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防诈骗安全教育办法如下;1 Y4 C5 K7 u0 p T$ `
1、要有反诈骗意识$ k4 E) F. V5 X" F6 O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 f7 Q I! G* a( r) I/ B" [2、不要感情用事$ ]7 J8 U" H8 U" {8 A4 d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 U' `: I! }; p- x5 _' ? p8 @1 V' H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9 B% q1 f7 L9 X' b) n6 J0 S d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6 Y$ n0 [4 n2 I4 \ J% F, x
2 j3 X. `6 Z/ H8 W8 M1 s) [$ J+ @, K9 [% Q3 x4 q
总之,对中小学生预防诈骗还是帮助很大的,多了解这些校园安全知识,可以减少诈骗事情的发生,如果想要了解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知识,那么可以关注佰佰安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