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是落后的。何出此言:先有量,再有价,再有K线的成型,再落实到指标。比如60分钟的K线成型,才有指标的定型。假如前半个小时涨,指标貌似会金叉,但是后半个小时大跌,指标将直接引起变化。这就是价格和指标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整个交易系统中,分时量、分时线为第一,而后是盘口,而后是K线。K线是表象,分时是内质,成交量是引起质变量变动因。均线以及其他所有指标只是落后的表现形式,只能做为辅助。而且指标不是万能的。当运用一个指标进行交易,有70%的成功率,那就是一个成功的有用的指标。' B9 k7 m) O9 T) [8 n: R1 S
在和江湖前辈论及指标时,往往会一笑了之。在他们眼里,资金和手段才是他们的指标。判断基本面、大势,炒作理由,心里战术才是他们研究方向。打和拉,只要有足够资金那是轻而易举。是他们在引导指标的走向。传说中的骗线,大抵如斯。市场中,我们无依无靠,研究指标,能找到一套易学易用的交易系统是我们的梦寐以求。个人也曾经痴迷指标,但只能说徒劳而已。阅遍指标无数,归根还是大道至简:MACD。不说指标无用论,只能说指标中最管用还是MACD。相对于其他指标,MACD属于趋势类指标,一般来说比较稳定,能过滤一般无用的信号。类似KDJ之类的摆荡指标,则变化更是多段。前一分钟金叉,后一分钟马上死叉。令用者如坠云里雾里。
- I5 g+ V& W6 o/ c9 w/ O' {(一)0轴以上第一个金叉介入
( W/ U- U, c3 U' j! U7 k1 t最好满足的条件:1.放量2.K线突破前高3、金叉位置离0轴不能太远
% {/ [' L% v: a2 m
) z) a* l" s. G! R
6 D: L1 _2 b8 I b
% A0 ]- F5 d y+ x) {5 N0 a/ y/ I6 A+ d1 B# {- A/ b0 y
+ V/ n0 u0 N; p7 ^) e2 R1 \运用MACD固定的模式去选股,是能达到效果的。其实MACD在0轴上的第一个金叉,就是波浪理论中的第三浪的起点,相信这点熟悉缠论的同学应该能够明白。当背离出现时,才是第五浪的出现。选股很简单:DIF上穿DEA,同时MACD大于0即可。剩下的任务就是去分析了。止损线最好设置在介入价格,或者不要超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