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跟金银台学小技巧】——财务报表篇(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6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四、揭穿财务报表中的花招
; Z8 w$ N0 m3 g- L(一)、利润操纵手法多  r6 r! @8 {9 t
作为投资者,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而且还要掌握辨别财务报表真假虚实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因为受利益的驱动,目前上市公司制造虚假财务报表以操纵利润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企业为了上市圈钱,或者为了获取配股资金,为了避免连年亏损而退市,为了偷逃税或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常常人为地操纵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投资者如果单纯根据公司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利润对所投资的股票定价,或者根据其盈余水平和未来变动趋势来判断目前及未来企业经济价值并据以作出投资判断,则极易上当受骗。琼民源曾经凭空虚构了5.66亿元利润,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以此套牢了10万轻信的股民;红光实业本来是亏损1.03亿元,其招股说明书竟大言不惭地声称净利润为5400万元,编造利润1.57亿元,由此骗取了4.1亿元募股金;其它还有东方锅炉、蓝田股份、飞龙实业、四通高科、东方电子、银广夏等等一大串公司,都因为虚构利润而使投资者深受其害。投资者在作财务分析时,首先一定要判别财务数据特别是利润指标的真实性,否则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作出完全不符合现实的结论。当然,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就有可能发现其作弊之处。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操纵利润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0 N( e: s' Y6 `0 G6 x, G8 N, X1.通过关联企业的交易。当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难如人愿时,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或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就会采取从其关联公司转移利润的办法,使上市公司利润虚增,人为提高该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信用等级,使投资者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增加了投资风险。如深圳一上市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为使第三年“扭亏为盈”,通过与母公司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交易,将一块350万元土地转手给关联企业,以1500多万元的价格获得1000多万元的利润,而款项挂账一分未收。该关联企业买该幅地并无能力开发也没有明确用途,只不过为帮助该上市公司不连续亏损,逃避被摘牌的命运。 2.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做文章。有些亏损企业,常常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大做文章。有一上市公司,拥有某大厦的部分产权,该部分产权的账面价值为3061万元。该公司欠建设银行债务为16658万元。公司以账面价值仅3061万元的资产抵偿16658万元的债务,并将差额13597万元作为当年利润入账。然后又以相当于原来所欠债务的金额向债权人买回抵偿债务的那项资产,交易的结果是债权人全部收回了借款。最后他又以3.66亿元的价值将原来只值3000万元的在建楼宇的产权作为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入账。上述交易的结果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皆大欢喜:债权人如数收回全部借款,而债务人则获得了1.35亿元的账面“利润”。本来很简单一项偿还欠款的交易,经过“精心包装”后竟然会产生巨额“利润”!然而此“利润”的虚假性却一目了然。- V% V. \/ K' m; ?
3.提前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企业获得经营成果的前提。《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方可给予确认收入:
  v# A* q& ]7 F: `+ Q(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n  F6 ]9 ]- o" @& h+ X(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0 X9 K: \  e, w" k4 \1 [8 j& x(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效益能够流入企业;
+ g( D  g7 i* }8 G(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是有的企业为了扩大利润,违反规定提前确定销售收人,只要产品销售有合同或已发货就确认销售收入。有一家以销定产企业,为提高账面利润以达到超过10%的净资产利润率,利用刚签定的产品销售合同做文章,产品尚未生产,更谈不上销售,但却提早向用户开出销售发票,并以此作为确定收入的依据入账,虚增利润500多万元。
2 Q4 K+ \+ ?! K8 e; a0 E( U4.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例如,将发生在当期的销售费用有意挪到今后反映,不列入当期;广告费支出人为增大摊销期限,减少当期支出;已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本应该记入固定资产,却仍挂为在建工程以减少折旧费用;设备维修或装修费用挂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待以后年度摊销等。比如有一家公司年末待摊费用高达2500万元,递延资产5200万元,两项共占全部流动资产的22%,如按规定列入费用,该公司应减少利润1520万元。还有的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减少费用的提取。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回应收帐款,同时以对该单位的短期融资方式(记入其他应收款)又把此笔金额从帐面上划转给对方,可以使应收帐周转率指标明显好转,并使本期期末应提的坏帐准备减少,降低了费用支出。
0 F. N$ ^2 }8 x" B% |" g5.四项准备金计提不到位,或者根据利润需求确定应计提费用。1999年底,财政部和证监会要求各类股份公司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这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要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其他应收款。2001年起,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原有的四项基础上新增加了委托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四项,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然而,这项旨在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的政策,反倒被不少上市公司变成了利润操纵的秘密武器。由于这八项计提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只要按照公司管理权限分别由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即可,因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人为因素,这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空间。比如:存货跌价准备是按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照帐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提取。但是,存货和投资的可变现值,以及坏帐准备的计提比例,都只是基于某种可能性而做出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靠政策的规定无法完全排除人为控制的因素。有些公司能不提的损失尽量不提,能由以后年度负担的费用尽量挪到以后年度,以达到操纵当期利润率的目的。还有很多公司在执行这项会计政策时,把损失的立足点放在以往年度,把利润增加的立足点放在当前年度。他们采用追溯调整法,拼命加大这些计提的追溯调整力度,在以前年度提取巨额的资产准备,以造成当年的巨额亏损,这样就为下一年度扭亏提供了较大的方便。因此,对这些公司而言,巧用计提成了它们新的利润增长手段。如深南玻在1999年度一次性提取房地产存货跌价准备1.7亿元,长期减值准备1500万元,导致账面亏损16970万元。然而,正是有了这“一次亏个够”,才有了2000年中期的轻松扭亏。这种亏往盈今的追溯调整法,往往在利润表中突出反映为当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占利润总额的很大比重,因此投资者可以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八项计提”和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账户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 _: y, E; c# K: `6.潜亏挂账。潜亏挂账多见于濒临亏损的公司。某公司与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发生房地产纠纷,法院终审***该公司败诉并需向三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共赔偿2786万元。公司未将上述终审***赔偿计入当期损益,虚增当年利润2786万元。法院终审***具有法律效力,公司纵然表示不服,也不能因此而拒不执行终审***,即使是出于谨慎考虑,亦应将损失计入当年利润表。另有一家刚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布不久,上市募集资金刚完成,内部审计结果却是存货跌价损失和多年形成的应收账款呆烂账潜亏1836万元。这也是为争取上市、多筹资金惯用的一个手法。
; j1 @) E4 L  k( ?" K1 u!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现象普遍存在,屡禁不止,给投资者的投资操作带来较大的风险。在目前法律还不能给投资者提供完全有效的保护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自己增加保护意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能找出财务报表中的“猫腻”与破绽。当然,对于普通股民来说,读懂财务报表就是一桩既费时又费力的苦差事,何况还要找出那些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们玩弄的花招,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了投资的安全,我们又不能不静下心来认真而细致地阅读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以避免跌入报表利润的陷阱。一般来说,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公司要玩什么“猫腻”大都在其中:0 Q4 W* @% b, ^, T/ a$ w/ j
第一,应收帐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帐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   
" y5 R! ?. u4 z& R* P7 U0 ^# b5 J第二,应收帐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
. [0 w) \( W( I- J4 T$ P. U, e第三,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 _& R+ t  q) }$ U
第四,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润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I) v" j7 ?1 B9 U
(二)、非经常性损益中有“猫腻”7 K$ G0 @( }5 q3 j! d- [
翻开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中报年报,投资者都会无一例外地发现,在主营收入之外,还有一些打入另册但却对业绩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收入,这就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的叫一次性收入。9 `, V  ?! v; Y2 I5 U& @
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正常经营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主要包括处置资产的损益、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和税收减免、债务重组损益、偶发自然灾害损失、捐赠收支、合并价差摊销等等,因此,它是偶然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是临时的。但就是这些偶然的、临时的收入,却对公司业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有的公司靠此保持盈利的形象,有的公司靠此保留配股的资格,有的公司靠此避免沦为ST股票……据有关部门统计,上市公司依赖短期收益提升经营业绩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而事实上这部分上市公司持续赢利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不少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扭亏复亏的现象屡见不鲜。
: K( I* O; n( `. g许多上市公司把非经常性收益堂而皇之地列入业绩之中,报表好看了,但对于投资者的风险却加大了。有鉴于此,1999年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此让投资者比较清楚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此项规定首次实行,立即震憾市场,许多靠非经常性损益支撑业绩的公司立即“原形毕露”。比如ST石劝业靠2092万元的债务重组收益幸免连续三年亏损;珠江控股转让多宗股权,获5200万元转让收益,才避免被ST;新亚股份仰仗向第一大股东转让股票的投资收益8770万元和转让场地使用权、长期股权投资等的收入,不仅保住不亏的记录,而且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05%,刚好挤进配股及格线 虽然如此,但并不意味着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现象就此止步了。由于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分期假设来确认的,因此上市公司依然可以控制非经常项目发生的时点,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报告期的会计利润,或者利用非经常性收益增加报告期的盈利使其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或利用非经常性损失增加报告期的亏损以避免下一会计年度继续亏损。+ E+ ]: x' k  `# F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后至少三年内不能配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其股票交易要实行特别处理;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要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所以上市公司有避免亏损、避免连续亏损以及扭转亏损的强烈动机。由于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大多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各种期间费用剧增,要想依靠经常性收益在短期内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非常困难。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非经常性损益与主营业务无关且数额通常巨大,足以在短期内用巨额非经常性收益掩盖经常项目亏损使公司扭转亏损;或在亏损当年大量处理不良资产,确认巨额非经常性损失,以避免次年连续亏损。所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就成了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 f$ J4 D0 Y; ~: @
如东方航空2000年度业绩下滑,每股收益仅0.004元而濒临亏损。从财务报表看,当年实现净利润2008.19万元,初看还过得去,但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该公司当年的非经常性收益高达24671.51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1228.5%,其中处置固定资产收益高达26281.04万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其净利润为-22663.32万元,即经常项目亏损22663.32万元。本来是巨额亏损,但利用非经常性收益却可以变亏为盈,可见非经常性收益的神奇之处。实际中,利用非经常性收益掩盖经常项目亏损是许多濒亏上市公司玩弄过的花招。# W: c7 v' C$ n2 ^' V- `
有些已经亏损的上市公司则更有招术,他们估计在当年无法用非经常性收益掩盖亏损实质的情况下,便在亏损当年大量处理不良资产,确认巨额非经常性损失以避免次年连续亏损。如广船国际2000年公司首次亏损,实现净亏损72587万元,看起来确实可怕,但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只亏损353.7万元,非经常性损失高达72233.3万元,是经常项目亏损额的204倍。他们的手法是计提本公司存放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托存款的坏帐准备计35043.3万元和计提两种型号的造船产品的预期亏损准备计32643.2万元,为来年的“扭亏为盈”作准备。
1 l6 f  ~4 f) w# J: t许多上市公司今年亏损,明年眨眼又盈利了,靠的也是非经常性收益。如PT北旅,公司连续几年亏损,2000年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4570.5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不是盈利,而是亏损5063.7万元。从报表上可以看出,该公司当年发生非经常性收益19634.2万元,其中债务重组收益高达15204万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已经规定债务重组收益不得记入当期损益)。饶有趣味的是1999年该公司又计提了非经常性损失24697.9万元。由此可见,非经常性损益成了某些上市公司手里的魔杖,要公司亏,就大提非经常损失,要公司盈,就大增非经常性收益。这样人为制造的利润,还有什么可信度,有什么可比性?
0 [/ N# t2 G" N引人关注的是,在上市公司报表重组受限的情况下,当地财政支持的重要性大为提高,获得财政补贴、贴息的公司大量增加,一些T族公司更是纷纷宣布通过获取财政补贴等能够迅速扭亏。如ST西化机,2001年底当地财政局拨付公司一次性财政补贴就达1500万元,其中800万元直接说明就是扭亏补贴,而公司200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281万元,有了这一笔财政补贴,公司扭亏自然不在话下。
- E. L7 x+ A- g. w* Q+ ]经常性收益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判断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带来的收益是暂时的。因此,许如果投资者只看公司每股盈利多少、增长率多少,非常容易上当的,因为许多上市公司靠非经常性损益包装了业绩,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增加。如果我们不辨真假,即有可能跌入利润操纵的陷阱之中。; M- Z  A! `; M+ q8 o
(三)、对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提防一点$ w# i% D* _' M* s
也许有投资者不明白,这上市公司哪里那么容易制造非经常性损益?殊不知他们有两大法宝,一是关联交易,二是资产重组。
7 w4 K$ m: \* ~! a显然,上市公司要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制造虚增利润较为困难,但他们可以利用关联交易来降低费用支出,增加收入来源。包括以关联单位愿意承担其某项费用的方式减少公司本年期间费用,从而使本年利润增加;或向关联方出让、出租资产来增加收益;向关联方借款融资,降低财务费用。如厦新电子1998年中报将6080万元广告费列入长期待摊费用,从而使其中期每股收益达0.72元,以维持其高位股价,利于公司高价配股,然后在年末由集团公司承担商标宣传费用,股份公司只承担产品宣传费用,以此解决巨额广告费用挂帐的问题。商标宣传费用和产品宣传费用在广告费用中的份额是可以任意分配的,谁多谁少自然凭公司的意思。不过,尽管通过这种手法使该公司当年每股收益达1.02元,终因有诸多减利因素不能长期勉强不反映,后经追溯调整,1998年度每股收益减少为0.88元,而1999年度更减少为0.108元。2000年中期,该公司即已沦入亏损的行列。/ ?) |6 R% a6 }  B8 b' t/ Z7 A
由于公司治理不规范,目前上市公司与大股东进行非正常交易操纵利润,或者侵害股民利益的现象相当严重,对此,作为投资者,不能不有所提防。在当前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一般中小股民尚无力抵制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但可以通过认真分析财务报表发现其猫腻所在,从而避开这类有风险和隐患的股票。如大股东巨额欠债已成为很多上市公司面临的严峻问题,除了长期不还,或宣布破产、一笔购销以外,更多的是采用将实物资产出售给上市公司的办法来充抵债务。这些资产的“优良”程度令人担忧,给上市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更不容乐观。如工益股份的大股东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对公司的欠款在1997年和1998年分别高达0.58亿元和1.4亿元以上,远远大于它对公司的投资额。后来,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用它“轧管四厂”的部分流动资产来抵债。由于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效益很差的公司,它的轧管四厂对公司经营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工益股份接下来的几年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每股收益从1998的0.237元、到1999年的0.007元,直至2000年底每股亏损0.270元。这些表面公平交易的“面纱”下隐藏的陷阱,不仅直接威胁到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而且严重地侵占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8 c2 h1 g/ X( f3 r, ]
这些欠款股东好歹还象征性地弄了一点资产还给上市公司,虽然是借米还糠。还有的欠款股东则更有招术,他们在自身实物资产已经卖无可卖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将所谓由集团公司持有的商标、品牌所有权等无形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以抵偿债务,这些无形资产的转让金额占上市公司净资产额的比重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交易金额之巨、对上市公司影响之深前所未见。比较典型的如厦华电子,2000年11月发布董事会公告称,拟以3.2亿元受让第一大股东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的“厦华”系列商标使用权,价款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抵冲,不足部分以现金支付。这种交易的实质是欠款股东利用商标等无形资产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特点,对上市公司现金资源进行的疯狂掠夺,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上市公司利益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直接侵犯。对此,中小股民虽然无力抵制,但惹不起躲得起,不妨离这类公司远一点。
6 U5 b( H  ~2 t8 X, i4 x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第二种手段就是资产重组。尽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成功率并不高,但是,统计表明,大股东或者其他关联方通过购买债权、赠予资产、购买不良资产、资产置换等形式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当年利润的贡献大约要占到二成左右。如ST中侨将一项帐面净值仅为201万元的上海新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2%出资额以9500万元转让给大连柏兴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大连柏兴再将价值14950万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赠予ST中侨。这与其说是重组,不如说是玩数字游戏。对此ST中侨并不讳言,声称公司能否扭亏,完全取决于该交易价格中高于帐面价值部分能否计入当期利润。 以上这些制造利润的手法,高明就高明在不是通过做假账的方式玩出来的,而是在相关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本年利润的调整,乍看既不违反会计政策,也不违反会计法,但同样能起到欺骗股民的效果。对此,股民在阅读财务报告时必须充分利用报告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公布的利润进行合理化调整,这样才能根据公司状况及时回避风险。7 C' U$ N6 z9 ?( n% R- s
. g  x) m( `! Z7 o2 m0 ]# [) V7 `

1 I7 T" O9 R  R2 T. Y
$ Y8 Q6 O7 x5 _1 b1 k6 V                 私募论坛
http://www.simu001.cn/x4115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相关帖子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14: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嘛1~~~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14: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定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14: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14: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想说什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6 14: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努力,再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19:13 , Processed in 1.24484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