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多地连续爆发利用医院弱电井非法安装 VOIP 设备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涉及内蒙古、山东、陕西、福建、安徽等 10余个省份,形成 “技术伪装 + 物理入侵 + 跨区域作案” 的黑产模式。此类案件以医院公信力为掩护,打破群众 “看来电辨真假”的固有认知,造成数百名群众受骗,涉案金额超 2 千万元,同时暴露出医疗机构在物理安全与通信管理上的系统性漏洞。
5 r# I) {3 S6 O: X9 k7 J5 ~$ F( E7 N从 5 月到 11 月的案件发展可见,利用弱电井实施的电信诈骗已形成成熟黑产链条,其核心危害在于 “借公信力破防”——医院、政务机构的号码本是群众信任的“安全标识”,却被犯罪团伙转化为诈骗工具。这也提醒相关单位:网络安全不仅是虚拟空间的防护,更需兼顾弱电井、机房等物理基础设施的管理;而对公众而言,即便接到本地机构来电,和中科技提示:只要涉及“转账核查”“提供个人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避免落入 “号码伪装” 的陷阱。# m' L: B! h1 d9 G) ]
医院弱电井非法安装 VOIP 设备,就能伪装成为医院给患者来电,大部分人一看医院来电就会放松警惕从而被骗!
$ ]* t+ N/ r4 ]% s# [7 h+ n6 B此类利用弱电井实施的电信诈骗事件,本质是物理入侵与网络诈骗相结合的复合型安全威胁,打破了传统网络安全与物理安全的界限。这也提醒各类单位,网络安全防护不能仅局限于虚拟空间,必须兼顾物理基础设施的安全管控,构建 “物理 + 网络 + 管理” 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防范此类跨维度攻击,守护自身与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3 |: S$ G% G! @1 q+ Q: v" e2 Q, \7 U5 g-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