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背景下,洪磊认为目前私募基金行业存在的信用问题更需引起重视。% K G0 j3 ^/ |5 j# }
“2014年私募基金实施登记备案以来,市场普遍误认为登记备案就是牌照,登记成功就等于拿到了政府背书,就获得了市场信用。”洪磊说,这种混淆市场信用与政府信用的认识误区给私募基金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违背基金本质与信用业务要求,伤害自身信用基础。7 n0 K, w. `1 h; A
据洪磊分析,上述问题从机构层面来看,突出表现为三类情形。3 U _0 g) c" B$ g T" Z# D: i1 u7 l
一是全牌照业务引发利益冲突和风险传染。部分私募机构或其关联机构从事P2P民间借贷、保理、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业务,与私募基金财产存在利益冲突,甚至将类金融风险传导至私募基金领域。: B* P; W# | y' P% B) ` S
二是集团化倾向加剧了募资难、融资贵。同一实际控制人经常因各种原因申请登记多家同类型私募基金管理人或增设多级子公司,导致管理层级复杂,增加资金流转成本。5 u. Y8 Y, }; a. A
三是高管团队缺乏专业性。部分申请机构为规避利益冲突的监管,通过代持方式组建高管团队,表面上符合从业资格要求,但实际上不具备勤勉尽责的条件和专业胜任能力,仍是实际控制人在背后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