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的结构》试讲教案
. ~9 N' J; V, W- e* z一、教学目标( n% G$ n. a" b8 D
【知识与技能目标】! T+ g2 t8 X& Z$ }; a% m3 ~
1.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s1 B/ _( Z& G( B R. p" B
2.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 ?+ O7 ~# b1 O! C9 M3.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2 a4 f* e r; ~9 d5 r9 J【过程与方法目标】
; N# X" v$ P" @通过阅读教材、图片分析等方式,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特点,明确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7 }% x3 B$ ^- t: p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f' C6 X9 a: I! s% b# v8 V6 L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C) m; J; U v. y! \; q
二、教学重难点1 _# _ O @, O( P8 d7 j
【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p) x9 |1 r$ m8 C* d! G' o. _【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软流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
* S4 s3 M6 n; T6 i3 n( f# o2 z; @) V三、教学方法0 {$ m5 z( ?: s2 ~: j# _
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图片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 `* d- P/ E7 G( @; S5 a' H四、教学过程
" a# A- M6 |# T8 M( j环节一:导入新课
& p; b, {; L) A3 F9 V【教师导入】我们吃鸡蛋的时候,剥开鸡蛋,都知道鸡蛋是几层的,有没有同学想过构成这种适合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可以分为几层呢?他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 r* a% i# \. c# t
环节二:新课教学
3 N7 k, } q9 {6 H/ A过渡:与吃鸡蛋不同,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肯定不能把地球剥开看看到底有几层,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6 L V* c& O4 J5 F/ u划分依据——地震波
5 F1 o( i `5 g/ j l6 H3 Y【教师引导】
' U. v0 C2 I' [0 D5 N4 f! I(1)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
) ~& U4 y( N. \7 W(2)播放“汽车从柏油路驶向高速公路”的视频资料。
7 g- D: C, R6 b0 w1 u' q% v通过上述材料启发学生可以用震动速度的变化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
) c* ~, b4 B* j' r% o# q+ d【学生活动】读教材阅读部分“认识地球内部结构”,思考问题:什么叫地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 S* b: t% h# d9 g【师生小结】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 j4 W+ C1 w# m, p9 ]【展示图片】PPT展示图片“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先展示左半部分)
6 ], G7 Z* Y5 V. t: U 2 z1 c+ ~7 O0 x s
; W; O$ p! x0 m( i) [5 O: p" k% D0 j
【提出问题】! t1 ?$ T+ u0 W: J
(1)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 I9 l" Y" `5 e! V
(2)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 j7 q* X% g* b j; _7 x
(3)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 K% @7 [# a4 H$ F6 k! ?# ~
(4)推测2900千米深处的不连续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 _2 ?! l3 a, {3 e6 W. {
【小组讨论】学生读图思考后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适当进行补充。: F# S8 g* d3 m% x9 R! A
【教师小结】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 g8 y! S. f9 Y3 r2.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7 [; L+ w6 D! I1 l7 s# o【学生活动】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左半部分图片和教师小结内容思考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学生交流后再展示右半部分验证自己的猜想。8 Y. r% U; c. ^) K9 K5 {4 B
承接:科学家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以上我们了解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那么,各圈层有何特点呢?) C8 p% Y- H; M8 y4 J; c2 }
(1)地壳
& Q5 u n7 m x, w【展示图片】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0 K* g! w4 |- H6 x
+ Q% G- _% w9 a* Y I' m1 S' w 7 k% k; P; |/ u& Y3 f x9 D; s$ a

) j1 |* l4 h" b: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