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随机指标KDJ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9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DJ指标的中文名称是随机指数,最早起源于期货市场。
5 I& p8 G" {/ A& n ) O! V" |, `  K0 n6 l
    KDJ指标的应用法则KDJ指标是三条曲线,在应用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1.KD的取值的绝对数字;2,KD曲线的形态,3,KD指标的交叉,4,KD指标的背离,5,J指标的取值大小。/ v+ b0 |8 p( p3 F  S  m; j. q

. A' Q2 m" b. u    第一,从KD的取值方面考虑。KD的取值范围都是0~100,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其余为徘徊区。根据这种划分,KD超过80就应该考虑卖出了,低于20就应该考虑买入了。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划分只是一个应用KD指标的初步过程,仅仅是信号,完全按这种方法进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损失。0 T7 Q. n/ F8 S3 h$ y8 J

" H; F+ A  F* W$ y    第二,从KD指标曲线的形态方面考虑。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注意,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9 o2 L$ N7 ~' j( I+ c; Y( \% }* K
( ~4 ]0 k2 j. J6 E) [& [( |
    第三,从KD指标的交叉方面考虑。K与D的关系就如同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也有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的问题,不过这里交叉的应用是很复杂的,还附带很多其他条件。$ V6 M, J0 f. R' K5 `4 i4 I

: [& G0 X& {; {  t2 m& M以K从下向上与D交叉为例:K上穿D是金叉,为买入信号。但是出现了金叉是否应该买入,还要看别的条件:
) }9 x* B+ L/ v  _# { 2 D( }2 |' n3 ]* Q4 z8 b  p4 O, [
第一个条件是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是在超卖区的位置,越低越好。
& x1 p9 N8 V, r  T' w& E" w( c% O
" Q$ O& f" ?% \- a2 [% s    第二个条件是与D相交的次数。有时在低位,K、D要来回交叉好几次。交叉的次数以2次为最少,越多越好。: E6 u- b. ?  }! z3 z0 g  t

5 d: _0 _( p0 K$ S% [- k    第三个条件是交叉点相对于KD线低点的位置,这就是常说的“右侧相交”原则。K是在D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相交,比D还在下降时与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1 g, q% C$ {3 _; W' \( T1 y7 h + b) i3 a6 H% k2 b4 s
    第四个条件是从KD指标的背离方面考虑。在KD处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 a7 S4 ]: O! k/ t 2 O% _; o+ t' q/ ?- ^) }
    第五个条件J指标取值超过100和低于0,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大于100为超买,小于0为超卖。
http://www.simu001.cn/x2128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9 17: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无聊来逛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9 1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都有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9 17: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顶你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00: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5 0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且行且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06: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6 19:50 , Processed in 0.52002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