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N4 ?# {$ H @: C" h* ~4 G2 F
2021年3月17日,早上6点多起床后,104岁的周鸿宝喝了两碗儿子煮的八宝粥,坐回到电视机前的藤椅上。
& @0 v4 p: h" T7 p8 T大多数时间,家里的电视机停留在财经频道。
) F/ ?* N2 _6 L5 w4 D! u/ _3 W- j周奶奶一头白发,戴副老花眼镜,一身灰底深色暗花的薄棉袄,衬出她肤色白晳、唇色红润,看起来顶多也就是八旬老人。+ }/ j. {7 T' g$ G- H# @% y$ l0 X, `
因为耳朵有点背,聊起股票来周奶奶总是自顾自地滔滔不绝,多数时候她能听见的声音,来自陪伴左右的儿子老徐。老徐今年也已经78岁了。+ ^+ r3 Y' ~. T/ e2 `

* w Y5 l- y+ w周奶奶和儿子徐先生。5 w+ @: R* o$ a2 d5 U( C
作为目前上海最高龄的股民,周奶奶每天看股市行情已经是例行公事。倒不是为了怕错过一波行情,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解解闷。”
0 z0 t% e. g& c/ t* W4 N. b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周奶奶说:“今朝股票又上上落落了。”
4 C; r* I- _( ~$ R X【懵懵懂懂从“老八股”开始】
: i* j% s" W+ ^- l7 d ^0 I4 E3 a5 C“股票”这个词对周奶奶来说并不陌生,20世纪初的旧上海,有股票买卖的造富传奇,也有跳楼跳江的人间悲剧。对于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周奶奶来说,这些故事并不稀奇,只是她在那时并不觉得,股票这件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 T; P, N# Z' ]1 z- U周奶奶与股票后来的结缘,得从她的邻居阿伟说起。5 Z \' |5 s9 {( T d* X7 D: X

: Q1 [0 X$ M3 F: w, Z" _周奶奶和儿子回忆起炒股的往事。9 d$ E# @9 _0 _
1986年,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在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阿伟的爷爷是最早的一批股民。
9 O" Q4 Y3 N7 t周奶奶说:“阿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经常来我家玩。阿伟的爷爷老上海时代就做过股票。80年代,阿伟的爷爷经常叫孙子帮忙跑来跑去买卖股票。阿伟看到股票有的赚,也想买股票试试。”6 \, D1 Q) r q4 A" X
有一天,阿伟跑来找周奶奶,让她出出主意,从八只股票里挑一只。! S; q |8 ?) ^5 U/ ]( Y q9 ?
凡是老股民,都知道“老八股”。老八股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开业之前已经发行并有交易的8只股票。包括大小飞乐、申华电工、豫园股份、上海爱使、延中实业等。
: ?4 Z1 N c9 |2 A$ ^, w' ~$ e: W5 M那时的周奶奶哪里对股票有什么研究,她对记者说:“我不懂的呀,从八只股票开始,直到现在我也不晓得呀。那时我看下来,就跟阿伟说,这只豫园好的。我就瞎说说的,上海啥宁伐晓得豫园啦,对伐?”$ R+ `1 t! [) {/ y* W7 `
阿伟听了周奶奶的话,一声不响,买了豫园股票。周奶奶说:“那时候豫园股票价位11块,要1000股起买,不像现在可以买一两百股。阿伟做人很节约的,把几年下来的工资积蓄,凑了铜钿去买。过了很长时间,价位没动,后来涨起来,12块、13块、14块……他很耐心,一直捂着。”9 k9 V+ u: r/ u8 @2 O

7 r: U0 y4 n* T* z {: Y认真研究股票的周奶奶。
8 o& `6 j, ~5 H3 c因为阿伟,让周奶奶第一次和股票“沾上了边”。周奶奶至今说起来还是感叹:“我说我买不起,要那么多钱。阿伟跟我说,‘婆婆,我让给你二十分之一,算下来五六百元。’我一听,这样还能接受 ,就答应他了。”
3 p* M1 Z; G9 \/ @" ^周奶奶和阿伟一起耐心等待,股票也一路往上升,后来竟涨到30多块,周奶奶有些按捺不住了。“看它从二十多块涨到三十多块,我忍不住了,跟阿伟说,我有这点赚蛮好了,你把我的那份卖掉吧。”) d2 k" B: e+ W# |8 z& W7 g; q7 ~
阿伟抛掉100股,其中50股的折现算给周奶奶,“投了五六百块,翻了个倍,变成一千多块了,具体怎么算法我也不懂,就是蛮开心的。”
- l8 q( y- X: A; n就这样,入市开门红。阿伟因为买股票捂得牢,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开了自己的股票账户。周奶奶也在让阿伟代买股票一段时间后,让儿子帮忙开了账户。那时周奶奶已经七十多岁。6 y4 i5 T4 s- l: F3 o
【安安心心守“五角钱”哲学】
, [3 W( X3 U9 g# a+ ]1994年上映的电影《股疯》,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全民炒股的热潮。很多人出于从众心理,认为买到股票就能赚钱,中国股市可以使人一夜暴富。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股市中的造富神话多数也只是传说,而股市里最不缺的,是一茬茬旺盛生长的韭菜。
( C5 |& l0 [/ T5 X! Y凭借小小的股票认购证,就可以造出百万富翁的“股疯”年代,周奶奶因为阿伟一句谨慎的提醒,“不要买,怕买了不中,对不起你们”,她就作罢了。错过这个发大财的机会,周奶奶从来没后悔过。$ z/ z1 R, ~+ {/ d
投入3000元本金,周奶奶的起步走得稳当。股价高的少买,挑自己熟悉的几只股票买买。最开始,是看看报纸上每天的行情版,等电视里的财经频道开出来,她就每天看实时行情,只关心上证指数的涨跌和成交量的大小。% `% i" b$ ]3 W# Z8 m
; H% S" ?, E9 a
看电视里的股票行情是周奶奶每天的必修课。$ F0 V# U' {" x4 l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股民,周奶奶说其实自己不懂股票——不看k线图,不听技术分析,不懂科技股、龙头股、医药股,不管牛市熊市,更不关心国际国内形势对股市的影响。
" K4 ]+ V8 f# O, u/ k) i因为年纪大了,周奶奶不会看电脑不会玩手机,所有买卖交割就靠打个电话或者写个字条给儿子。! f H7 [( Z$ G: X# o* R
老徐成了母亲的股票经纪人,“有时候母亲要买的股票,字写得看不清,我买错了。她就说,‘没事,那就放着吧。’如果她买进股票15元,涨到15元5角,就打电话给我说卖掉,200股,也不多的,这样赚100元。”
" }6 n9 C) T. G& g" f & M L0 T8 C. q7 M! X+ D% n
0 q! n6 y: M. v( f. C. ?周奶奶心态平和,“我平时在家里,哪赚得了100元呀,寻点小菜钞票就蛮好了。”
& d4 n8 I* q3 j& F+ E, D) ^炒股的“五角钱”理论也是周奶奶的生活哲学。“股市涨涨跌跌老正常的。同样的小菜,谁卖得便宜,我当然买便宜的。就比如一只股票跌了,我倒是要去买点。东方明珠之前买的套牢了,等它跌下来了我再去买200股,涨5角的话,那后来买的就赚了。”
l* m! U5 R# m+ M十年前老房子动拆后,周奶奶搬到闵行区的新家。“买一只空调,是这里(账户)的钞票;买一只冰箱,是这里(账户)的钞票;我眼睛白内障开刀,也是这里(账户)的钞票。”老人硬气地细数着股市的斩获给这个家庭所作的贡献。
- P. ]. I* ~; o1 @0 i) B
8 U, ^. j" I* K+ }+ ~& P* b研究股票的周奶奶。
: B0 } K c N1 I% j前前后后从股市里赚了10万元钱,如今周奶奶炒股的本金都是赚来的。老徐说:“哪怕股票跌到1元,也不算输。”前段时间,在广东的大儿子家里装修,周奶奶又拿出2万多元钱给大儿子更换家电。
/ e: z# O6 E6 e2 N初心不是为了赚钱,周奶奶却获得几十倍的收益。有人跟老徐开玩笑说:“你要是跟着你母亲买股票,当初投3万,现在就变100万了。”老徐说:“不行的,我的心态做不到这样。看到股市冲高就想追,看到回调就不会买。”7 Q* }0 N( [6 ^' ~) M1 z
【糊里糊涂为“弄白相”开心】/ A! _: M' R% n& D# E
“我买股票就是弄白相呀。”这是周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S% e" O! N3 }- B. D v' G5 T t4 s* ~) R- t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底,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超过1.8亿。相比那些闻风而动、盲目入市的嫩韭菜,周奶奶信奉涨五毛就是赚的道理,日进百元足矣。
! C. g3 S# K3 I; R. @# r周奶奶难得糊涂,记不得账户里有多少钱,也一时报不全手里持仓的所有股票。
/ e0 H8 y6 l* O9 B0 L8 P1 d老徐向记者展示周奶奶现在持仓的股票,包括东方明珠、沧州明珠、中国船舶、广东明珠、山东黄金、陆家嘴等十几支股票。
- i. N$ t. B* ]) }6 s
; v* d" b6 F& ^: ~& G K
4 L" H9 d# _- h- |7 s! ?2 E* E2 `老徐说:“母亲因为对东方明珠熟悉,有感情,所以买了沧州明珠、广州明珠,以为也是外地的电视塔。陆家嘴么,也是因为她熟悉。”
) W( F" i& R; r7 `“每次买了啥股票,我就在小本子上记下来。”老徐边说边从抽屉里取出笔记本。周奶奶看着也笑了,大概觉得有点不好意思。1 ~3 w6 s( L. m8 a& k4 F- C9 q
本子上记着买进卖出股票的名称,抛掉的股票周奶奶就会认真地划掉。过段时间,老徐又会帮母亲抄录一下。: T& q$ K6 D4 L/ M" s- e
周奶奶百岁炒股的奇闻还惊动了她账户所在的证券公司。老徐说,证券公司给他打了好几次电话,对周奶奶账户的使用存疑,“要看看账户本人真的假的,是不是有人代操作,怀疑这个账号是不是在洗钱。我说你们中午休息时间来家里看看,工作人员过来看到确实我母亲在看股市行情,买卖股票。一来二去,证券公司也放心了。”; o( d% O5 ^/ C( f- C5 _
* k4 w% U( S+ d. n- g7 B
奶奶还收到来自前任上海市市长应勇贺寿的证书。2 a: b1 B4 X9 }( N2 ?+ m
每天看电视,4000多只股票,从头到尾滚一遍,要一个多小时。周奶奶对自己的几个股票会在何时出现已经摸得门清,当老徐看得晕头晕脑时,周奶奶会说一句,“要到快了,还有10只股票,东方明珠要到了。”
E7 }9 [8 T8 E! L( S, e7 [0 }; N7 Y周奶奶说:“股票多得不得了,就像亲戚朋友不少,但也就几个亲近的谈得来、多来往,所以我只关心熟悉的股票,做一做。”
' c) {' X# H, Z周奶奶的生活不像其他很多老人吃饭睡觉定时。她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最喜欢吃肉,老徐至今常会为她做腌笃鲜,火腿五花肉是她的最爱。有时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周奶奶半夜起来自己烧个酒酿水波蛋吃,酒酿还是她自己亲手做的。8 g5 D0 p1 ^- d- _

i# }5 }( k5 N" @1 A+ N1 S( s如今奶奶和儿子都上了岁数,相伴在一起生活。* k# u. n8 i" k- U
周奶奶说:“现在吃什么都没滋味……年纪活勒太大了呀!”一边说着,一边呵呵笑着。
; f' E: g1 g9 f |5 p, V0 k去年11月,周奶奶吵着想去养老院,让大孙子给她安排。养老院的硬件是满意的,但那里电视机遥控器受到看护“把持”,看不了股票。周奶奶毕竟年过百岁,工作人员生怕她摔倒发生意外,到哪里都让她坐着轮椅。老人喜欢自己走走,这下不愿意了,“不想像个老祖宗一样被供着。”: N: a+ ~# ]% n& j
“晚上五点吃晚饭,六点要睡觉了。”也就住了两个星期养老院,周奶奶又“逃”回了家。显然养老院这样的“纪律部队”,让一向生活自由的老人不太适应。
. g! W% D. B9 N 4 ]- B9 k7 H4 Z, w( i
奶奶最喜欢坐在窗边,晒晒太阳。$ Y* M* Y2 m8 ~5 e! E- k% I. G: y
14平方米的卧室,是周奶奶的小世界。一直坐的藤椅旧了,孙子给周奶奶买了把新的,老的藤椅还是舍不得扔,就放在窗边,太阳好的时候,她可以坐在阳光里看看书报、研究一下股票。要是股市一片绿,电视看了没劲了,就转台听听戏曲、看看人气美食。
7 u" N: R; c) r“我就弄白相呀!” 周奶奶在股市中的心态,是她穿越牛熊的哲学,或许也是她长寿的秘诀。6 V* B) H$ K8 E4 n% n: t% A2 @

3 A2 q. b, c0 ?9 h, j+ s; Q$ A+ D% H% I0 }8 C m
栏目主编:张春海. h( Y# h: P( E4 j
本文作者:秦东颖 董天晔. |" W& o8 T7 [
文字编辑:张驰/ b" N- k) m' U7 P5 z7 ~7 a
题图来源:董天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