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反弹过后,市场终于盼来了整理。在这里,我用了一个“盼”字,为何是盼?很简单,因为这是年底之前,为数不多的能给你3600点以下低吸的机会,对很多持股的投资者来说,震荡中的煎熬不好受,却这却是你破茧成蝶的良机,难道不该用盼吗?
1 k6 B$ S2 j, \# w L% q6 b
0 S( c& ]" F+ K# _7 |当然,观点可以随便说,但关键是要给出充分的理由,没有理由支撑的看多,跟耍流氓可没区别。先从时间要素看,现在正值11月中旬,往后看,每年12月-3月是资金炒作年报的时间周期,其中高送转的炒作更是会提前至11月开始。
* j4 R2 ?" q8 s0 F
/ Q! r& U) h' [$ M' R其次,12月初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定调16年的货币政策。参照目前的经济形势,以及不久前的双降,答案已很清晰,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基本没的跑。这对股市意味着什么,应该不需多说,充沛的流动性可是启动一波行情的必要条件,更别忘了,一季度可是一年中最宽松的阶段。
0 M+ Z5 D, w1 P& f A
2 C+ c, i% Y1 O6 L g# t4 b第三,明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元年,这意味着,明年3月的两会将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两会,而参照过去股市规律,一季度必炒两会政策,再叠加十三五规划的落实,主力不可能视而不见。
7 y$ L, A, ~) {1 b& y
* M" o( P- m9 e# M* e1 h; I第四,IPO即将重启,一大看点是取消预缴款,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买彩票不花钱,等中奖了再补缴,这样的好事,谁不打新谁是傻子。但是,申购新股需要按市值配售,即必须手里有股票,才能参加打新,这就意味着,谁持股多,谁就是打新的最大受益者。* j# A" D# G9 M3 j' y' R( s1 w G
! M; I. D# \- K$ H# Z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经历了6-8月的大跌后,私募等机构普遍低仓,据10月的一份调查数据,私募平均持仓2-3成。看看11月的成交量,很明显,机构并没有大举入场的机会。
( v* R5 D0 l" s9 a ]# ~9 M2 l& I; d/ t9 R4 f; q. l
不管是备战年报,还是两会,机构都有建仓的必要需求,而IPO的重启,更是将加速机构的进场,尤其是后者,更是各大机构不容错失的,这可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呀。
( a" p# }; o0 S& r7 W/ P _( X3 t# K9 k( t
请记住,股市只是一个流通市场,你能买到股票的前提,是要有人卖。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家队在救市中花了近1.5万亿,拿到了大量的筹码,这部分基本是锁定不卖的,也就是说,摆在机构面前的唯一一条路,就是从散户手里抢筹码。8 S2 @, J3 C8 v D* x
5 s$ s$ h$ [' q; B+ s
当你明白了这点,再来看开头那个“盼”字,还是信口开河吗。再来看周五的调整,很多散户在恐慌中抛售,筹码抛给谁了?应不用我多说了吧。所以,这次回探的时间不会太长,空间也不会太大,3600点以下低吸买股的机会非常短暂,稍纵即逝,一旦失去,年内将不可能再有。
, [: q5 b3 h; s% ^
5 I0 H- v$ q! Z3 _+ L当然,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从机构的需求出发,未来一段时间的热点主线,将主要集中在年报主线、政策主线以及市值配售主线,这将是主力们接下来的攻击方向。当然,一些股民朋友立马想到了,有一些股是能同时符合上述3条主线的,比如受益十三五规划、股价仍在相对低位的成长股。
; `) ~5 V* f0 ?# g3 G& B非常准确,这些股接下来所面临的,已不是简单的机会,而是罕见的投资机遇,因为它们必成各路资金抢筹的重点。若你手中恰好有这样的股,那就恭喜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