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V0 [7 t: ~9 X. A
+ P6 [, s8 P) D2 @, c" g
3 v, z: J9 O& n4 x2 R) l! T* f/ @7 ^/ i w0 y) Z( c- I
$ b8 w4 r+ z- n, ] H' x" V
, V6 y1 A- [8 v
9 J* }6 e1 E: m4 }; T; [( R! b
0 |. y& [! |& Y" B
$ j- q5 |) O1 I
# z3 Z. O$ C1 k; P盘前瞎蒙:周三水务、供气供热、钢铁板块领涨,医疗保健、仓储物流板块领跌,大盘低开低走,创业板指佯攻后反手杀跌,截至收盘,沪指跌59点报收3375点,创业板指跌3.07%报收2485点;39家个股涨停,10家个股跌停;两市成交9165亿元,同比萎缩765亿元,深市成交大于沪市1931亿元;创业板成交1509亿元,同比萎缩66亿元——就市场成交而言,两市成交继续萎缩,深沪成交悬殊扩大至1900多亿元,深市成交领先,这说明本轮补缺行情领涨市场的深市出货迹象明显。从技术面来看,沪指报收带上影线的缩量小阴线,终盘失守3400点整数关和5、10、60日均线,MACD指标涨幅收窄,KDJ指标死叉后向下扩散,预计周四或周五下探30日均线支撑概率较大;创业板指报收中阴线,终盘失守2500点和5日均线,MACD指标涨幅收窄,KDJ指标死叉后向下扩散,预计周四或周五该指数下探60日均线概率较大。从市场特征来看,两市个股收盘均跌2.36%,其中,深市个股均跌2.37%、沪市个股均跌2.35%、创业板个股均跌2.96%、金融股均跌2.55%——由此可见领涨的创业板个股和权重的金融股领跌、个股普跌的市场运行特征。综上所述,所以一和家家斗胆预言:10月股市报复反弹之后,剩下的2个交易日必然黯然收官——从市场层面上讲,这和9月30日、10月3日、10月8日文章《十月股市小盘相对乐观》《从九月成交看十月行情》《十月股市不单是开门红》大肆看多10月行情并不矛盾,此所谓“跌久必涨、涨久必跌”,如此而已,这很扯淡,不符合散户朋友看涨不看跌的理想。. K) @$ Y1 b/ w; B" R
. A5 y; o+ p) _; S( I M, M5 y' z实战操作:小规模IPO常态化、新股上市后无不连则获利盘抛售将会加剧续一字涨停、券商股集体涨停、监管层禁用杀威棒等诸多因素催肥了以涨停板敢死队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江浙、上海、深圳等地游资,以至于2014年游资取代公募基金、社保、险资成为二级市场最主要的做多力量。但不可忽视的是,涨停板敢死队尽管动物凶猛,却也只能局部攻击一点或几点撬动大盘上升,而这恰恰是大小盘指数、八股和权重股之间跷跷板现象的深层原因,因此,2015年股市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也将成为常态,要想跑赢市场,唯有高抛低吸。3 T* H Q6 }3 `8 ]
& r6 Z2 q2 t! K8 q
政策趋势: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因此,2015年资金面仍然不容盲目乐观,并且因为十二五规划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再加上IPO常态化、外围经济环境好转导致刺激政策逐步隐退,所以,羊年股市虎头蛇尾的可能性较大,调低期望值或许更加有益。
) }9 k. L3 e* H o6 F, q$ m/ y. d& J& d1 h9 U
经济前景: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GDP平均增长速度7%的目标,一方面,这说明此前的“保增长”暂时告一段落,管理层有意让中国经济软着陆;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管理通胀预期、改善民生的决心。但不可忽视的是,要想让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取代房地产行业的支柱性产业地位,其艰难程度绝对不亚于蜀道之难。也因为如此,十二五期间或十二五以后,中国经济必将经历一次难产级的阵痛。8 q& R, ]. s- L, l
7 \, g5 K5 a# J% R5 S! R1 m) I" I
链接:点进进入“第一私募论坛网直播”,查看每个交易日盘前新浪十大财经博客一和家家对大宗交易和个股交易数据的独家解读、盘口异动提醒及领涨板块追踪。
0 r' Q3 F$ H N0 f+ `: R) R. c4 h
4 S$ ?+ T0 j7 u ~5 K% l; o6 v- P& S
+ J7 G6 z/ g& W6 n$ M
7 z( A; J. z6 k. M) X
3 K' B8 I$ u+ ~! j; [; E' U' `& ~7 f4 A" @3 {& s5 }
/ K: ~! k$ Z- ?2 k0 L
; r# Q- x- }3 {" ~% k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