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当前,大家宅在家中,不免接触到更多的网络信息,这时候更要严防电信网络诈骗,在这个特殊时期,犯罪分子却盯上了这个热点、焦点,利用人们对防护用品的迫切需求,甚至是人们的爱心、善心大发不义之财。以下是疫情期间常见的诈骗形式:4 T' @0 R* {" a
) n5 ]- U r3 g2 k; p" U
(一)以“献爱心”的形式行骗
/ e" C* c+ f. \! N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通讯工具等多种方式,冒用红十字会或民政等部门的名义,向用户发送防控新冠状肺炎“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群众的同情心理进行诈骗。假冒疫情严重地区红十字会、医院官方网站、在网站内开设公益捐款通道,引导网民捐款,骗取钱财。
/ R, g' Z' \* T0 [! u; K' E4 \6 y/ i; c. Q' }9 B
(二)虚假口罩广告行骗" A6 T6 e8 y7 o$ A8 i) _
不法分子在微信群或网购平台利用肺炎疫情,以售卖N95口罩为幌子发布虚假口罩广告,收取费用后将受害人微信“拉黑”实施诈骗。
! |0 d( T7 ~0 R& L8 U( J1 K0 [* R6 j* r% n5 w- o2 k& |
(三)冒充旅游平台客服行骗
/ H: ^% w) Y3 \) ]不法分子借口受疫情影响,旅游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或取消邮寄退费等,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知信息,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盗取银行卡余额。 {: ]0 b4 \& W( H' m2 c
+ p, [+ B" P3 k. k(四)以“代购骗购”的手段行骗- n, f% {- h7 t4 I0 ^, ~ |
不法分子先寻找药店或其他商店要求代销消毒产品,然后其他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或者部队等单位的领导到该店要大量订购,这时代销商店(药店)就会找到推销产品的不法分子求购,不法分子以预收货款或定金的名义进行行骗。
& a) r# K& k* f: m3 |0 N8 ~% |, c/ C. i8 O2 J- a% r1 t6 t5 l
(五)以推销假药行骗
$ ]& [; D4 m5 E. T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或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部门给你的单位打电话,推销假冒的防疫药品;假冒药物研究所(医疗机构)的名义,推广所谓的防疫“新药”;用假冒伪劣药品贴上外文标签,冒充国外研制的新药,故弄玄虚。
8 l. x2 G$ @3 l! {
$ Y+ w* A, k \& K#网警提醒#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可放松,如果遇到可疑情况,请您不要轻举妄动,及时拨打110或到辖区派出所报警咨询,让我们共同努力,护好您的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