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网友发现网络上有许多不明觉厉的报道,直击中国鼎益丰“靠玄学炒股”,这个说法委实让人不知所谓,记者大大们是不是对玄学有什么误解?无知的可以多读书,真的。话说回来,什么是玄学呢?今天不妨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下。
& \- d( r0 N: g4 O9 b; b* t2 {6 n/ V2 l4 _6 B8 x1 |
+ y# s. o" d' U' u% P' H 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玄学是对道家的表达,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的一种。
& |# |# J& [! J9 o: D5 |% F9 w) o1 w- \3 i7 @+ Q
* y$ W0 l& M7 C" X f( [ 玄学又称新道家,亦称形而上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4 n3 }( }: }2 N! {9 H( ^" U I
) o' d( j; R3 R4 N# u8 b8 n- e! \1 A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 d/ k+ T4 Y6 h1 @6 I" _1 `, e" Z5 i& K% y3 o2 T4 h' V
% n/ X9 M% `, x, K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或三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在哲学上﹐主要以有无问题为中心﹐形成玄学的贵无与崇有两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