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ipo新规下投资者网上打新“十问”必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0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需提醒注意的是,因为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发行实施细则”尚在征求意见中,本文仅结合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进行解读,正式稿如有变动,将第一时间与读者共同学习与探讨。IPO重启后28个暂停项目依然按老办法发行$ }. ?3 i0 E/ A
  Q: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会上表示,新股发行都应该坚持低价持续发行原则,首批10家由于需要准备补充材料,预计11月20日左右刊登招股意向书。是不是意味着这10只新股这周五就可以申购了?
' K+ ]( F, \: H0 N  A:IPO重启后,首批10家企业确将于本周五刊登招股意向说明书。需要说明的是,本周五,也就是11月20日并不是新股申购日。因为暂停前28家获得IPO发行批文的企业依然采取的是原规则发行,所以本周五还仅仅是开始招股日。. l; i% @9 o$ J9 p
  按照原规则,本周五开始,10家发行人和对应主承销开始进行新股推介、询价和路演,网下投资者开始通过沪深交易所新股网下申报系统申报价格和进行对应的网下认购股份。因为发行价尚在询价过程中,网上投资者暂时申购不了。
: z: S! Q9 ~, Q) B3 z$ ]6 g$ ]  一般而言,按申购日为T日计算,本周五最多只能算T-3日,T-3日后面第三个交易日才是T日,才是网上投资者准备资金打新申购的时间。
! J" y5 \% ^3 z4 x! V' W6 F4 \4 C  Q: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IPO公司这次发行是按老规则还是新规则?0 Z0 ^7 {  k% |' {& J& q; N. m6 o
  A: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对此已有明确,此28家企业依然采用老规则进行新股发行。打新最早T+1日晚间可知结果7 |3 A" b" i7 r( l- f" k( m
  Q:这次打新的重要变化是取消预缴款,这意味着,是在中签后再备足相应认缴款,那么何时知道是否中签及中签数量?最晚什么时间存入打新资金?( g$ q9 r, b1 @0 W7 ^; k8 N
  A:根据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发行实施细征求意见稿业务流程:
9 X# k- w: F: Q) S  h% L  1、中国结算将于T日盘后向各参与申购的结算参与人发送配号结果数据,各结算参与人应于T+1日向投资者发布配号结果。
9 L) h9 e& J3 J9 u* z/ H+ I  2、T+1日,主承销商在指定媒体公布中签率,如有效申购量大于本次网上发行量,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由主承销商主持摇号抽签,确认摇号中签结果,并于T+2日在指定媒体上公布中签结果。
; f- P1 [! u& e6 q' ]$ E: Z  3、T+1日,中国结算于当日收市后向各参与申购的结算参与人发送中签数据。结算参与人应据此要求投资者准备认购资金。
; y2 [! I; A' H( d$ L  4、T+2日,中国结算根据中签结果进行新股认购中签清算,并在日终向各参与申购的结算参与人发送中签清算结果。结算参与人应据此准备认购资金。
& C5 H& `6 Y) L8 X3 E  5、T+2日16:00,中签的投资者应确保其资金账户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不足部分视为放弃认购。结算参与人应于T+3日8:30-15:00,通过D-COM系统将其放弃认购的部分向中国结算申报。申报放弃认购的数量可以不为500股的整数倍。放弃认购的股票由主承销商负责包销。. H4 W$ D( I8 ?  x: A3 U1 o
  根据上述步骤,投资者最早在T+1日晚间可以通过网站看到中签结果,最迟在T+2日可以通过证监会指定信披单位的报纸或网站看到中签结果。中签投资者准备资金的截至时间为T+2日16:00。中签后一年3次出现缴款额不足纳入打新黑名单
! D# V7 B$ h- }$ |1 H  Q:中签后,T+2日是帐户中现有资金自动扣款,还是需用户手动操作交款?% S/ M% K5 w4 U" ^
  A:这一问题目前尚未明确,征求意见稿并未明确。但根据征求意见稿中“T+2日16:00,中签的投资者应确保其资金账户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不足部分视为放弃认购”的表述,自动扣款可能较大。
' K: d- p; T( ]; @  Q:中签后,资金不足或是忘记将资金存入相应账户上,会有造成什么后果,会有信用记录么?
1 U- ]8 l* z! o: b7 _  A:征求意见稿对此有明确规定:“T+2日16:00,中签的投资者应确保其资金账户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不足部分视为放弃认购”。5 C% Y: K* D- Q1 Q) W
  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结算参与人最近一次申报其放弃认购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网上新股申购。中国结算根据结算参与人申报的投资者放弃认购数据,形成不得参与网上新股申购的投资者名单。如上述投资者参与网上新股申购,中国结算将对其申购做无效处理。1 D# p6 L4 ~* P
  Q:假设投资者打新中了2000股,但账户上只有1000股的资金,最终会如何处理?
/ d0 M! d. S! ?5 ]3 s% M  A:根据征求意见稿中“无效认购处理的股数以实际不足资金为准,可以不为500股的整数倍”精神,如果您中签了2000股而账户中在截止缴款时点只有1000股的资金,系统将自动您放弃认购另一个1000股,也就是说您有1000股为无效申购,中国结算将对其申购做无效处理。& d$ P  {* x. X1 O" O
  Q:如何参与网下申购?参与了网下申购还可以参与网上申购么?
; t9 `+ l& u; [# v) G' j8 Y  A:根据征求意见稿,参与网下申购的投资者,一律不准再进行网上申购;反之亦然。
+ W* o) b/ y' p$ |7 {2 d2 R$ V1 m  参与网下新股申购需满足网下机构投资者资质要求。如果您是非券商、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和qfii六类机构中的一类,则您需获得券商***类投资者询价资格,进入询价资格后方可能进入该券商发行的新股网下申购。同一账户市值在同一天打新时合并使用7 q0 i6 ]0 e. A8 e6 B3 A
  Q:现在证券账户实行了“一人多户”,在进行市值申购时,如何计算持仓股票市值?/ ^" ?, A# t: M# p! E, W  j% k
  A:投资者的同一证券账户多处托管的,其市值合并计算。投资者持有多个证券账户的,多个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7 n0 d9 |3 W( D; W- q( B! N
  确认多个证券账户为同一投资者持有的原则为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中的“账户持有人名称”、“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均相同。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以T-2日日终为准。# G8 J7 [- i# O
  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中,证券公司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证券公司持有的市值中。
, X* B* d% o+ S. W, C; p  Q:持有的相应交易所上市公司非限售股份处于冻结或质押过程中,这类股票可否作为市值参与对应交易所新股申购?
# P  y/ R+ O: y9 @( l$ X  A:非限售A股股份发生司法冻结、质押,以及存在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限制的,不影响证券账户内持有市值的计算。) W' E+ m; F; f+ H) H. W
  Q:持股市值在同一天同一个市场发行的多只新股申购中,是否可以重复计算使用?
: m- X3 S* ^7 M1 i8 e  A:根据征求意见稿:投资者参与网上申购,只能使用一个有市值的证券账户。同一投资者使用多个证券账户参与同一只新股申购的,中国结算将按交易所交易系统确认的该投资者的第一笔有市值的证券账户的申购为有效申购,对其余申购作无效处理。) b% s, u) {) k5 w( V0 z/ N% E( Z
  每只新股发行,每一证券账户只能申购一次。同一证券账户多次参与同一只新股申购的,中国结算将按交易所交易系统确认的该投资者的第一笔申购为有效申购。
# o- j7 s: s- S8 w  T日有多只新股发行的,同一投资者参与当日每只新股网上申购的可申购额度均按其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市值确定。
http://www.simu001.cn/x16440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2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2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收集资料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0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2 17: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对我的感情能像对人民币那样的坚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14: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9 01:42 , Processed in 0.762427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