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柳州生产的“宝骏小E”、“五菱宏光MINIEV”,小巧玲珑的车身解决了市民停车难、出行难等痛点,同时售价十分亲民,用车成本也低,越来越受市民乃至全国购车者的喜爱。最近,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以“低价”“内部优惠”购买小E为噱头,对消费者进行诈骗。现在就让柳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网警小编带大家看一些相关案例,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增加一些防骗小知识。
( q: @: D0 [- o& y* u1 案例:
6 e1 J" Q2 q2 r3 i+ Y( Y据家住柳东区的覃某说,一名自称是宝骏厂员工的女子袁某向其承诺,可以按汽车厂员工内部优惠价购买到宝骏新能源汽车。覃某对袁某的话信以为真,便通过手机网银向袁某支付了一笔“购车款”,当时袁某还写张收据给她。没过多久,袁某却表示已无法办理内部优惠价格购车,覃某多次催袁某退钱,但是袁某一直都没有退,覃某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 J! S; @: L/ D" v: N2 X! u+ X / B% \ t$ W+ H* o' j
! L5 {2 w+ W' E! @" i5 [
2 案例:
5 u3 q5 ~; p; [; @ x R5 Z王女士一个多月前在网上看到一辆新能源汽车出售,于是与卖家联系,最终双方约定以4.5万元成交。王女士通过微信和银行卡将4万元转入对方账户。随后几天内,对方均以天气原因为由延迟发货。一个月过去后,卖家才发来一个汽车正在装车的视频,称已经发货了,让王女士将尾款转账过去。当王女士索要运输物流单时,卖家却称物流单丢失,找不到单号,王女士觉得不对劲,于是没有转账,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这个卖家了。3 y3 v$ M4 G+ _
- J" M5 Y. Q2 H
7 `+ U( u4 v6 f) A* U3 案例:% i; ~' K' }) b' D2 B
市民黄女士介绍称,她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自称是4S店的售后人员何某,何某称她有“内部价”。黄女士看到何发布的价格便宜,便汇款买了台E200,何承诺在1个月后交车。但是三个月过去了,何某以没有现车、没办法开发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调车等多种借口迟迟不交车。最后黄女士发现何某电话、短信都无法联系得上,处于失联状态,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 g) g' j" E) X 1 y; I2 F8 z/ B! R, U$ n: }9 G4 u
7 f* P6 [2 u: O% g4 T2 |网警提示
, o' R8 f0 ?5 C7 E. ~0 y(一)遇到声称能以内部优惠价格购车的,切莫轻易相信,没有提车,切勿轻易付款。
( G4 l3 o3 N2 Q1 E* e+ n(二)在网上购物时,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卖家”称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的情况,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以免上当受骗。
; i) C5 d1 `% o+ ]8 ]& ~作者:田储源
* u0 E; \2 s0 s; `责任编辑:石瑞曦
8 V' Z" @% z8 l3 @ s* l1 ~9 K- y+ M6 W% C(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