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投资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的方法,那主力吸筹的特征究竟是怎么样的?今天我就讲几种主要的K线组合形态,这些K线形态暴露了主力的吸筹动作,在庄家分析中极具参考价值(文章有点长,耐心看完有惊喜)
+ B9 k' ]' `7 K4 s5 y+ ?% S8 C0 c3 M. e. \ Y! K3 ^$ V
+ Z+ p! H+ Y0 m: y0 _1、主力吸筹的慢牛走势
Q; d% E. J! Q主力吸筹改变了一只股票的供求关系,这使得一只股票的下跌动能被完全抵消,股价呈现缓慢上扬的格局。但为什么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庄于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筹码,如果主力吸筹过猛的话,会引发这只股票迅速上涨,从而暴露主力的意图,引起市场公众的追涨,这是主力吸筹时所忌讳的。所以,主力的吸筹永远是温和而隐蔽的# v& ]5 o, k. O1 t
! K* i+ J8 A. O; C9 }0 n8 r+ x, T/ U% e* ?
7 h6 `) @7 C! q$ y) @( Q主力是很有耐心的,这只股票$天山股份(SZ000877)$ 用了六个月的时间,股价温和上扬了20%,每日的涨幅很少有超过3%的。虽然六个月涨20%不能算少,但比起这只股票后来拉升期的气势来说,这种上涨是非常含蓄的。
8 A! F5 R" R# ^4 M) E% R0 N
4 p) Z2 P. l0 u' t/ w
2 }% E4 o* k9 H5 t这里面有个问题,主力是否可以在第一张图的六个月的交易中,吸到他计划中所需要的筹码?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事实上在第一张图之前,主力就已经开始了战略性建仓。只是主力的早期吸筹行为过缓而难于判断其时间和数量,而在第二张图拉升之后,主力的吸筹意图就显露出来了。( M5 |+ f7 C- J
$ U$ D9 f Z" U4 E; R
& r+ m% X. T- G) R- h- y s! E% ~7 \% w0 H7 a) I" ?: V$ f
x$ O1 I$ N& F6 F3 |4 s
$ p% s' f5 o2 F2、牛长熊短式吸筹+ Y4 w c9 m5 l/ h
有时候一只股票的股价被缓慢推高后,忽然这只股票迅速下跌,但随后股价自低位重新开始缓慢上升。从盘面上看,会发现一种锯齿样的K线组合,这种K线我们叫它“牛长熊短”,这是主力打压吸筹的痕迹# K% |+ t9 r& G

" d5 M2 l& z9 n$ ]2 j1 \
5 W( \7 B" n# {( @7 b. g' F
) l5 Q0 X2 q; ^9 M看图中的那一根根触目的大阴线,有人认为,这是主力的故意打压,主力不愿意其吸筹成本过高,他想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内多吸纳一些筹码,所以在把股价推高之后,主力瞅准机会来了一个大动作,把股价迅速打压下来。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空间,而且这种大阴线会给散户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当股价再次被推高时,散户的解套盘就蜂拥而出,主力如果愿意,还可以进一步吸筹。这只是一种假设。也可能这根阴线是一种市场意外,但无论如何牛长熊短含有两拨慢牛走势,主力吸筹的意图比单纯的慢牛走势要明显得多。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这种走势所发生的位置,只有相对低位的牛长熊短才可能被判为主力吸筹,在一只股票已经上涨了许多之后的牛长熊短,仅可以理解为主力不大可能出货,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主力正在加仓。
% p$ F8 K0 A& @/ \5 |: ~: {* |: f
9 m' E0 Q* ^. _$ ]7 u8 T# X6 W
+ i$ O0 M R- G, C$ y3、主力吸筹的“挖坑”形态
" J1 t& R8 y; s谈到主力的打压吸筹,很多看盘高手都读得懂一种被称之为“挖坑”的K线形态。所谓“挖坑”是一个非常形象化的说法,它是指股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之后,股价突然向下破位,将横盘箱体打穿,但随后股价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横盘箱体内部,其走势在盘面上画出了一个“坑”3 P: |6 g& |2 Q" t, |8 k

7 l5 \2 l7 ?$ H4 b
1 s& C1 Q5 a( L+ Y9 {3 K) n- G
1 h7 C/ p' ]4 S" r9 W图中,股价的向下破位使得市场非常茫然。从成交量上看,这个向下破位并没有引发放量,但是随着股价逐渐恢复到“挖坑”前的位置(这个位置也叫“坑沿”),成交量迅速放大,说明在这一带激发了大量的抛盘,这就是主力要的“挖坑”的效果:本来股价在一个区域内震荡,投资者虽说没有获利但也没被套牢,因此投资者的心态是稳定的,大家采取的是一种观望策略,等待市场发生变化。但是,这只股票突然向下破位,这让人非常不安,但一时间来不及反应,也来不及跑掉,正在大家惶恐无措的时候,股价又回归原位,你想这时中小投资者是什么心态?简直就象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大难不死,大喜过望,大量抛出,大批出逃……总之纷纷离场,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折磨自己本以脆弱的神经。于是我们在“坑沿”地带,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成交量。
9 A4 K$ V2 [3 }, S6 d) e3 W
% z2 m% z3 W/ T: S3 m- d& c* w( i! T5 n. b
当然,只凭单纯的一个“坑”,并不能充分证明主力在吸筹。我们接下来要关注的是,这只股票在散户逃命的背景下,后来出现了什么走势。
0 F' q: t. b0 E3 h1 r" s. ?7 \" ]9 T" J9 L5 K+ D$ a4 W2 @/ ~
% g: m+ h' ~' V# A+ O8 I9 A' H$ q' y
在图中,该股股价自坑底回到坑沿后成交量放大,显示出该股面临强大的市场抛压,但该股并没有再次向下,而是出乎人们的预料,在坑沿位置上形成了强势横盘,而这就构成了主力吸筹的明显的特征。因为虽然有散户在卖,但散户的卖压并没有造成股价的下跌,这就说明有一股相当大的资金支撑了股价——毋庸讳言,这个资金一定是主力的。) I' o) j) s/ Y
. ~: x5 ?9 A8 i T( e4 B
0 I$ ~. x* Y% ^( b
关于“挖坑”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当K线图上出现了“挖坑”形态之后,如果股价在恢复到“坑沿”的相对高位后强势横盘不跌,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坑”是主力挖出来的,其目的是震仓吸筹。8 ?& U# ]2 Z# g3 y
6 O% s1 [! H. c' |8 m2 P
; T% [# u* A/ u0 E4、股价的次低位窄幅横盘
, M. l9 Y) B6 s9 t* J, x. C- _. M$ a3 t1 j) p* e% }
/ L! A6 H4 v4 g- H
什么叫“次低位”呢?“次低位”是比近一段时间最低股价高20%至30%左右的价位。这个位置在中线上看是比较低的位置,但是从短线上看它又是相对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线。
" P# A0 I; Q6 z: W/ n7 j( ]& `* E- C
% Z0 m) T# M" S, y7 _
我们还是站在主力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能在最低价位上吸筹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散户未必配合主力,主力想买散户就一定肯卖。因此主力通常会采用拉长时间的方法。如果大盘环境和个股题材允许主力去等,主力一般都愿意稍微费点时间,以降低吸筹成本。但是主力的情况也是多样的,未必允许所有的庄家都采用“低位温和吸筹”的策略。比如说主力的资金来自于较短期的信用贷款,资金面上留给主力的坐庄时间不多;或者是一只股票即将发生一个重大利好,而这个重大利好很难长时间保密,这个时候主力就不得不突击吸筹;除此之外,某些机构对大盘的分析是很有水准的,当他们知道在一、两个月之内可能会迅速展开一个大行情时,他们会当机立断,迅速入场抢货能够让主力快速建仓的K线形态是次低位的窄幅横盘,
% [) n1 }1 u8 i: L# h7 ^4 i+ R) j0 K: @# A
1 o7 {: H) ~% R& f. g& n: h
我们先看图这只股票在14元左右进行了一个为期20个交易日的横盘,横盘中的振幅非常狭窄,不足5%,也就是说,在这个横盘区中没有人能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投资者要么进场要么出场。
2 m9 h9 g" M6 Y0 v! b& \) e6 M
9 P+ G# d4 E' Q+ y( ^$ P5 a4 M" h2 I1 O
. B4 g0 @5 j6 _9 s0 W" \
5 \' c+ f, @, _+ g V0 D
" D3 }6 M( w. `+ R* B事后有人问:那么多的散户为什么要把筹码交给庄家,散户们是不是太傻了?话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主力的手段实在高明。
6 A+ d# c4 B: ?& {, \: u* c1 o7 J2 ]+ z% g3 w* p4 s0 N7 S
% H/ x6 c0 ~2 G- F$ c; J+ \这只股票的下跌过程可以描述为振荡盘跌,这种走势容易激发散户们的一种幻想:如果我能够在每一次反弹后出货,在它跌下来之后再补回,那么即使股价跌了5个跌停板,我们也能在这几次的抢反弹中,牟得不低于30%的盈利。于是当股价进入第一次次低位横盘的前几天,许多投资者将自己的筹码抛掉,大家寄希望于股价再次振荡盘下时再买进。但随后股价并没有立刻下跌,这时候大家就有点慌了,成交量也逐渐开始萎缩,市场呈现出观望的气氛。但随后的两根大阴线再次证明,这只股票的股性就是振荡,即使是次低位横盘,也挡不住股价的回落,于是当股价第二次进入次低位横盘时,多数散户选择了离场。- Z! X. g/ q: g2 m' D" F* h
, p0 G# J# m& l# h: L6 Q; N
6 |* u$ ~0 q' E& [- v$ g7 G3 w7 l
这叫什么呢?这叫“市场训练”。主力操纵着股价,上来下去再上来再下去,逐渐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振荡规律,同时也培养了一些“聪明”的散户,这些人高抛低吸真的挣了一些钱,到了最后主力忽然之间打破了这种规律,在最后一次短线高点上,将“高抛”的筹码全部吃下,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将试图低吸的散户全线轧空。
6 A$ w( ]2 w7 E# w) J0 Y$ [
5 E Z/ ^6 u# g/ _% {! K8 S8 _* T( H2 s# C/ b
所以说,股市没有简单规律。因为一个规律一旦形成,主力就有机会反规律操作,你卖我买,你买我卖,大获其利。有人说股市中盛行的名词之一是“骗线”,其实所有的骗线采用的都是看起来比较有规律的技术图形。3 ]. T9 p2 p: Z
- i' F& K1 H2 U9 X8 j
/ Z+ D* F5 M0 ]6 `, _! y1 [
这只是相对简单的主力吸筹,真正的主力资金博弈,不止是主力与散户之间的,还有游资与大户,主力与主力之间的角逐。散户想要跟上主力的步伐,主力想让散户帮忙抬轿子,这是一个相互算计的过程,不过往往都是主力技高一筹,但是通过一些技术形态和心理分析,我们还是能抓住主力吸筹时的蛛丝马迹的,这时候只要买入然后坚定持股就能稳当的坐上主力的八抬大轿了6 K- _5 z4 v' J1 j
& m7 E! X' E. f6 g4 x, q) j
1 }9 T; Q: J/ i- `7 a: ]2 e6 t2 _技术学习、选股买卖,搜索唯新:wns69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