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香港,今夜你被谁抛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据称源于一位不愿署名的香港立法委员,故以委员自述观察,此中有些观点偏颇,且过于会合本土因素,而忽略了强大的外部压力。良言难听逆耳,权当一听。( [1 [7 `' b, i1 Y; `  J2 N- D- d
复叙这句话:改革的前程是有的,但香港人本身没有本领走这条路,也不担当中国当局带路。这是个死结。
+ ~/ o* f0 m& g( L- ]
克林顿1992年竞选总统时的标语:“笨伯,是经济!”凭此,克林顿打败了携伊拉克战争胜利之威的老布什。办理香港的标题,也得从经济入手,必要大聪明,必要大勇气。5 g1 v( g9 }3 f% N  L2 ]
9 Y6 F& b) ?/ ^4 W
1 |# u% U9 ~% i. G3 B
要说香港为什么会衰落,就要先说香港为什么会崛起。总结乐成履历这种事故,向来是一百个人有一百零一个表明。
- y: {) b* |+ i; B4 Q+ d! v

4 y8 B1 k6 C: u) N4 s
不外委员以为真正靠谱的就一个缘故因由:香港是本地和西方经贸交换的中转站。
' c) @# ^7 u! A

. I, x  t* c- d; x' N
这个条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到达最优,使得香港一跃成为国际级的多数市,只不外如许的好时机,之前之后都很难再找了。
+ t. q) ?5 S4 n2 U5 m

) l! K1 T8 z( {- X
起首,让韶光倒推回1840年。从英国最初割占香港,到朝鲜战争发作,中央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
2 k% Z2 h# \3 q+ d

! t) U5 L' s# h! @& h
这段时间里的香港固然也有不错的经济发展,但远没有日后那么抢眼。这是由于,当时的香港并没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什么不可替换的职位。

0 _) N2 G& O$ O" ^# |. A
, r$ e$ B/ M5 m" S" h9 V
当年的中国对西方市场险些完全开放,外国职员、资金、货品,都可以畅行无阻的直接进入中国本地,那么自然没有须要绕行英国控制的香港,多费一重周折。香港在当时的职位更侧重于军港,而非商贸中央。
( {" h; D5 _/ s1 [5 b( ?

( X: V' K( |7 s$ y( U2 R7 U
朝鲜战争发作以后,年轻的新中国同西方天下的经济接洽险些完全被堵截。不外,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特殊未便,由于中国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

5 o1 d0 `! G  ]" \( g
7 W% X' O' u% s- M5 w' v3 A& ~
苏联人可以为中国提供经济创建亟需的资金和技能。既然中国并不非常等待来自西方的经济资源,那么作为西方窗口的香港也就只有打酱油的份了。
' I8 a) M$ R6 v3 K1 g+ r
: @" \* _! ]/ l5 y0 p- _
转机起于中苏分裂。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从苏联获取资金和技能的渠道越来越局促。

" s! ~0 ?  S9 J5 S) a$ W% i6 \9 b/ s8 X1 |1 G, p, ]* X+ H
而中国经济创建、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则不停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而然的转向西方,寻求资源的替换泉源。
* Y7 l4 W0 A, ]
) A6 H! y  u! W6 n- o! f: d
这种转向的一个标记性事故,就是七十年代着名的“四三方案”,从西方引进全套工业生产装备,满足经济创建需求。这是自156个苏联接济项目之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工业技能和装备。
  r. f8 q, e( f  [  ~( h/ Q) O

' h& y' a6 K$ i

0 x$ ~& j) o  e) J" g. U
以四三方案为代表,中国和西方经济体系开始重修接洽。这种接洽由小到大,终极演变玉成国性的对外开放。
% h5 Y* f4 k) E/ ?) V
# h+ k. I: F5 ^3 @$ B# E# E9 _
趁便说一句,当年直接主持四三方案的中央负责人,就是厥后改革开放总操持师他老人家。然而,只管中国大陆已经定下了对西方开放的根本政策方向,但在实际利用中,开放面对重重标题。
" |9 c8 l/ ^5 l3 C- m9 H

, g! G6 u, R: x1 s
中国的服务规则和西方的贸易规则互不熟悉,缺少熟悉两边状态的中央人,尚有中国在政策上、法律上对直接来自西方的职员、物资、资金也有种种限定。种种贫苦导致中国对西方经济资源的需求始终难以得到充实满足。
, |. ~* t" _5 G) j" x2 d: @) o, o

3 [( J8 @' Y! ?4 O" Y
而这恰好构成了香港崛起的条件。香港人熟悉大陆,纵然在中国和西方关系最为淡漠的五六十年代,中国本地和香港间也保持着相对稳固的职员、贸易往来。

2 s' `* k7 q7 o) i, Z: N" \  X2 U2 l  C# D/ ^# E
香港人也熟悉西方,毕竟是在英国统治下渡过了一个多世纪,他们对西方的法律、贸易规则等等都很熟悉。这个有利条件让香港敏捷得到了中国本地同西方间经贸往来的中转站职位。
! n2 r5 G- V6 x( U5 @, _' z

: D: G  |# K& e* K
除此以外,香港同时也还充当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接洽桥梁。从八十年代两岸关系和缓算起,直到两岸创建“大三通”之前,大陆与台湾间的职员物资往来,绝大多数都会选择从香港转道。

* e  e, p; E0 G- X& i  _/ F+ s
- R% {* K2 A& [' l
数量巨大的转口贸易让香港一举成为亚洲地域压倒统统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央。随之创建起来的尚有金融中央,这一点同样得益与中国市场:来自西方天下的资金要流入中国大陆,同样必要一个便捷的生意业务中央。

: r/ A  \& }" f" h" w4 o% J
8 o3 P# z' c. F3 i' j
相比之下,台北、新加坡、乃至于吉隆坡,也都想夺取亚洲金融中央的位置而不得,本质上讲就是它们背后缺乏一个富足吸纳大量资金的市场。在这个标题上,真正可以和香港一较是非的对手是东京,其背后自然是整个日本市场。
) n( k5 ~0 h) P' {% Z: ^0 g

5 G3 {2 V) K. m; ]& Q) M) R3 g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香港回归以后,这种有利职位却开始日渐褪色了。许多香港人将此归结为特区当局无能。这个来由不创建。我们背面还会提到,特区当局并不比港英当局更无能。

9 G' @2 ]& B9 r8 ?! K# A9 \" _1 n) u  `( M6 Q! l7 s8 j4 X' F
真正的缘故因由在于,中国本地和西方天下、以及台湾地域的接洽日渐精密,直接的经贸往来越来越轻易,那么为什么还要走香港绕道呢?香港作为贸易中转站的职位从根本上讲,泉源于东西方直接交换的不畅。
& L) v& C. Y: _$ Z4 I7 y
( d! @: E  J: \7 u4 q3 Q: b
这是一个暂时征象而非永世标题,以是自然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只不外这个暂时征象一连了一代人的时间,以是常常被这一代人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故。对于更早的汗青,人总是忘记的。

) d4 D5 a7 H4 }- h" k
& h$ @. L) F8 g- @/ p' }$ H* h" I4 `
固然,我们不是说香港只能在转口贸易中央这一棵树悬梁死。只要探求到新的金刚钻,固然不担心没有新的瓷器活儿。
; X  b6 R4 X. L' A5 P. c

0 B- s+ W* I% G! v0 R  k- \
用公司的转型来打比方:同样是做拍照胶卷的公司,面对数码照相技能的绞杀,富士公司和柯达公司就是一好一坏两个转型。富士依托化学制剂方面的底子,转型做化装品保健品,如今又是行业内的一个巨头了。
' m. i( _3 ]% W* E: j
9 r9 b* r5 V* O) Q! i
而柯达选择向印刷出书业转向,偏偏这也是个被电子信息产业挤兑的斜阳产业,于是柯达转型走的举步为艰,终极在世界经济危急中被一扫而空。

+ m8 W" l& M9 ]8 Y/ A; c( Q- ~0 f1 n5 g. t  a6 @
香港的标题就是,怎样做富士,而非柯达?转型乐成的关键,是要探求可以做大的向阳产业,而且要是本地有条件发展的产业。那么香港的向阳产业该是怎样的产业?
" F9 n" S' q% t$ H+ a: x* e! J* F5 k
- a9 g+ x' |4 Q/ N  F
起首说,全部低端产业都没戏。
* |  a0 L" W% q" x  N- J

+ a: O6 y! x2 c6 z$ G
一言以蔽之就是李嘉诚发家了,堵死了下一个李嘉诚的路子。李老板是当年是做塑料插花买卖的,这是一个典范的劳动麋集型轻工业,各国产业升级路上的第一台阶。
7 m) T  R/ A0 P4 ?2 t; k3 I

& p# e4 {4 j. d
但是发家以后的李豪富翁搞起了房地产,利用香港的地盘代价一腾飞升。居高不下的地价对工农业发展是致命的,没有几个企业的利润率可以或许应付云云高涨的用地资源。以是,除了少数小而精的高科技工业,大部门工农业企业都早早关门大吉了。

9 l0 ]* Z. |4 P3 j5 D$ P
* \0 B! o" ?7 }' K6 [& a
固然,工农业萎缩的另一个缘故因由是自然的产业升级规律:香港有钱了,均匀工资高了,必要维持低薪才气红利的低端产业就自然完蛋了。
( p2 P6 h8 K( c0 M' L$ m
& a. r  K6 S! Z! ?
简而言之,产业升级是单行线,没有转头路可走。这两个缘故因由限定了香港未来的出路,只能在第三产业里找,而且只能是对人力资源和地盘资源不敏感的行业。

* E. k( H6 R8 I, J! {, q
  v0 c$ }0 ~. F# R
第二个因素是,必须是不易搬家的行业。

) @" C& V7 x; B
$ S; l; W( r" p  l% C2 G: V
本日的大陆显而易见是个比香港更广阔更活泼的市场,假如一个产业可以或许轻易搬家,那么直接举家迁往大陆就是了,何须留在香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香港当年红极一时的影视娱乐业。
! `9 ^0 a- X1 \1 F4 l& V/ h. d& S- A

( s' I2 I! ~: @
本日的大明星们名义上是香港人,实际上一年泰半时间在大陆拍戏、走穴。香港发展成什么样与他们何关?真正香港本地制作的“土产”影戏如今早就没了九十年代在大陆市场一统江湖的气魄,就是由于人脉资金都早已流向大陆,乐不思蜀了。

% T6 [3 ^7 U! `& S
5 t4 J4 O# z7 W
第三个因素是,目标产业必须可以或许吸纳相称可观的劳动力数量。

* U9 n: T" H- ~2 h; o9 m0 @  q: v* P! B3 ]/ _4 E. u( o# `
毕竟,香港是一个上万万生齿的都会。一项只能让少数人暴富的产业是当不了支柱产业的。少数超等富翁和大批贫民构成的社会连稳固都谈不上,何谈发展?没错,委员说的照旧房地产业。
# @9 i) D6 l. d7 }: d* s% S

# [3 \+ I: I4 K* A# l- @
李豪富翁在房地产业里赚得盆满钵盈,而平凡香港市民住的照旧鸟笼,连本地许多多数会的居住条件都赶不上。如许的产业继承畸形繁荣,对香港着实不是什么功德。
! H/ E9 W; R; I) u3 ~

' Z0 f1 m" @4 a! }2 _* {. L
说到这里,有人大概已经看出标题了。上述的几个考量因素之间是有抵牾的。好比,一个产业假如在香港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那它就一定背负上极重的人力资源,导致竞争力降落。

1 Q  A3 p( D7 E4 L- ?- v1 b
# u& i6 E+ V$ m" b* d  w
照旧前面那句话,两难的选择,不是要证明香港的产业转型不大概乐成,而是要说,产业转型,无论在那边都是要颠末痛楚的调解、断送,负担相称的风险,在差异的因素间走钢丝的。
, a9 z! M9 A* `% v0 O

  d+ X$ y8 P2 H# v( v! B
坐在家里就能日进斗金的好日子已经已往了。未来的蹊径是必要气概气派,必要断送,才有回报的。固然,以香港之前的有利条件,只要乐意下真功夫,能找的出路自然照旧许多的。好比,旅游业就是一个可选择的目标产业。香
0 I, c7 g2 H1 L# M) v9 |1 R
) Q4 z8 a% q9 V& j
港毕竟是一个比出境游要自制方便的旅游目标地,旅游业也是少有的符合上述几个条件的产业之一。
* \, X9 P4 @6 _3 q# X& a9 P

( F* G. O' N: S! ~
而香港人真正的标题在于,大多数人对于发展模式的变革还没故意识,没有这个生理准备。从许多角度来看,不少香港人的心态乃至可以称得上“不知死活”。
" _5 y( N+ e/ _+ ]: j
- I" s1 e& Z  p9 a) C
从前两年开始,我们越来越多的见到香港市民同本地游客之间发生辩论的消息。恣意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诸如以下的消息,如:《香港人将本地赴港游客称为“蝗虫”》、《香港导游詈骂本地游客》。
' R0 D7 Y3 h4 }) f, ^, \$ I( V

& }2 g) ~- Z2 b# g
很故意思。旅游业是香港这几幼年有的景气行业,可以说代表了香港产业转型的盼望。但是反复爆出的负面消息让人以为,香港不外是一个和本地许多劣质旅游开发区雷同的地方。云云任性对待本地的旅游行业信誉,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 q& W$ i* m/ u6 j6 ]: B2 x0 _
, B; P7 l5 @' W+ V
再就是近来的奶粉标题。消息许多了,这里不再附送干系链接。本地人到香港大批量采购奶粉,许多市肆货架为之一空。香港市民、香港舆论的反响不是“商机惆怅,扩大进货”,而是“本地人抢了我们的奶粉”。

! C% n, t; @3 C' o0 \: l! R! u8 c; G# |4 ^0 i) |* v' `: `
作为一个以转口贸易发迹,以自由贸易为荣的贸易都会,竟然闹到要动用行政和法律本领克制客户购物……这让人想起了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获悉外国贩子大批采购瓷器丝绸、市面上货源告急的消息,清当局的反应不是扩大生产,而是克制商品出口。当年的清朝没有受过资源主义洗礼,尚属无可非议。

( U  D; W- P. u+ R2 V6 M! d8 @4 v2 d: ^
可本日的香港呢?

  F; J: x  |2 k* T5 ?0 }+ T
+ @8 Y+ S; L; m3 _+ v
委员以为,上述究竟足以分析,大多数香港人不知道香港发达的缘故因由。他们外貌上是资源主义市场经济的精良代表,骨子里照旧盯着面前一亩三分地的小农心态。

3 M$ ^3 i  {% _$ A7 C; y$ r6 F0 a' U
他们口里以贸易中央为荣,实际上却不知道(大概不关心)这贸易服务于哪个市场哪个客户。他们不明确香港的崛起是依托大陆市场的效果。以是,他们是在渺茫中稀里糊涂的发展起来的。
1 \+ f; P; Z' N
. o4 E! V' _/ j" C0 L8 {
本日的他们又在渺茫中稀里糊涂的故步自封。那么委员固然可以猜测,他们也将在渺茫中稀里糊涂的衰落下去。
' y, f5 w+ L. r6 R3 C9 D

) W" e# x- h8 L6 m  e. |
固然,许多香港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更喜好将本日的停滞归罪于特区当局。声称香港之以是搞资源日的样子,就是由于特区当局比港英当局的水平差。

4 Q1 f- K- j! a
- M" L8 u" m# A+ ]* s
这是很怪诞的。

% \+ l3 Q" m7 u: t8 J3 J8 k+ W; V9 |/ r# x  O) S+ P
特区当局究竟上和港英当局毫无区别,都是“殖民地当局”。

: u5 C3 c5 u) `! P2 n' c! A1 e
- U$ Z+ Q" p* P8 t9 e% z
回归前的港英当局是个确凿无疑的殖民地当局,没有决定权,只有实行权。做决定是英国当局的事故,港英当局只思量怎样实行英国当局的决定。

, v& G6 j" p: F9 A2 y! A8 c
  j6 b# w  i" t9 u0 @: x% x" M0 g5 F
在香港回归的时间,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香港社会的稳固,中国当局允许,香港现有政治制度五十年稳定。这意味着,香港特区当局和港英当局一样,仍旧只是一个殖民地当局。
( O" _3 o7 m9 U8 b
+ V1 ]; h) s$ l1 V/ O  X4 E% m" Z
基于各方面因素思量,中国当局从未大幅调解香港特区当局的架构和工作模式,赋予其决定的本领。
* ^  C: ~8 p) o& Z
; m) i8 y4 o- {: U
那么谁来替香港做决定呢?是中国当局么?我们只要追念另一句允许就明确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国当局除了在少数根本标题上保持发言权,以此表现主权之外,在大多数具体的政策标题上并不愿到场香港内部事故。
+ ?, K" W( H$ r/ V5 b* E2 W
$ X( [- Y4 a0 i6 z
以是这就是香港特区当局的标题,它是一个殖民地当局,上面却没有了宗主国。它无条件生存了英国人留下的施政纲领,没有本领根据经济形势变动予以调解,就像一辆卸掉了方向盘的汽车。以是自然是磕磕碰碰,越走越艰巨。

* Q  i. v# F1 ]/ I. J7 F
; U7 W( l- l( F" C
要明确香港特区当局的这一缺陷,我们可以观察一下08年美国金融危急时美国当局的反应,对比98年香港金融危急时香港当局的反应。08光阴尔街搞出危急的时间,美国当局绝不夷由的扬弃了之前不停高调宣传的“当局不干预市场”的标语。
. O6 f; Z: h1 H, P/ i6 _

6 B; P; g6 w+ Q( \& C
为了克制通货紧缩风险和全面的经济瓦解,美国当局立刻到场干预市场。反正干预市场也罢,不干预市场也罢,都是政策选择而已。对于美国当局,这不外是一张纸上写什么字的事儿。如今改几个字也没什么,毫无生理压力。

9 Y5 R$ }. e! b# M+ T* l4 B  N0 k6 q
但是香港当局在98年的救市决定就艰巨的多了。当时主管金融政策的正是厥后的特区行政主座曾荫权。他本身事后追念说,他以为当局干预市场违反了香港当局以往不干预市场经济的施政理念,他感到背弃了本身的抱负,以致于在公布救市决定的前一天晚上在家抱头痛哭。

3 r+ m4 D& g$ C2 F- u. J' ]% s! d) X
曾荫权的心态就是一个典范的殖民地官员的心态。他从未把握决定权,只能把上级当局,也就是以往的英国当局部署的政策当诏书来依照、来信奉。假如英国当局下令改变这个政策,他什么话也不会说。可要他本身违反这个政策,那就跟要他的命一样。
1 @4 j- y6 C! L! ~- q

1 u6 q- O; @4 D2 ^) ]. M6 V5 y6 l
从这个角度上讲,索罗斯当年攻击香港的本领是很失察的。他太急躁了,给香港特区当局施加了太大、太直接的压力,以致于这个茫然的殖民地当局都熟悉到必要做点什么来自我掩护。假如他可以或许用温水煮田鸡的本领来炮制香港,香港特区当局大概真未必有这个自卫的意识呢。
  g4 G+ v  l9 Q8 Z. [* [! F
: ^4 x* k+ p- R# m: d- s/ }
这方面的另一个典范案例就是港币的汇率标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根据英国人的决定,港币汇率盯紧美元汇率。香港回归后这个政策依然一连。

4 C0 E; f6 V) k
" Z- S0 T% K) v0 x( r
实际上,不止一位香港金融官员退休后反思,以为应该得当调解汇率,才气促进经济发展。可就是没有一个金融官员能在任上做这个决定,以是本日的港币汇率依然盯紧美元,仅在小范围内允许稍微浮动。

# x- S& x# K2 o; p2 b* }* S: m/ m- n3 r" T
固然,要说特区当局的政策完全没有变动,这也不确切。实际上,香港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轮子转向什么方向,完全取决于轮子压过什么样的坑。这个坑,就是香港的民意。只不外,民意犹如小孩子的脸,一日三变。没有一个稳固的决定方向,盲从民意的效果就是朝秦暮楚,朝令夕改。
  e9 u  G2 l$ C3 \6 w- n
+ {" z' X) K' ^2 C/ a
好比十多年前的庄丰源案:这是本地产妇赴港生子,然后盾引根本法规定,要求给孩子授予香港特区住民身份的滥觞。当时的天下人大就给香港法院发起,提示他们此例不可开,否则后患无穷。

# }  P, x  ~6 i2 L- H! m* }& U% ]' R$ a3 Y
但是这个发起被公之于众后引发香港舆论剧烈反弹,以为这是中国当局试图利用香港法律。香港最高法院顺应民意,裁定产妇要求合法。十多年后,香港巨细医院险些被大陆产妇挤爆,香港大众苦不堪言,香港法院只好修改司法表明,不再允许赴港产妇的新生儿得到特区住民身份。

) _+ f# S  u1 H% S' r# s  {: q. B- D$ ?
早知本日,何须当初呢?

: O5 Q, }4 g8 x9 t5 w6 k
6 |2 {. P- x5 l/ u5 y
近来的奶粉案例,香港当局再次出现雷同的举动。三月初,香港民意剧烈反对本地游客强购奶粉,香港当局于是下令无穷期克制游客携带大量奶粉出关。违规者将被课以高额罚款,并充公所带奶粉。

& j9 h% U- b5 z) t, j' B) O' C
$ i# E; A6 I/ j& z3 ^: i
禁令一出,香港巨细市肆奶粉立刻滞销。一个月之后,香港当局改口说禁令颁布一年后要重新查验。然后到了五月初,再次改口说半年之后重新思量禁令标题。而据赴港游客反映,香港海关如今对携带奶粉的查禁已经形同虚设。

5 T+ z7 b0 Q) X$ I, w
* b/ b7 |2 G- o* ]/ B  @  A
早知本日,何须当初呢?
. i3 p2 r: w$ x. K; [
+ {1 e* P$ G: s  |; G- r
香港一些舆论喜好驳倒说香港本日的经济不景气是由于香港特区当局不依照民意。从以上的诸多案例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第一,香港繁荣与否与香港民意无关,港英当局时期何曾在乎过香港民意?香港繁荣和中国大陆的发展状态倒可以说息息干系。

7 i, i* H) Q5 b7 T# p5 i. ~  U! P0 W0 ~9 j
第二,香港特区当局不是不遵民意,而是盲从民意,犹如蒙着眼睛的毛驴,绕着“民意”这个磨盘打转。第三,正是由于特区当局盲从民意,才导致紧张的决定方向被建制派把持,抱残守缺、无力改革,无谓的琐事上却被泛民派绑架,朝令夕改、庸人自扰。
0 [) T& L* K! R/ q( V8 L

8 J9 ^$ z2 }3 c  \6 }8 ?( P2 x
香港住民则被这两派政客演戏逗的哭哭笑笑,不知所措。

1 u9 d/ [& e: f# T( H% l1 E
2 V) ?5 c/ y& @. k1 Z0 s8 g7 N5 A
那么,中国当局参与香港事故,是否可以扭转这个趋势、动员香港经济乐成转型呢?委员对此也不乐观。香港舆论对于中国当局参与香港事故怀有极大的抵触,对本地平凡游客横挑鼻子竖挑眼,归根结底是精良感在作怪。
: V) s+ m, e  u* z9 h" O
8 o/ U* h3 R% \: p; P2 f
典范案例就是“地铁上能不能吃东西”的标题。本地游客在香港地铁上吃东西,引发同车香港人不满,末了演酿成本地游客和香港人的对骂,然后又酿成了“游客素质标题”“社会公德标题”的大讨论。
0 G( M; \; k  ]' o- K# E" M  }1 {
, k7 e( [0 |- l
可险些就在那同时,有人见到西方游客在香港地铁上吃喝,同车香港人却是一片缄默沉静。以是,什么素质标题、公德标题、以致法律规定标题,都是外貌标题。

1 ~2 l6 [' M: S2 e  Z! D( `: F8 u. m, C
实质是香港人面对本地人时的精良感标题:“我们是富裕先辈开化的上等人,你们是贫苦屈曲闭塞的劣等人。我们怎么能对你们委曲叱责?固然应该是你们曲意迎合我们才是。”香港人只要尚有这个心态,中国当局任何试图参与香港内部事故的举措都只会招来更剧烈的反弹。

9 }3 m# [! u7 M' a) |
. j, r' E" t9 [- N% y2 y# p  X/ R
康健的、可一连的改革,必须创建在理性的政治博弈底子之上。如今博弈的一方完全没有理性决定的本领,改革从何谈起?要想改变这个心态,香港的经济状态至少要跌落到显着低于中国大陆沿海都会以下才大概。非云云,不敷以突破香港民气中的精良感。
% e3 [, B4 x" Y4 W( N9 z* S! W

! K! |8 C9 ?: D7 L/ Y: Z
这就是委员说香港的未来一片渺茫的缘故因由。改革的前程是有的,但香港人本身没有本领走这条路,也不担当中国当局带路。这是个死结。
http://www.simu001.cn/x121138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13:54 , Processed in 0.4172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