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一位62岁的老人,偏瘫骨折住院三个月了,治疗急需5万元定期存款。家属拿着双方身份证、存单去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取款,却被银行以 “忘了密码,必须本人到场” 为由拒绝。家属再三解释老人病重下不了床,可银行工作人员态度强硬,丝毫没有通融的余地。
9 G6 V, G! P4 U, U
: }3 m( C" b8 K4 H5 o4 x1 |
无奈之下,家属只能把老人用轮椅从医院抬到银行 。办理业务时,老人身体虚弱,人脸识别无法通过,中间家属还把老人推到门口休息,觉得银行空调太冷。谁能想到,下午5时54分,老人突发疾病倒地,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而就在老人去世后不到两小时,那笔钱终于取出来了。
" e: F6 Z+ g0 \2 C1 e' c# w
/ m- F" e$ l7 R$ G& r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类似事件了。过去几年,“老人卧床不起,银行要求亲自签字”“病危患者被抬进网点办卡,只为领取救命款”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明明银行客服说重病行动不便,家属可代办也能申请上门服务,可到了网点,这些规定就像一纸空文。
, [9 N3 H9 p; X2 f. r1 {
3 T3 J# M) p# s' x! r1 d银行有自己的制度和风控要求,这我理解,要防冒领、防诈骗,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重病老人这种特殊情况,难道就不能灵活一点,有点人性化吗?非得把人折腾到银行,最后闹出人命,这制度执行得还有什么意义?# I0 m1 g3 k5 x/ s
' F% s' L7 h6 \
* \1 d7 ~/ Y" [8 t: e2 ~3 n
这件事也给咱们所有人提了个醒,以后家里老人存钱取钱,一定要提前了解好银行的规定和流程,别等急需用钱的时候,被这些死板的规则卡住。也希望银行和相关部门能好好反思,别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