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不得不认可,股市不是温情脉脉的校园,不是共同致富的天堂。每小我赚的钱,都是别人亏掉的钱,你在低位买到的股票,都是某个比你傻的人卖给你的;你在高位卖掉的股票,都是某个比你傻的人买曩昔的。7 t4 k/ P8 s( r' E9 }/ ~
0 D& h. g6 Y+ b( \9 i% Z( x5 {9 U6 ]: m( G+ ^8 Y+ D
2 G/ x7 w* z2 b4 m4 @
) b/ f& q5 k4 s# `, ~& B* q% D Q; ~" `; L
股市是什么?就是你和99小我走进古罗马斗兽场,然后开始血拼搏斗,10人获胜,70人倒下,这10小我拿走70人割下来的肉,剩下的20人轻沙中场。
( t; c; j" g8 d! z2 X- |( [" y* Q% e, U7 }. T
能不能100小我都获胜离场?这个游戏已经不中断地连续了几百年,游戏的终局从未转变过,少少数人胜出,尽大部分人倒下。
5 ~0 z: A, H( z7 m9 p
. m A" X2 J. P; W: c8 X2 G牛股的下跌和调剂什么时候停止?当扭捏不定、方寸已乱、草木惊心的散户们都卖出了,筹码又集中在大资金的手中了,就可以恢复上涨了。假如散户们的心态和程度进步了,怎么下跌调剂都不卖了,那么好,只要大部分人能抗住不卖,调剂就不会停止,等的就是你手里的那几百股。
; ~" s1 C1 q) R* d a& w7 R) H+ V& ?4 J; k1 \. }
就像一场盛宴即将开席,但划定只有大厅里的少少数人能吃到,只要大部门人还没走,菜就一向不上桌。有人向人群高声疾呼“大家别走啊,还有硬菜没上啊”。这有效吗?完整没用。大家都忙着跑来跑往,基本就没人听你的;一些人听到了就笑岔了气,说“那傻X头脑有病”;还有一些人听到了感到有事理,但一回身就又忘了,说“那傻X适才说的是什么?”, i G9 {6 B Y( i! `% N' }
; d7 U% x2 l/ z# F- s4 ~即使真的尽大部分人都听到了、也相信了、也没忘记,一向保持在那边持续等,有效吗?仍是没用,上菜的规则摆在那边,只要尽大部分人不离场,就不开席。3 ]) ?, j x8 W; ?: m6 Z
: o# |& P* E9 p4 ~& J& A这就是散户射中注定的悲剧命运,此题无解。/ L) O- A, x/ k5 R
. W; v* R: \, e6 h. q8 ?4 e1 r/ [; H0 R4 A$ h% d- N
% ~- B) N9 l* B T. U ^; `" G
: O* p, p, `/ ?$ `2 m/ v; p; }8 Z8 t4 {1 P/ h7 X( _
- |' G9 B$ v" t
( ^# r+ t/ Y. _. i" ^$ V" ^
为何我们初进股市,都可以或许很容易赚到钱,但最后大部门人终于仍是赔钱了?! `6 r6 B' X/ A
2 Q9 T1 u3 c1 I& n/ ]+ [2 _尽大部门人进进股市,都来自于周边亲戚朋友的“赚钱效应”。一轮牛市起来,水涨船高,周边炒股的人都赚钱了。在耳濡目染之下,初进者也抱着一颗“赚钱”的心,兴冲冲地就跑往证券公司开户了。
Y# a. ]9 Y; u+ I( s# {" \& d J* S* }* C7 t% S% R+ G
”赚钱效应“产生时,是牛市的某一个阶段,并且牛市还没有走完。牛市的特色就是大部门股票都是上涨的,所以初进者很快就能赚到钱。- O7 M+ Q: J: E w, ?0 y" s
1 _, T" P3 ?' L股市“一赢二平七亏”,作为牛市的初进者,没有人相信这一点。即使相信,大多也会以为自身头角峥嵘,属于能赢的那10%。
4 D4 K' N: o2 }& a2 t: Y* h9 i# B! _! q" F0 K
最开始,初进者只是小打小闹,投进的资金也很少,一两个月工资,或者怙恃给的零花钱。因为是牛市,鸡犬***,随意买进一只股票也很容易赚钱。这时初进者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就是将股票的浮盈,当做是意外之财,而且与常日的花费联系在一路(往往长短需要花费)。好比小王月薪5千元,投进了1万元(两个月工资),买进股票后不久,就上涨了5%,发生了500元的浮盈。小王除了粉饰不住心坎的喜悦К还会将这500元了解成“可以上馆子搓一顿了”,“如果往足浴都可以六七次了”,“再涨一点都够买前次看中的大衣了”。
: b2 C$ j1 m3 e3 a5 z) F m: I6 u7 _' G0 h
此时,初进者免不了将股票的浮盈当成“赚钱”了。往往会在花费的时候“嘉奖”自身一下。跟着股市的持续上涨,初进者很快就会发生“懊悔”心理——懊悔自身买少了!由于人的愿望是难以知足的,小王会想,“当初假如多投点就好了,我不止可以买了前次看中的大衣,还可以把家里的笔记本电脑换新“。
0 r; p9 L* G$ B4 h+ Y4 P3 ?, m. f# j$ \
于是,初进者开始慢慢加大本金的投进。在此过程中,初进者会碰到很多插曲——偶然的下跌,教会了初进者应当“落袋为安“。开初方才卖出后,股票持续下跌,初进者会沾沾自喜,以为自身卖得对。可过不久,这只股票又开始持续上涨,而且超过了初进者的买进价。此时初进者看着眼红,要么持续买进,要么换一只看起来”更有潜力“的股票。2 ]4 x6 Y" d4 p* A2 |( n+ I3 M, A
2 \+ A0 R0 P6 ]) V
几轮操作今后,初进者慢慢也总结出一些自身的心得,并不断获得股市的验证。此时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叫做“新手教内行”、“门徒教师傅”。
0 e) ~# H& i7 H- K8 W; B9 [- x5 u) J: i; A6 s& C
就像这样,指数一路高歌向上。上涨途中,偶然也会碰到暴跌。暴跌的特色是,往往产生在海不扬波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好新闻,也没有任何坏新闻,不知不觉就跟抽风一样暴跌了。等收盘今后(甚至盘中),N多个坏新闻就被预测出来,演绎成N多个版本。此时总有看空、逃顶的声音,可是,过不了几日,指数又会在暴跌的基本上创出新高。) Z5 k1 e1 D# ^' H8 }
4 C" q1 z8 O: q5 }& n m* h" f N到牛市后半段,一有看空的声音发出,就会遭到初进者的漫骂——很显然嘛,延误了大众,“赚钱“的大事。跟着牛市的成长,这种看空和逃顶的声音越来越小,由于每次发声城市被抱怨,每次发声都被证实是错的。看空者颜面尽掉,甚至也开始顾虑自身的见解,参加看多的行列。接着,市场上逐渐有很多种说明,来支撑牛市的高估值,而且给出了不切现实的点位预测,例如“万点不是梦”。一次次下跌后又被拉起的股指,也让初进者相信,这个梦会一向连续下往。# y' x0 |0 {& |5 k0 j4 w( W
3 b8 a0 a& |# G# v5 Q' R直到这个时候,初进者仍然是赚钱的。可是在过程中,除了欣喜之外他们心坎也经常饱受熬煎。股票涨了,但没有其他主流板块涨的多,熬煎;股票涨了,但没有大盘涨的多,熬煎;自身持有的股票老是涨得慢,熬煎;自身刚卖掉的股票老是大涨,熬煎。在轮流的k磨中,初进者不断变换自身持有的股票,有时基本不记得自身买了那几只股票。而熬煎的根源,就是前文提到的“赚钱”的思惟,而典范的表现则是会把浮盈具象化,跟实际生涯中的花费联系在一路。
2 u) B N6 a/ O' h- O- F
, Y& t: |* I2 u9 s% n股指上涨得越高,初进者的仓位也越来越高,未几久就没钱可以投了。懊悔的心境不断腐蚀着初进者的心坎,“那时多投一点就好了,那时假如多投一点,我都可以少上几年班了“;”那时多投一点,我都可以换台车了“……人的愿望是无止尽的,于是初进者开始”借钱买股“了。融资融券开通后,让“借钱炒股“变得加倍容易。假如借钱炒股有赚头,那么借的钱还可能会更多。初进者已经不相信股市还会下跌。9 z# ? y3 F! g
0 o- t" m/ p" |$ G: t O' T在一轮牛市中,大部门人初进者的盈利无法超过指数,重要原因有三点: s4 R- C% h% ]0 D- T9 T
+ X" P- |# X: S# Z$ ]
1、在牛市初期,初进者老是在回调时卖出股票,直至股价又大幅超过卖出价时,初进者从头杀进。在此过程中,初进者没有吃到全部涨幅。9 ?; r! G: K4 U- t% Q) c0 b
& r( |1 k% U6 Z2 ?
2、牛市后期,初进者不断加大资金投进,甚至借钱炒股。使得初进者的成本都集中在高位。' p) Q$ K. [, M1 a9 i, ~
9 ?- U: v' E+ q( K% Y# x
3、牛市中频繁操作的交易成本。$ K6 v; V, Z; B' Z& T
" i3 R5 v9 h* y/ g) |
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
+ {, x y% c9 x* S' b
* C- d# s7 P( I8 ]一只股票,5元时,小王买了1万元;(摸索)
, U$ Q' h+ I+ ~4 o3 r2 H( h) P
- s( d3 G& F' P7元时,小王买了2万元;(当初买少了,再买点看看)# I! k- Y! R2 k4 h! e5 |% `
' w& c4 d; j- Z3 R- z10元时,小王买了10万元;(再多买点,争夺换个好车)8 u/ @$ `' i4 h, y
2 N6 O: R+ J( r) U- n
15元时,小王买了30万元;(早知能涨到15元,当初5元就把家里的钱全买了。此刻赚的钱都顶我10年工资了)
: [- L' v* p( E1 S6 @6 }
" Q1 G: @- S7 J. q0 d20元时,小王借钱买了20万元;(爸,妈,比来手头比较紧,先借点钱用用。)
$ I- a1 D+ M' k/ I2 H3 \: n8 J' d1 D# V: H
25元时,小王借钱买了40万元。(兄弟,给我借点钱呗,来岁还你50万). |5 `, i! b" k# E
' e: |# h1 @; v0 }' ?% ~8 b
好了,问题来了,这只涨了5倍的大牛股,小王的综合成本是几多?回调几多比例,小王盈亏均衡?; _6 Z }+ S3 r" B( O0 i( M* o
4 b% j0 o7 Q6 {. _2 x8 o
[ 本帖最后由 只理解一点 于 2015-2-1 19:19 编纂 ]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