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拿到《投资仍是投机》这本书,先进为主地认为是切磋投资和投机的差别,但细心读下来却发现内容和第一印象不符。笔者认为“投资文化的陨落”更契合原书英文的问题(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所要表达的寄义。. a) g" f9 Y6 `0 ^" R( t
. n1 p4 ~7 S4 t$ |; Y3 e 本书作者约翰·博格指出,美国金融业短期投机文化已经泛滥成灾,逐渐代替了曾主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早期的持久投资文化。像这样的变更使得理想论坛受益,却侵害了投资民众的一方。) ]4 p% h- [; U& D
: {2 s- R- W( @$ y- f6 n
作者约翰·博格是一位从业60多年的金融老兵,是前锋集团的开创人与董事长。他对金融业的进献在于已经被完善实现的概念——指数基金。1976年,博格创立了第一只指数共同基金(即此刻的前锋500指数基金),首创了一个全新的投资时期。但在这些光环覆盖之下的博格有着别的一面,年逾80岁高龄的他仍然像吉诃德一样,直言不讳地鞭挞共同基金的弊病。
4 D1 E7 s5 L% B" f' t: U& f$ D
5 b; ]" u0 m: [+ y: l; S 很多人以为共同基金是一种平安靠得住的道路,以低成本获得疏散投资的利益,事实上共同基金有强烈的念头往为自身取利,愈甚于维护投资者的持久好处。作者还将较多翰墨用在第一只指数基金的成立历史和指数基金取得的太大成功,以及ETF的进侵上。
+ A% S& N @) Q8 j
. C' w0 ?+ z3 C( A 博格也给投资者提出了10条投资建议,此中包含记住均值回回法例、选择最准确的基金买进并持久持有、“忘掉那根针,买进全部草堆”等。" x. `- |" Q( J9 [/ W6 J( M; J
, g4 V& z" H* K. i
中国基金业的成长与美国共同基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005年~2007年中国基金行业也经历了蓬勃成长,可是跟着漫长熊市的到临,共同基金的一些问题也逐渐裸露出来,遭到广泛质疑。比来这两年基金行业鼎力成长“东西型基金”,好比指数基金、分级基金,ETF的发行范围和数目也表现井喷态势。
6 @ d5 h) p" R: i' N& m1 s, h6 V: R; H y7 y7 G
可是,笔者不能完整认同约翰·博格提出的投资建议。买进全部草堆可以,可是不能太持久,“均值回回法例”同样也实用于全部市场。近期上证指数又回到了2000点四周,2001年上证指数就曾经到达过这个2000点。高波动的市场很容易将投资结果化为灰烬。
( Z- x& \) j! H& ` w2 [
/ a: J' u5 B$ P( P, k& t6 B 在中国像这样一个不完整有用的市场中,相信仍然存在一些优良的基金管理人,他们对市场有真知灼见,对投资者富有义务心,他们孜孜不倦,是可以获得逾额收益的。
( @9 G: G6 ~( B# ?& E& V& L
m0 A) J1 J; t 那么怎么样遴选出优良的基金管理人?选择曩昔的赢家——特别是在很短时间内获得超高收益的基金是不靠谱的。约翰·博格提出的“4个P”准则仍然具有参考价值。“4个P”分别是人(people)、投资哲学(philosophy)、投资组合(portfolio)和表现(performance),此中历史业绩表现被放在最末位。
& M# b A- E# h. c% G
8 M* Y. p, W$ ?7 R4 S, V- j 总之,不管你是否定同约翰·博格的概念,追随约翰·博格浏览这本书可以让你对美国共同基金的成长和出现的问题,以及指数基金的来源和演化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这或许是本书对中国读者最大的价值地点。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