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双星陨落!最好的兄弟反目成仇,李政道直言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10月18日,103岁的杨振宁在北京溘然长逝,消息刷爆全网时,很多人才猛然想起,就在 14 个月前,2024 年 8 月的旧金山,与他并肩拿下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刚以 97 岁高龄走完一生。
1 T& W2 _6 u' w$ t. g; f两位曾携手摘下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巨擘,最终在时间的长河中,相继谢幕。$ i) `0 K- t, w
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 S- }9 \% Y& T1 I- n5 c" H他们的故事里,有科学史上最耀眼的突破,有让人扼腕的决裂,更藏着跨越世纪的家国深情。
9 k: v0 D- i7 d. [  N* h7 ^+ a0 [$ t/ j( E; ?) a% \1 C# b1 r
双星陨落!最好的兄弟反目成仇,李政道直言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悲剧-1.jpg 3 H& ^& U* u1 r3 L  b3 v* @
很多人不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缘分,是从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室里结下的。彼时的杨振宁刚拿到博士学位,李政道还是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两个同样带着东方智慧的年轻人,在西方科学殿堂里一见如故。8 k. n, R( @7 E+ g
他们曾一起挤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推演公式,为了验证一个猜想熬到天亮;也曾开车穿越美国西部公路,在戈壁滩上讨论物理难题,把学术争鸣融进漫天星辰。后来有人问起那段日子,李政道总说:"那时候我们眼里只有公式和真理,连吃饭都在争论。"
' e; B0 h2 o# V/ w8 A  B* @1956 年,物理学界被 "θ-τ 之谜" 困住了手脚 —— 两种粒子明明质量、寿命一模一样,宇称性却截然不同。当所有人都默认 "宇称守恒" 是不可撼动的铁律时,这两个年轻人却大胆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根本不守恒。" f* u& E2 z) B7 H! c  R
" b+ {/ [5 _' m8 V9 S  H
双星陨落!最好的兄弟反目成仇,李政道直言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悲剧-2.jpg ! ~/ |3 z) _9 D* V: j! P
这个想法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权威学者公开反驳,说他们是 "异想天开"。但两人顶住压力,一起设计实验方案,最终通过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实验验证,彻底推翻了延续多年的物理定论。奥本海默后来评价:"这为困在黑屋子里的高能物理学家找到了出口。"
' V3 Z+ Y' [& W& A1957 年 12 月 10 日,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台上,35 岁的杨振宁和 31 岁的李政道并肩站着,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在致辞里特意说:"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感到骄傲",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刻,他们是华人世界共同的骄傲。
5 J3 c* l: H' m9 M+ G2 c6 c% J% w% {+ }/ O( m

7 i3 j  j' h7 e" u' u谁也没想到,这样一段传奇合作,会在几年后彻底破裂。导火索是关于 "宇称不守恒" 理论的 "名分之争"—— 两人都认为自己是理论的主要提出者,对贡献的界定各执一词。
) x1 o3 V5 Z) c6 N3 E7 ]7 P% p这场争端没有硝烟,却比任何学术辩论都伤人。曾经形影不离的伙伴,渐渐变成了陌路。他们的老师奥本海默为此痛心不已,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 "再看一眼两人并肩走在普林斯顿草坪上",可这个愿望直到他去世也没实现。# k& w2 R1 e; @  @& L- Y+ ~- }
后来有人问起这段往事,李政道用一个童话般的比喻道出心酸:"就像两个小孩在沙滩上玩,忽然看见远处古堡亮了灯,就开始争是谁先看到的。"
7 @9 C9 P% S' i( [* Q而杨振宁在晚年的访谈里也坦言:"和李政道分道扬镳,是我一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拉拉手就能忘掉的。"
% q5 L/ D7 ^8 s) _8 I* w" _: N% I2024 年李政道的追悼会在上海举办时,杨振宁正因身体原因在医院静养,夫人翁帆怕刺激到他,压根没敢提这件事。两位科学巨擘到最后,也没能真正和解,这成了学界至今惋惜的遗憾。
8 R) d* K% X( Z, z
+ T. \/ O' n' w& H) P! |! d 双星陨落!最好的兄弟反目成仇,李政道直言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悲剧-4.jpg . ]$ @" ~2 ~; o- q& q7 n
尽管私交破裂,但在 "为中国做事" 这件事上,杨振宁和李政道却有着惊人的默契。他们像两条平行线,用不同的方式,为祖国的科教事业铺就了道路。! n  i" c4 P- F2 q* c+ E1 @
杨振宁的归国之路,走了整整 58 年。1971 年 "乒乓外交" 刚拉开序幕,他就顶着压力回国访问,成了中美学术交流的 "第一人"。那时候国内条件艰苦,他总在纽约的 "满庭芳" 中餐馆请客,让到访的国人吃出家的味道,也借着饭局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变化。
; b$ w1 I3 y; X& ]* e0 q  {7 f! O1 j上世纪 80 年代,他四处奔走呼吁发展高能物理,还募集资金资助近百名学者赴美进修。90 年代,75 岁的他接手清华高等研究院,立志要建 "中国版的普林斯顿"。为了引进人才,他亲自研究每个候选人的背景,连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密码学专家王小云都是他一个个请来的。7 l: ]! E: ^3 S6 p% h# v
2015 年,93 岁的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正式回归中国籍。有人问他为什么,他想起父亲生前 "有生应感国恩宏" 的教诲,只是轻轻说:"我一生走了个大圈,现在终于回家了。" 他把北京的住所取名 "归根居",直到百岁高龄,还在办公室里指导学生。
7 k/ h+ o' ]/ Y4 Z, W, ]) X
& `1 k2 }6 W. b$ v4 H 双星陨落!最好的兄弟反目成仇,李政道直言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悲剧-5.jpg 2 `6 Q+ I& I+ x; `' ^9 {2 x& P+ E5 F
李政道的付出,则藏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里。1972 年回国看到科教断层的景象,他急得睡不着觉,反复说 "要帮祖国做点事"。1974 年见到毛主席时,他建议从少年中选拔人才培养,直接推动了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
* N' O2 S* i- J& V- q- F最让人动容的是 1979 年创立的 CUSPEA 项目。那时候国内没 GRE、TOEFL,年轻人想出国学物理难如登天。李政道亲自联系美国几十所大学,争取到全额奖学金,还设计了公平的招考制度。为了寄申请信,他和夫人推着小车跑遍街区的邮筒,就怕耽误了学生的前程。* W! [# p$ \' V0 ^9 i2 O) e: x
这个项目整整运行了十年,送出去 915 名学子,总资助额近亿美元。后来有人扣上 "丧权辱国" 的帽子,李政道立马飞回国解释:"这就是次集中入学考试,跟主权没关系!" 如今这些学子大多成了学术领军者,有人说:"没有李政道,中国物理至少要落后十年。"
4 `) |+ w  P; a5 p9 n+ U/ ]( r* T更难得的是,中国的博士后制度也源于他的建议。1990 年他推动成立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让学成归来的年轻人有了科研平台。他常说 "希望机遇光顾更多年轻人",这句话成了他后半辈子的写照。
  [# w3 C! }9 t5 L' {7 j' k0 V) r
. M; w! t' ?6 s* i+ x& g6 z8 P1 x! }
2025 年杨振宁逝世后,潘建伟院士说:"杨先生让我们相信,中国人也能做顶尖科学。" 而李政道培养的学子们,至今仍在传承他的理念。这或许就是两位巨擘最珍贵的遗产 —— 不仅推翻了物理定律,更打破了 "中国人做不了基础科学" 的偏见。
  F1 `: X3 C% @, Q  Z3 M他们不是完人,正因如此,才更显真实。& d+ s( C: c9 Y$ f. M# N
他们的成就,如江河奔流,万古不息;
! W; y: g' F) p他们的恩怨,如尘埃落定,终归平静。
5 |% e: r3 _& l' T8 @- j$ L7 `1 _, ^4 N- i
双星陨落!最好的兄弟反目成仇,李政道直言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悲剧-7.jpg
* n$ t7 \0 D1 d愿两位先生安息,愿后来者,既能仰望星空,探索未知,也能脚踏实地,心怀家国。1 r0 m( ?$ ~$ A
毕竟,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仅在于发现真理,更在于如何用真理,照亮故土的前路。
http://www.simu001.cn/x32497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千古!
) l$ D- c9 l' a- F* X) x5 [杨先生千古!9 x  M9 x' h, Q4 |  S" ], c+ ~
愿两位先生安息!
5 q8 g8 }1 E+ {3 U3 g2 O; B9 Y他们都是中国人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伟大的科学先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李矛盾更多是外界的推波助澜和恶意揣测;杨振宁主导的杨-米尔斯理论于1954年提出,该理论奠定了杨振宁作为爱因斯坦之后又一物理学顶级大咖的地位,只不过该理论太过顶尖,已经超出了诺奖评价范围,所以诺奖才选择宇称不守恒作为杨振宁的获奖理由。可以肯定的说,杨不会因为宇称不守恒首发发权主动和李去闹矛盾,实在没那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93岁放弃美国国籍?杨振宁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吗?我怎么记得说是出生合肥,是中国人!怎么变成美国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内都知道是李的发现,杨碰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爷子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人,晚年回中国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星陨落!最好的兄弟反目成仇,李政道直言这是中华民族一大悲剧-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3 17:20 , Processed in 1.93628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