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下跌后五种破位形态解析 怎么样 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08: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在大盘和个股的日常走势上,投资者经常会碰到股指或股价跌破了主要的价位,也就是“股指破位”或“股价破位”的情形。一般来讲,股价破位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既有技巧分析方面的破位,如某些技巧指标的破位、K线形态的破位等等,同时也有趋势层面的破位,如技巧形态的主要性跌穿、中持久均线支持的向下穿越等等。破位走势的出现,有的可能是中持久转势的逆转,有的可能是正常的股价短期调剂。是以,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破位要有不同的应对办法,不该一概而论。
& v: Z' N  L; @4 }7 K" J+ D
- R7 @; K) b- ?' I, J" Y' _  首先,股价从高位盘整区出现的破位现象。! f4 c  i; t. {1 Z

6 ?1 Q7 v% c6 j  s, t% M6 C" s: m  这种情形多产生在一些长时间高位运行的庄股上。假如该类个股以放量跌停或大幅向下跳空等长阴线方法跌破此前的盘整区,基础上城市随同着股价的持续“跳水”。因为破位后跌幅极大,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应在破位的第一时间减仓出局以避免不需要的损失,而不该抱有侥幸心理。( e# ?; `. D) _6 H/ \+ v+ ?

- c) i% p  Q$ W" W3 a5 c2 G2 Z0 ^  其次是股指在大盘一些主要点位上出现的破位。9 w2 n% ^' l/ d. e; I2 a5 O

- {; h; n6 a6 @  因为历史原因大盘所形成的主要底部和一些主要性的┞符数关隘,一般都具有较强烈的技巧支持和心理支持感化。在没有重大利空的情形下,在这些相关点位被跌破后,凡是会激发大批短线资金的参与而出现反弹,此时的破位常是市场短期见低的进场信号。假如在破位前投资者采用谨严观望策略的话,那么一旦破位出现后,则不该跟风杀跌,反而可以考虑经过恰当介入把握短线的机遇。8 e9 c% s/ o% M7 H0 k- a" k

$ h. @/ A# l5 Y8 B3 q  第三跌穿中持久均线所形成的破位。6 ~0 a6 D( S8 }
! b3 h6 m; b( x" w7 J8 I% ?: i  D
  假如盘中跌破这类均线,则不必急于采用举动。但若是有用突破,则应引起留意。由于这种情形多代表着中期下跌趋势简直立和形成,股价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会持续调剂。例如,60日均线被跌破一般意味着波段性高点已经形成;120日半年线的跌破表明中线调剂趋势已经开始,这时应离场观望。$ E1 B* x# G% ]8 {

: V# N. \  V4 _  第四是技巧形态分析上的破位。
1 e' R7 D, d: Z. L4 }
9 E) b$ H! u  u: Z! Y6 ]% Y  如头肩顶或双重顶的颈线位,上升趋势线,箱形整理的箱底位,以及三角形整理的底边线等。技巧形态上的破位一般产生在这些形态的末期,此时多会随同着成交量放大的情形出现。破位之后调剂的深度重要取决于技巧形态的大小。形态越大、连续时间越长,破位之后调剂的空间也会越大。不过因为技巧形态在破位之后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出现对颈线位的反抽确认,假如没有在形态方才破位时出局,则这时的机遇就不该该再被错过。& B2 g& X+ o2 c! k

& H9 K, c! k  i& r" Y, v: A0 E& J  最后就是各类指标发出的破位进场信号。
# D; t; u7 o9 o- V  b
* C. b2 L. g7 K  s8 `* s3 J% c  例如布林线中轨的跌穿;SAR指标的变绿;MACD指标的高位交叉等等。投资者须要留意的是,在应用技巧指标来判定股价或股指的破位时,应该尽量以趋势类指标和中持久指标的进场信号为准。由于短线指标,如KDJ等,对股价的变更过于敏感,常会出现假破位的情形。别的,在研判技巧指标的破位进场信号时,还要多联合基本面的因素以保证操作的正确性。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443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Dua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 03:05 , Processed in 0.68693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