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大公捅了马蜂窝 仅仅是不够专业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00: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家评级机构从来没有云云被群起而攻之。纵然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急和随后的欧债危急中,随意蒸发无数投资者资金的惠誉、穆迪也没有得到过如许的“报酬”。
# C, i* ?" ?1 ?4 E1 E; u8 i1 D, ?0 P, }& T- E
  先回顾一下变乱的颠末,大公国际昨天发布的一份P2P行业的负面清单,此中266个网贷平台黑名单和676个预警名单,安全旗下的陆金以是及中国首家P2P平台拍拍贷均上榜,这个榜单遭遇P2P公司群起反抗。此中一些显着的反常指之处,比如说陆金所处在负面清单中,拍拍贷地点地区写错了。3 Q5 `, }9 `) j: \' B' F/ P
, g6 b8 S$ I& G2 P6 I: T6 `
  这些细节不对被用来分析这家公司行事急遽、不专业,继而引发P2P行业须要“经授权的评级”,大概“暂不须要评级”,大概“大公国际是否有评级资格”如许的观点。
7 Y2 A6 `4 l5 _1 R1 z" w$ k! I% ~4 D
( d3 W" U+ r5 i" {. U- W, k  但现实上这些题目有的并非关键,有的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推脱。
; h9 R; S; {( z9 U# j: k* M8 x. A0 U5 v# `& O  ^& F2 ]% p1 F9 G# n2 a
  1)大公评级陈诉的核心题目是模式:谁付费?4 n& [; H: u: t

* o/ w1 c/ L& N' g: b  r  j$ F  大公陈诉的核心题目在那里?不是水准低,专业性另有渐渐提拔的大概。题目的核心是模式。一份贸易机构出具的“公益”陈诉,在这个贸易社会中是立不住脚的。
+ O+ s) J: y+ }1 W) `
8 m3 f$ B8 s5 \0 J+ E, ?0 j$ W  评级公司出现以来的百余年中,评级的模式不绝是发行人付费。比如你要发债券了,约请一家评级机构给你评级,你还要出钱,让人观察你,评好评坏他说了算。5 L" m9 U* x& W( I6 w9 x+ ~
  k8 h/ V% O. O0 k( q( b
  在这种模式创建之初,这是一种发行人费钱买光荣的方式,发行人有需求。这种模式固然郁勃不衰,但不绝有道德风险上的诟病,评级公司是否由于发行人的付费、付费多少而使用评级?0 m' H, R, j% V6 e. z3 U1 [; M
0 R% y, b" ^7 w, Q) p
  理论上说,市场机制可以形成平衡,即评级公司终极会在当期赢利、长期存续和评级公正之间取得平衡,形成具备公信力的评级陈诉。& r& x+ Q4 x- [
' p# {! l) @5 m# R4 x3 c
  但伴随着危急一次一次出现,这种模式受到的质疑也越多,金融危急之后,投资人付费的评级公司数量开始增多。就是说你如果要去投资某个公司、某只债券,你可以付费去得到评级公司的陈诉。; k; b( u4 k5 }; G. m3 e

1 H/ M; Q8 v- O& |  这个逻辑也很简单,如果你要进入这个市场投资,你去尽职观察的资源大概不小,但一家评级公司观察之后,可以买个N个投资人,资源就低沉了。这是这种模式得以存在的底子。1 j9 K4 r* d6 r3 Q4 C3 u
9 B/ s* W# S; ^3 R6 L
  大公的题目在那里?它既没有向P2P公司收费,也没有向投资人发售的渠道、方式(此前也没有做过向投资人收费的评级)。
4 D* K& _. D4 E0 p7 V  w4 B% \+ s1 S0 }! a2 B( ^
  那么如许一份陈诉致命的道德风险就出现了:它是不是要使用“伤害权”来赢利?未来任何一家参与这一范畴的评级公司,不管它做得多么专业,数据模子多么美满,同样都面临如许的拷问!2 m! H3 s: s4 r  F8 i

' `9 M0 V$ ?$ }% U3 x9 x$ G& u  2)你不想要的评级,投资者想要!( G' n" m6 t4 p% K. B. [- m
' b* i  W: y# c, E% i
  不管是大公执意发布一份题目清单,还是从百度、网贷之家等机构的履历和做法来看,投资者非常须要低沉辨识资源,因此评级这个市场,是天然而然会产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y  @. e. E* X/ _

& b9 F$ \* s; R  这一点并不会由于某个行业协会说这个行业还在“初生阶段”,这个行业“模式不一”就会消弭。需求就是需求,大公不做,别家也会做,你低沉了投资者选择的资源,投资者就会喜欢,这中心只是谁做得更好,更符合的题目。. H( c0 i, e1 m  E5 r0 g8 f) d6 w
" T: N4 S2 j1 Q% g) l4 x
  2012年,经济学家、中诚信的首创人毛振华说,外界对于评级公司赋予了太多意义。“评级是给出意见,不是验证,这一点差别于管帐师和状师,同样评级也不是羁系的延伸。”
5 z+ l9 M6 a/ A; ]6 b1 t1 [: Z6 W6 O& I: E& }
  在评级这个题目上,没有须要给评级强行赋予太多意义,这是市场光荣的一部分,不是羁系光荣一部分。
! J- ?/ ?3 W& Y7 K9 i* n9 T( s* E  j7 n- R6 t) _
  对于行业来说,这也是有长处的。有一份公平、公正的评级(未必是公开的),肯定程度上能克制劣币驱逐良币,某种程度上另有大概让各人从巨量的网络推广费用中摆脱出来。
2 t; Y2 ?$ m  B5 S! i( p
4 Z  Y7 F4 p3 H9 L- N# P: Y  从上面提到的模式来看,我更看好一些行业咨询顾问公司提供的干系评级和资信证实,从模式上看,这可以作为未来投资者付费咨询的增值服务,也可以单独向投资者付费提供。
! Z1 a3 D4 [' l  }' A$ P0 k+ E# Z
$ E2 Y- M4 V7 |1 E  从已经非常公开透明的公募基金行业的评价机构看,它们的紧张模式是将评价卖给贸易银行、贩卖公司等中介,以及主权基金、养老金等机构,这相当于在直接分发给投资人之前,先分发给了银行如许的超等中介和大型投资者。$ g, [8 ~2 G5 T  G& b2 s" F2 d
* q8 z5 h9 V! U  w" U4 G
  但P2P的特性,决定了评价机构更多只能面向单一的投资人,P2P原来就是夸大去中介的模式。
2 k7 b, K: }' }4 R$ [- ^& z" a! G. ^, n5 K( {
  固然,咨询顾问机构壹卞崆具备评级的上风,如果它昧攴斧也找不到付钱的人,那么仍然逃脱不了滥用“伤害权”的风险。: J! l1 S. \% ^: s; B
  x/ p  g+ _; c& k6 m$ l. i
  免去了道德风险,公正公平才得以驻足,这才是一项可以长期一连并保持公正的做法。
http://www.simu001.cn/x106645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6 18:24 , Processed in 1.3696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