,十年来我国股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大批新兴公司在深圳上市及成长,沪市上述三大份额指标逐步下降,总市值和流通市值下降到如今的60%左右,A股数量占比和成交金额占比更是降至40%。习惯了使用上证指数代表全部A股的投资者,沿着思维惯性,仍以局部指标评判整体表现,就陷入以偏概全的窠臼了。
( \' s' k2 H$ T! w) C2、上证指数的行业结构与A股整体市场已出现较大偏离
' T- l& Y- ^4 _. D0 Q+ W# n  从行业结构上看,沪市上市的主要是传统行业的大盘蓝筹股,比如银行、保险、电信、能源、公用事业等。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动能转换,众多中小新兴产业公司在深圳上市,并发展壮大,如医疗保健、信息科技、消费服务等新兴行业的市值60%在深圳上市。
# W& S5 d; N/ Q" f) S* E4 f: g  对比十年前,整个市场除了银行、能源之外的前几大行业中,沪市公司的市值占比明显缩小。因此,仅表征沪市的上证指数无法及时体现出这些过去发展迅速、且将来前景广阔的行业公司业绩表现。: }( f# _2 q- q) v: [% T
3、上证指数加权计算方法加大了个股在沪市和全市场中权重的偏离,难以客观反映市场真实微观结构和供需情况,整体低估了上海证券市场的业绩表现,没有完全客观反映出沪市发展的积极成果. X9 E" o, K( s4 E. c

1 g5 h' \! ?* f" L! K( t  数据来源:wind1 ^; h0 a( h3 B
  上证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计算,客观上提升了总股本大、但流通股本(市场上实际可买卖的部分)小的大市值上市公司权重。这带来两个后果:一是难以客观反映市场真实结构和供需,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因高估传统行业权重会以压低其他新兴行业权重为代价,低估新兴行业对市场总体的贡献;二是有可能提供可乘之机,让人以较少的资金拉抬或打压权重股以影响指数、进而影响市场走势。' y- ^- S( [, I( T* j% B
  如果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的新上证指数测算,过去十年(2008年8月27日至2018年8月27日)累计收益达到70%,比当前上证指数的18.7%高了51.3%。 可见偏重传统行业个股权重的上证指数,低估了上海证券市场的整体业绩表现,没有完全客观反映出沪市发展的积极成果。 8 X4 x7 M! v8 c' d4 ]5 ]
真实情况:/ l0 i1 B/ V: U: O! Q
A股十年实际收益率超过百分之百
! H; t& \& ]( q, U- Q  过去十年,且不说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一倍,上市总市值增加两倍,上市行业结构更加均衡,单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收益,也会颠覆因上证指数误导带来的市场普遍认知。
: S9 f) e4 D3 L: A8 m$ R' H$ ^  市场上已有具备一定影响力的A股全市场指数,如深交所信息公司编制的国证A指、wind资讯发布的万得全A和中证指数编制的中证全指。其中国证A指正式发布的时间最早(2005年2月3日),因此历史数据最全,它以市场实际可交易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更加符合市场实际交易情况。
7 H- F2 F$ }7 b+ N" A/ d1、总体看,A股全市场指数的业绩表现大幅超过上证指数
2 i. b% S" f: Z  B1 W0 t6 i, u
  数据显示,自2004年12月31日以来,A股全市场指数表现显著优于上证指数。若以当日上证指数的收盘点位1266.5点为基点,截至2018年8月27日,国证A指收盘6040.2点(涨幅376.9%),万得全A收盘6094.9点(涨幅381.2%),中证全指收盘5045.7点(涨幅298.4%),均大幅高于上证指数的2780.9点(涨幅119.6%)。! T( K& A& t9 |3 y
2、过去十年上证指数“归零”,但全市场指数涨幅超过100%
% J/ r; \7 I, _& P" T  过去十年(2008/08/27-2018/08/27),上证指数累计涨幅18.7%,年化收益率1.70%,扣除无风险利率成本,收益基本“归零”;但全市场指数的收益率却超过了100%,其中,国证A指累计收益率达到101.34%,年化收益率达到7.25%;万得全A累计收益率111.35%,年化收益率7.77%;这是十分显著的收益率水平。4 z# l4 a6 t. R" B3 I: l
3、放眼全球,以全市场指数衡量的A股收益也是处于全球主要股市前列
' W* E6 I1 V6 z2 Z' Z" q, z% I  以过去十年累计收益率排名,以国证A指代表的A股市场收益率仅弱于美国、印度、中国台湾市场,超过了所有欧洲和亚洲主要股市,包括发达市场的德、英、法、加、日、韩等,也包括新兴市场的巴西、俄罗斯。9 X# q8 p! x# O# j. b. Z
  但若以上证指数来参比,情况就反转了。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上证指数收益率排名倒数第四,仅好于西班牙、意大利和俄罗斯股市,而这三个市场过去10年累计收益为负。因此,仅以上证指数为依据,认为A股市场过去十年表现糟糕完全不合实情。3 X( L0 u' I8 w: s/ W( {! o& i
多重影响:! j7 t5 B8 B, M9 B+ Y# N5 \6 ^' h
或传递失真信号和误伤市场信心  U9 A0 ^4 u; z; n8 v, [
  上证指数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股价指数,记录和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每一天,因此它在A股市场有着无上的知名度和巨大的影响力,一涨一跌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然而时过境迁,仅以上证指数,或难以继续满足市场各方对A股市场基准的要求和期望,甚至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0 i, k4 a- H1 _1 @& O" |4 X  一是难以全面客观反映A股整体发展成绩,误伤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信心。
6 a2 r, t3 K9 r$ F$ Q  从前文可知,实际仅表征沪市的上证指数,与整个A股市场已经出现较大偏离,上证指数表现的低迷一定程度上掩盖了A股市场发展的积极光芒。这可能会让只知上证指数的广大普通投资者,对A股失去信心,乃至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 u1 l3 D3 Z$ k9 ?/ b; o# C
  二是难以传递市场真实信号,易引起投资者、监管层等各方对市场的误研误判,甚至形成错误决策。' ^" t+ e+ N" c6 H4 q
  常说指数是股市的温度计,当温度计失灵时,我们将难以及时判断市场是否健康。回顾2015年年中A股即将进入大幅异常波动之前,上证指数站上5000点,市场已露出过热的征兆,但不少专业人士以上证指数还未突破2007年6124点的前期高点为由,认为股市仍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甚至抛出“万点论”。然而实际上,此时上证指数离前期高点还差10%之多,但国证A指和万得全A均已突破11000点,比2007年的高点已高出了70%,市场已然出现较大风险。
1 A2 {, G3 S9 {7 i/ M  三是难以充分反映市场规律,误扰股市功能发挥。3 Y2 X, i( n2 N
  指数是股市的温度计,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理论上指数涨跌应反映经济发展的好坏。但是过去十年,中国宏观经济(GDP)增速平均达到7%左右,而上证指数却“十年归零”,这不禁让人疑惑,是经济规律失去了作用,还是我们的宏观经济或股市建设有问题。现在当我们以全市场指数来客观分析评判A股市场的时候,一切豁然开朗:全市场指数(国证A指)过去十年年化收益率7.25%,与GDP年均增速7%完全匹配。中国股市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有了全新合理的注解。
# W2 f5 B. l  A4 }, [" {; k解决之道:
9 r7 A/ H+ E% q: B, P6 Y) G1 [0 A( e将全市场指数打造成A股新基准
+ m! }8 V/ y8 N% N: l$ c! D7 L1、完善上证指数计算方法,为市场和投资者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市场信号
6 |/ U' f* V9 a, s9 K6 m6 g  由于历史原因和使用惯性,上证指数是国内外各方了解、分析、解读中国股市最为权威的指标。可以预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上证指数仍然是市场上最为知名的指数。但上证指数当前计算方法高估了传统大市值行业的权重,低估了新兴产业的业绩表现,难以及时客观地反映出股市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2 G+ y+ q9 z) G/ T3 z. X, b8 X& y
  因此,为了更好发挥上证指数独一无二的市场影响力,建议完善上证指数计算方法,将总市值加权计算改成国际上通行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更加客观真实反映沪市证券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降低上证指数当前信号失真对整个股票市场的负面影响。/ j. _5 h$ l! S3 I/ g. W
2、积极宣传使用A股全市场指数,树立代表全部A股市场的新基准
% R: I9 M5 o: }, X% ?3 l  上证指数终究是沪市的单市场指数,为了全面客观表征整个A股市场走势,从长远看,需要将全市场指数打造成中国A股市场的新基准。市场各方应主动有所作为,不断增强全市场指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投资者不仅看上证指数,更要看全市场指数,以此把握市场真实全貌,重塑市场发展信心。
2 ~- E0 ]/ l! ^1 {( [1 Y/ A$ W/ ^  具体举措可以大力宣传和推介,增加行情传播渠道,提高全市场指数的知名度和引用度;报送全市场指数数据给相关监管部门,使之成为监管层研判市场、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增加全市场指数的权威性;积极开发全市场指数金融投资产品,增加全市场指数使用范围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指数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方面已有市场机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17年底深交所信息公司联合创金合信基金率先推出了首只跟踪全部A股的指数基金——国证A股指数基金,市场反应良好。
$ O1 x# j9 Y" H* @, @0 H  看上证指数,错觉十年一梦光阴虚度;看国证A指,方知跬步前行厚积薄发。过去十年,中国股市快速发展,任何单市场指数都渐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地代表整个A股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业绩表现。未来我们不仅看上证指数,更要看全市场指数,这样才能真实把握市场脉搏,不断推进股市健康发展,更优发挥股市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功能作用。8 y( f8 ^; v: }$ Q
  (本文作者陈龙,系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策略投资研究部执行总监、基金经理)" a: R2 S& D" P5 g- i2 a

" I2 b+ l& f( l' U% j0 M3 g. z' N# b& X5 a% o0 K+ E

8 b; j; G; Z3 `9 B* R" p8 A/ p! ?4 _& }) c/ f( m# h5 x
+ M+ ^$ j- k' m# s" I  `$ m7 w

" s8 q/ Y5 E4 h0 W& H, R! k$ l; J3 i' b" u9 z, j0 P

0 D( v/ W, ^3 l! ~8 V
# |6 I5 j, `# c) J
  l; ^# r( |; `4 O( w0 b7 ~6 p4 I. F- Z

, @3 g% E8 g. o$ a% C* H! P9 D  M6 ?3 [4 i. R1 f$ V. o
, d! L" @* z# d6 v. y( |4 J7 W

! B5 G# |5 \: L% I4 g" d5 |& E+ D9 L' h3 |! m. w
# j$ a. R* }9 ^. S6 U

! X  w4 B4 h) E4 O; ^
  h& N: c, M9 ]
7 I3 X" v- J5 m! K. U6 i3 m! A! w
# G: A) m/ M1 u$ z+ I

6 l% ^0 Y0 n6 G0 m' @+ ?9 Y1 Z$ `, T2 H7 [
% _, ~, c  i3 [( \4 C

( C5 N4 z% m* h: d/ C0 M% p# Z/ t! t: A8 A9 F/ z' w
评:
, u# @# [; i) f: r0 m0 L3 t即便按较为合理的流通市值折算方法股市十年是如此翻番收益,可是十年时间货币大放水,高CPI,老百姓手中的钱贬值了多少?想必大家也是心中有数。再看国内过去十几年最火的大中城市楼市收益,相信这样一对比大家就知道纯小白在股市里是得不偿失的,连通胀都跑不过!再看美股 十年十倍,号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却最终沦为上市公司圈钱骗钱的A股不汗颜吗?
http://www.simu001.cn/x51150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1:53 , Processed in 0.6298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