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成交量组合的应用 技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5 16: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在今朝大盘呈窄幅运行,每天均有个股报收涨停板的时候,恰是技巧分析人士如鱼得水、大显身手的黄金时刻。下面先容一个笔者发现的以成交量为焦点的成交量组合:“搭下中小阳增后阴”成交量组合,它与普遍风行的K线组合的彼此共同应用,后果很好5 I0 J  K0 h$ I, ^
4 K* l; N( h# M* j: n
  界说及应用留意事项1、五日成交量均线在上,旬日成交量均线鄙人,五日成交量均线自上向下搭,与旬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与旬日成交均量趋于一致,大致持平。2 x- l, @8 R. j& R. u' o( m5 {0 u

5 K2 m( C7 c8 o/ w. [  M! o5 a  2、五日成交量均线与旬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当日,K线为阳线,与此相对应该日成交量为阳量。3 \8 E  j' `* d! d+ p
* v) O" C. q7 Z7 e: u0 E
  3、五日成交量均线与旬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前一日,K线为阳线,与此相对应该日成交量为阳量,大部分情形下此日量比趋近交叉日量小。
9 t+ I8 d& E0 s7 c3 M  _, r) Y1 N( L* v5 S3 F1 ~% @2 A
  4、五日成交量均线与旬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第二天,K线为阴线,与此相对应该日成交量为阴量。9 D9 i1 z' B$ p( b6 j
' k, i% m, b7 Z7 m8 b
  5、出现在横盘整理末期、大幅拉升前夜。$ P$ j3 y( C" L. p4 Q) h
3 T% r0 G4 U$ m3 i
  6、K线上相对应的往往是大资金震仓、洗盘过程。$ \; x+ ?# }) m+ H3 Q
4 M* o  u, [" O
  7、五日成交均量与旬日成交均量趋于一致时,答应有百分之十以内的┞俘负误差,二者越接近越好。3 S( Y3 \/ e7 X. S* t$ J8 w
  s0 y( [, H: g
  8、合适葛南维移动均匀线四个买进法例之一。! g" I% M3 }/ x  ^

! b$ ~- v* B2 E  9、成交量组合出现同时或出现后一、二个交易日内,若有K线组合出现相共同,则该只股票股价上涨概率更大。* q; ^5 \- A( i1 N; c

$ }7 _( \- x% ~, T# G  10、按此方式买进股票且股价上涨一段后,假如葛南维移动均匀线八***则中四个卖出法例之一出现,应出脱持股。# T5 Y/ O+ L( s8 t
8 Q; {( b1 O3 ~
  举例说明港澳实业(0504) 97年8月14日至8月20日4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构成一个“搭下中小阳增后阴”的基础图形。从8月21日起,股价强劲上涨,至8月29日止,7个交易日内股价从6.34元一路涨至8.85元,涨幅近40%。
8 R" _* [9 Z! R
3 q" ], Y4 x' @/ n- D& a8 G0 M. z  成交量组合布景大资金在低位吸足筹码今后,下一步就要大范围拉升股价,快速离开其吸货成本区。为了便于在高位出货,大资金在中低价位要强迫洗盘震仓,将意志不果断者驱逐出局。在大资金洗盘震仓时代,接办的投资者凡是都是果断看好后市的,不会在大资金拉升途中抛货砸盘,像这样大资金在高位就可以顺遂出货。“搭下中小阳增后阴”成交量组合就是大资金在洗盘震仓时的成交量表现形态。K线表现形态凡是是3-4根中小阳线加1-2根阴线。K线均匀线形态凡是是多头摆列或即将形成多头摆列。趋势为上升态势初期或横盘整理末期。“搭下中小阳增后阴”成交量组合出现后,只要K线均匀线支撑,趋势支撑,则投资者即时跟进买进,同时设好止损,回报应相当丰富。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419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07: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是镜子,总会反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 11:49 , Processed in 1.26660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