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股票快速下跌形态的细节分析 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0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第二种状况是股价上涨了一段时间后快速下跌。
0 Q' Z! C. t! v+ G2 @
9 A6 X! J! ~) S假如股价处于一个相对的甚至是历史性的高位,由于获利筹码太多,主力的成本也不太明白,是以给分析判定带来了很大的艰苦。实在这种类型的股票并不是短线投资朋友所要关注的,是以我们可以忽略这种股票。 & F3 L5 y- E& c% w# \! |

6 p2 x- s" Y) ?$ I6 u6 L假如股价是从一个相对的低位被拉起来的,那么这才是应当关注的短线品种。 3 c  |# N/ B6 o8 o$ y8 Y* b
7 h' d# D: u* k+ X6 s4 l7 p# S
因为股价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所以快速下跌的成交量确定不会小,不要奢看出现无量下跌的形态,最多只是相对于前面的放量有所萎缩罢了,究竟鄙人跌的过程中主力对倒的量会少很多。既然成交量相对仍是比较大,那么就让我们把目光放到成交量上来。 3 C4 x$ y/ F2 ~  _" ?. r' U

# O7 [" [* r$ k2 s成交量重要出现的价位是我们分析该形态的主要细节。我们可以把成交量出现的价位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出现在阴线的底部,好比跌停的地位,另一类是出现在阴线的上半部接近头部的地位。
' x8 _" s( c" C$ ~! ?/ L' S% ]9 d) A1 E4 {& Z; u) w! L
当成交量出现在阴线的底部时告知我们什么?小量真实,这是我们必需要记住的。股价快速回落到阴线的底部,表明市场接盘很少,股价以前重要靠主力保持, 此刻只要主力撤掉楼板股价就会掉下来。因为股价在此之前没有太大的涨幅,是以股价自己的回落跌幅不会很大。但此刻我们看到股价很快杀到较低的地位,表明是 主力居心所为。主力快速将股价打下来,事实上就是为了冲击持筹者特别是获利持筹者的信念,是以在阴线的底部出现较大的抛盘是正常的。也同样是由于股价有了 一段升幅,所以市场买单一般不会在股价方才开始回调时就积极买进,即使在阴线的底部市场的买单也不会多于卖单,股价应当持续下跌,或者无量压在跌停价上。 但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这些在阴线底部的大批买单是主要。谜底只有一个,这些大买单就是来之于主力,主力只是希望在更低一些的价位增加筹码。主力还在 建仓,这就是我们的结论。这里所说的主力实在也可所以基金一类的大买家,至于是否是真正的主力还须要经过其它的道路来确认。
" N6 s" e. }' V# i& V; z4 \* I: M7 o
当成交量出现在阴线的上半部时告知我们什么?当股价有了必定的升幅今后,依据市场“追涨杀跌”的自然心态,除非股价持续上冲,不然是不成能鄙人跌幅度 很小的时候出现如此大的买单的。是以这些较大的量中必定有主力的对倒盘。主力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我们要留意的。因为最后的终局是价跌量缩,可以以为是主 力出货后的打压行动。从全局来看,当天这些量尽管比较大但仍是不成能让主力全身而退,并且股价持续无量回落,表明主力并不怕股价的回落,甚至还有可能是主 力居心让股价回落。
( {$ w+ X* Q8 A  H8 T$ \0 y0 p6 Q/ i& X6 T8 j/ e) d7 h- @$ w! T
结论就是主力在实行局部做空和洗盘计划,一旦股价回落到必定的地位主力必定会回补,股价会从头回升。举个例子。某ST股从历史性大底2元开始上涨,在 2.60元处出现跌停(5%),报收2.47元,无量。第二天持续跌停(5%),报收2.35元,但在当天一路下跌的后半段过程中成交量显明放大。假如把 这两根阴线连成一根就相当于重要的成交量堆在阴线的底部。主力经过快速打压股价然后持续加仓,将来行情可期。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83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6 16: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迷恋楼主,楼主只是个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02:30 , Processed in 0.36670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