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的投资四个阶段,分别是募集、投资、管理,退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退出?投资是追求利益,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那么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的退出,就是为了实现财富增值,当然了也有可能为了减少财富损失的这种考量,那么私募基金常见的退出方式有哪些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y5 x' @; [1 s8 f5 }+ ^
首先,很多公司上市以后,他会参与设立并购基金,目的只有一个,寻找产业相关领域的优质标的公司,待标的公司经过培育达到一定条件后,上市公司就会通过跟并购基金购买标的公司股权的形式,然后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体内,实现资产货币化。
) d$ M) p' D0 J( x6 p 其次,投资企业IPO以实现退出。资本的目的,无非是实现保值与增值,最在乎的是资本的增值,若是拟投资的企业很优质,可以独立进行IPO,对标的企业进行IPO也是比较理想的退出方式。
' p/ x3 | H; B; n 再次,被第三方并购。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许会受到第三方的关注,也许会被主动进行收购,因此这也是非常不错的退出机制,而且退出机制上更高效、灵活,还可以实现一次退出。
' Z7 O0 O' S& l6 R6 x5 P 最后,通过转让并购基金份额,清算基金而退出。可以选择通过向第三方转让并购基金份额,还可以根据当初的基金合同约定,对并购基金进行清算而实现退出。9 I4 ]: k( q3 f
实践中常见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出资方包括但不限于政府产业基金,产业上下游企业,财务性投资人等。上市公司通常情况下会拥有相对多的优质资源,参与的产业并购基金会更容易吸引到不同背景的投资方共同参与,多方协同合作有助于基金发挥集约性作用,但是也会因为不同类型的出资方投资目的与目标上的差异性,因此呈现出并购基金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富增长,因此有必要做到知己知彼,达到合作共赢,久远合作。
% ~+ Z) Z' N" b) ~; _9 g1 M- E3 |5 r6 ~* y( N0 E4 r& P0 u
$ C' O9 M, {0 x) |" ?
5 ?- \# f; v- }' q- K" p) d5 K3 b8 o0 f
# l8 {5 O. `9 C$ r- T1 {, w
6 _; B- v7 o0 ?1 [/ \1 s
" Y& ]- { i/ X$ T"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