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谁在泄密央行降息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  r8 w* k, X# }+ L
导 读中国日报网5月12日电(信莲)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称,有关降息的消息在中国央行周日降息前两个多小时就在微信上传开了。延伸阅读附后:《央行干部短信泄密牵出金融圈优点链》. [% x: L" G3 V$ G) s
路透在周日下战书2:41分看到的微信消息称,中国将降息25个基点,并进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至1.5倍。这则微信消息称消息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读者会被导向一个匿名网页,该网页上没有央行或政府的标志。央行下战书五点公布的声明与这则消息一字不差。
$ |  u5 r  D; b1 I- C+ ~2 t7 p2 o" k0 C- H* \
中国着名财经批评人宋清辉表现,他在周日上午就看到了微信上的雷同传言。
& D& L+ h( N2 {2 G4 N
& |- [! j- V. V! C5 x* t3 B“如许的泄密变乱在中国有许多,固然追究起来最高可以入刑…… 但没有人去追究,”宋清辉说道。
$ b( [) L! H; ]! `% P9 L8 |1 C8 L: y. |3 k/ a* N8 T4 R
央行和腾讯无法立即发表批评。' w7 W7 P) i& |7 N$ |, ?% _( E8 n4 w- k
9 n0 e1 R1 g0 ]3 Z0 M
周日微信上传播的别的一则消息则称央行会在当天晚些时间降息50个基点。; \4 }! N* s' V- x. S

8 {: p6 Y) A7 k' R7 t! F延伸阅读:& ^, k- c0 z& d4 M) \0 I, T5 o/ }

0 S* z) A* a# e" u  r; \6 w央行干部短信泄密牵出金融圈优点链
' O8 M1 v, j0 f% q
+ X5 u/ P5 H1 C. q) K2010年5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走漏。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因故意走漏国家秘密罪,分别获刑5年和6年。! z$ B: R$ P0 Y7 i: i! k
6 N6 k% K8 d8 u& h: i. ]- j$ N
孙振在担当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及局领导秘书期间,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违背国家保密法规定,先后多次将国家统计局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计27项,走漏给证券行业从业职员付某、张某等人。经判定,这27项被走漏的统计数据中有14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13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  p* t- |2 [% I$ S7 {2 t8 |

' E" G8 H: c6 L% i伍超明,1973年生人,南开大学假造经济研究方向博士。毕业后,伍超明被中国人民银行任命,今后不停被借调在央行研究局宏观经济研究处,该处是把握宏观经济数据的焦点部分。
1 ?% G7 C# f! E4 h$ p
5 j* N3 t+ N% \4 L/ r2010年1月至6月,伍超明将其获悉的25项未对外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走漏给伍志文等15人。这些数据包罗工业增长值、国内生产总值(GDP)、全民消耗代价指数(CPI)、工业产物出厂代价指数(PPI)等。# Z( z$ o' |! ?4 ~* t$ `, U/ O

9 g3 t9 o8 w* o& Q* y伍志文比伍超明小两岁,是南开大学金融学博士。毕业后,伍志文进入金麦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总司理。该公司重要从事投资银行及资源市场投融资、顾问理财和研究咨询,“可以根据宏观经济变革,为客户实时捕获最佳赢利时机”。
& i+ E. ?1 m. w2 I  v& E3 G) _3 P7 R; ]( t1 x- g! I$ m" R9 T+ e
有媒体记者从知恋人处相识到,从伍超明处获密的15个人中,除伍志文外,另有6人是伍超明的南开校友。而收到伍超明的涉密短信后,伍志文转发给13人,此中8人是伍志文的南开校友。
5 U4 @( c1 t, ^) M* B5 w+ [& z* g9 q* v' s( l8 I8 y1 `. l4 `
2011年9月8日,北京西城法院以故意走漏国家秘密罪判处伍超明有期徒刑6年,讯断后伍超明未上诉。
1 s; q$ F5 E3 I  o9 H
1 q4 a$ ^; K+ @9 l* w0 f. u0 a2011年11月28日,北京西城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伍志文有期徒刑5年6个月。; V4 B5 Y! p" B8 t: n; J" s

+ o7 ^+ A, E* ]. N6 ~/ \" ]8 [. a《法制晚报》训练记者毛占宇、记者付中和闫新红多方采访,观察揭开泄密案优点链——投资机构或个人,可以利用市场颠簸短线赢利;机构分析师的推测正确度,直接决定着薪水;来自政府构造的秘密知悉人可以通过与证券公司员工互助,炒股赢利。% U: x% T/ O; [$ Q
: X2 z7 t, L( E1 g
投资机构利用市场颠簸短线赢利
( t' s6 T3 s" \7 V  Q- U1 i1 n6 l% K/ }6 }; v) T
记者留意到,在泄密案中,最受“关注”、传播次数最多的数据是CPI。在已讯断的4件泄密案中,各被告人向他人走漏的数据范例固然各有差异,但险些都包罗CPI数据。
5 X0 K" }2 I) d9 ~& n6 I' m
7 ~0 V0 W9 L0 P  k0 l( ^某期货公司分析师赵红(化名)告诉记者,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对CPI等经济数据相称敏感,它直接关系到收益率的变革。假如机构或个人投资者能提前拿到数据,做“短线”必能得到巨利。# L" {& J* V5 @3 @# |' l+ t

, `. L1 o2 K8 ]. Y) _. Y4 ?她给记者讲了两种“利用本事”:提前获知告急经济数据后,可以对市场举行预判。假如数据利好,可以预判公布当天市场会上涨,可以结构买一些蓝筹股,然后在数据公布当天抛售,得到差价。
/ p, j+ e8 {4 {4 W3 i! H/ x) I9 [  m) Y
假如数据“欠好”,可以预判公布当天市场下跌,可以提前卖脱手中的股票,然后在数据公布当天,股价已经跌到肯定程度后,再买回之前的股票。如许,大概能用当初卖股票的全部钱款买到更多份额的股票,大概能买回和当初份额雷同的股票但少花许多钱,“差价”就相称于利润。' T8 M7 k- ?3 J# J$ ?# g# n5 d

. Z+ S/ I. i: _7 A+ o& Z* i7 K7 ?“股指期货也能做类似利用。”她说。2 m5 {( A9 u9 [3 o, o' r
+ v2 @' m! x; }# B5 C
某信托投资公司分析师李军(化名)则称,一些非重点的数据,假如能带来某种暗示,也能谋利赢利。
3 c" J% m; [8 W& K7 O/ l5 [* }( e$ r( q  {* M8 @( w
“比如天下的用电量,能反映出许多行业的产能。用电量高的行业,代表行业产能也高。提前获知相干数据后购入相干股票,在数据公布、产生股市影响后再卖出,也能赢利。”他说。
- U, B' P4 S3 P+ |- T# @( e
& A2 F8 r9 n. f" l9 o# G机构分析师数据推测正确度决定工资报酬
! k  y. M' ~' U0 C$ R% y$ j( t; h* o+ ]
赵红告诉记者,许多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都会设分析师,推测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向,最初,各人的推测都是靠真本事。; w8 a# Z5 H+ A

' {1 E; b9 |' S7 ^* r. M2 V但渐渐的,社会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推测正确度越来越关注,另有了所谓的“排名”。而“排名”影响到分析师的着名度和美誉度,直接决定着他的薪水及业内职位。
- ^" x9 y+ l" d+ W! G7 {* o+ F( Z% `: M4 l: o1 G
“以是,如今的‘推测’已经变味儿了。”赵红感慨道。/ k! h5 g0 L% ^2 a+ O" Z  ]

, u( s7 |1 K4 `7 C- n) r1 s% l而各家机构也乐于让旗下的分析师成为“预言家”,由于分析师名气大了,机构的市场占据率也会进步。假如证券公司的研究陈诉总能“猜对”宏观经济数据,还能得到基金公司更多的“分仓”收入。
$ h4 Z# M2 y! b+ W4 Y
# j! U; O; L7 Q赵红说,上述缘故原由,正是一些机构乐于乃至资助旗下的分析师或其他高管提前得到宏观经济数据的另一个动机。
8 M5 {1 H8 J2 H2 d4 j  v  w0 s5 j) A/ N5 |* z8 i5 v
秘密知悉人可以用宏观经济数据“变现”. q# o0 t! ?% z# b" K

) V1 d# K$ P4 k6 H5 }' }对于来自政府构造的秘密的知悉人来说,宏观经济数据是可以“变现”的。
4 R, ^9 A9 F/ w& f- _( |/ ~- o+ h9 a$ v1 ~5 _4 J
一位查察官透露,一份翔实的经济数据卖个四五十万都不成标题。由于它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优点弘大于此。
% H0 C! p8 T) j! h7 O# s! {) {' I1 E% N, r( q7 O% ~; `* W" l
“而且,一份数据是可以群发给许多人的,相称于可以‘卖’许多次。”他说。
1 k- y& P8 F- u0 l3 V/ {
6 l+ F, v; ^* i* a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杜永胜担当采访时曾透露:有的秘密知悉人通过参加证券机构举行的讲座、恳谈会等,获取高昂的“讲课费”;有的和证券从业职员“互助”,由其引导交易股票,获取优点。  w! C4 Q; u7 c' L9 ~
! E; Q; m8 v. }% \
有媒体报道,某些金融部委干部出席饭局是有“价码”的。在饭局上恣意谈谈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个人看法,就有“五位数”进账。
! R  q* K2 q2 D$ T+ |1 e( }2 j. ^; A% ~3 X  I
公关公司负责牵线搭桥从中赢利
. i" ^. h1 U0 ~; |5 D. d# z+ L4 m& K1 g! n) N9 S
“一样平常来说,有本领获取信息的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机构。”证券业内人士王刚(化名)告诉记者,一些机构的“经济学家”就担负着跑关系、拿数据的使命。) n8 a! O5 H4 c( w( v" F
$ }0 o1 I& B3 J3 m
一些“没能耐”的机构则只好随处求人。于是,公关公司有了新的生财之道——利用人脉提供“有偿服务”,给必要经济数据的一方和把握经济数据的一方“牵线搭桥”。
& L% d1 `' @  D% u* }: i4 e# o! ~, j! {+ U4 I8 ^) ^( z
“级别不高、但常常能打仗到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务员,比方领导秘书等,在圈子里很受追捧,由于他们既能透露信息,同时受到的监视也较少。”王刚说。
- U- D, v" w0 J7 E* s; Y4 W' O$ q8 Y7 ]8 B- J' t7 k5 O
●证券业说法
4 s! c, X" D" B
/ P, f. }! x' O% K; Z: f9 E6 j( d老乡、校友结圈子“互通有无”很常见
* c# B& B9 c2 j7 g, _. Z$ w
  Y1 W& g! z  h4 D7 j
“以老乡、校友身份结成圈子通报涉密数据,互通有无,业内早就有这种征象。”一位证券业内人士透露。
4 z8 e$ Y  \( }0 C
- @* m2 p' d& |0 R6 ]( {( H该人表现,之以是这些人肆无顾忌,是由于“法不责众”;而“法不责众”与能获悉涉密数据的职员、部分过多有关——
2 H" H4 P1 `+ G( R4 \2 D
& y/ m/ N6 c# p5 ?* R- r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司和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每月发布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在公布前,必要在局长办公会上讨论,而数据还将抄送给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单位。
% f! ~3 H2 V. ?4 b
+ q7 @  F! C* e+ a9 ]# z“数据是一样的,假如不穷究,根本查不出来是哪个单位的哪个人走漏的。”该人说。
" H. x2 k" H/ n, t
& q" C& c% i5 ]; [7 |. U* t据相识,在客岁查究“走漏经济数据系列案”之前,国内尚无对这种活动追究刑责的先例。
1 R& U1 c$ o  Q( @! D
* O0 h4 i9 u. A8 w) t1 ?3 C; b●法律专家看法/ W) V' V" H9 E, Y

* l- G+ I3 t, R/ |) H7 W! I; W* c7 j利用涉密信息“短线赢利”涉嫌黑幕买卖业务

$ H1 C: h6 P; e8 ]" ]0 i
: k- t6 I$ [6 ^! X多名法学传授以为,现有法律缺乏对非法获取秘密数据并赢利者的责任追究。+ @9 i/ h, j- F) S
6 e! |% ]  B6 B
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以为,相干机构提前获知涉密经济数据后“短线赢利”,涉嫌黑幕买卖业务,应被处以巨额罚金,以致追究黑幕买卖业务罪的刑事责任。
! L9 P. y/ h, ?1 y# v. c8 d$ U( B& k' }# _
他表现:“经济数据走漏会对相干范畴造成很大颠簸,不但让某些人非法赢利,还让许多人无辜受损。优点受损者有权对非法利用经济数据的机构或个人提起民事索赔诉讼,国家也应该支持他们。”
! I+ ]; {: `2 l& d' @3 B  q! U+ i5 ], M8 {, Q- ~
●保密局说法
* ~4 J) M. x3 a/ S+ J+ W0 m4 V3 M+ G
2 s. @( h/ V2 [/ ~! D保密局副局长承认保密管理单薄
- l! @- W3 O& a; _
4 r# O0 ]% f5 L4 O% y) l/ t* w$ A
据相识,中国人民银行有保密制度,行里全体职员都要签署保密协议。但记者留意到,在伍超明和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保密协议中,银行固然反复夸大“要保密”,但重新到尾都没提到“泄密是犯罪”。
) @) Q! C. ^" C7 T, x# Y+ k* i
) s& j$ U+ o) P( I& `另据知恋人透露,伍超明案中的涉密质料,均未标注密级(按照法律规定,秘密分为绝密、秘密和秘密三个级别,活动人是否构成犯罪,与所走漏内容的密级直接相干)。- f1 B. h/ i1 \+ d9 v- F
  [4 o1 Q( {/ b# t
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杜永胜担当采访时承认:“一些部分在涉密经济数据保密方面管理单薄。”
7 ]9 ~: G, \( M' m8 K9 O* w5 }4 o  O; j, X
据悉,如今国家保密局下发关照,要求各政府部分改进工作,如紧缩涉密经济数据的发布时间、取消数据公布前的会商机制等。  `6 f$ W5 ^9 L& e
( U' t1 s' S2 ^& r  Q7 M
●外洋鉴戒$ n6 f+ U1 m3 U2 H3 i# Z& z* Y

" x: I% g+ X6 m0 Z5 `% X美国对告急宏观经济数据的保密非常严酷。4 I' ]% X* p2 [: C" `. J

) C% |6 \7 I. \除了联邦统计机构外,明确可以提前得到数据的只有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总统,其他职员如要提前得到信息,则必要颠末一系列严酷的步调,并允许不会提前公布大概利用数据。但即便云云,其他职员也只能在官方公布之前半小时获取数据。
若文章涉及版权标题,请加微信ssxfinance接洽沟通
http://www.simu001.cn/x11971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04:17 , Processed in 0.3627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