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0年阿里巴巴创建小贷公司,到京东商城渡水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及苏宁电器公告称拟设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从200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触角伸向了小贷范畴。各电商和上市公司为何对小贷云云钟情?
& w( I* `: A( E- l- K 电商三巨头抢食小贷- T8 m0 \! ~4 ?% T
电商纷纷劫掠金融服务市场。苏宁电器日前对外发布公告称设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源3亿元。此前不久,京东刚刚启动了供应链金融服务,而早在2010年,阿里巴巴就创建了阿里小贷公司。至此,国内三大主流电商网站均已涉足供应链金融服务。
. T% N0 ?9 }5 b- s
. t- n& Z) {9 L “电商巨头涉足金融服务,有自然的资金流和客户资源上风。”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以为,“小微企业贷款难,而电商巨头推出金融贷款服务,一来能快速管理小企业资金困难,二来更吸引小企业入驻其电商平台。”数据体现,停止2012年中期,阿里小贷已累计为高出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高出260亿元。而在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阿里金融就已实现单日利钱收入100万元,在全部都是名誉贷款的情况下,不良率仅为0.9%。
- W y1 x c3 B. a# R: ^9 ?6 }& h- l8 U/ k, N
据相识,在京东商城,供货商可在订单、入库单等通过稽核后得到银行融资。而苏宁不光做上游供应链金融服务,还将为消耗者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消耗者可凭线上线下消耗纪录得到贷款。
9 G% v$ y& {1 S( e( l+ A: N8 N- U5 I7 l6 m _. x! D% C9 B7 Y2 |
上市公司争食小贷市场
0 W8 X% R+ a: ^' H 大概是看到小额贷款市场的高利润,小贷业务也徐徐受到一些上市公司的关注。有数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沪深两市合计有122家上市公司涉足小贷业务,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触角伸向小贷公司。) r7 Y: V- O9 S$ }
; K& l, l g0 M
有专业人士分析,小额贷款公司是我国徐徐放开金融管制的一小步,这一松动让有远见的上市公司捕捉到了一些信息。别的,上市公司原来就热衷投资城商行、券商、期货等金融机构,现在,他们涉足小额贷款公司相比投资其他范畴的风险要小。
. p4 l/ w& o5 U( x$ y
& M+ v' W2 U( r! ~9 f* W( q, w1 n+ ] 除了看好红利远景之外,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进入金融业的跳板,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加入小额贷款的缘故起因。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想要设立一家商业银行未免太迢遥,但是通过创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而在金融业占据一席驻足之地则相对简朴许多。
4 `4 h; K$ A9 Y, l( m7 A5 q& H E, B% s2 l
小贷风险犹存
! Q a* o- O" l& d! q6 e: J 许多人看中小贷公司,是以为其利润比力高,但是小贷公司在谋划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小贷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实际上仍属于游离在金融体制之外的群体。固然贷款利率可浮动,且一样平常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税收压力过大造成红利本领弱于银行。
% A) }) v* r. {
8 c0 }2 [2 r* H0 | o7 ] 现在,仅有部分省市试点针对小贷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尚未在天下全面开展。加上小贷公司的谋划模式是“只贷不存”,这会导致资金运动性差、资金泉源告急。小贷公司向银行融资按照企业贷款利率赚取利差,还会发生一样平常企业都会碰到银行“惜贷”征象,多种因素叠加使得上市公司的融资源钱偏高。
, Y! ~& }/ y8 n$ m9 ^
8 K( x4 a" t; |" o' M% e 固然阿里巴巴通过“阿里模式”将小贷业务做得风生水起,通过淘宝平台的贷款商户遍及天下,规模让国内任何一家小贷公司均难比肩,但其从该模式诞生以来关于其是否违规的质疑便从未克制过。可以预见,步阿里巴巴后尘的京东和苏宁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将同样碰到“阿里模式”正碰到的合规题目。
* l* e9 @5 m0 m( R- E% m, U) T8 \$ R/ B" T3 \! B
电商与上市公司积极参股小贷公司的重要目标就是红利,2012年国内经济形势连续下行,许多公司的红利状态也出现下滑,正巧国家政策为这些企业打开了“一扇窗”,自然要抢占先机,也充实自己的财政报表。然而参股小贷公司自己就存在风险,同时,还要负担利率颠簸的市场风险,以及中小企业资信情况复杂、资产规模小及资金过小等名誉风险。因此,并不是全部的企业都恰当加入小额贷款,做好主业才是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