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触网”方面,这已经不是工行的第一个“第一”,本年3月23日时,工行便发布了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和一批紧张产物,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贸易银行。
, G) M% n+ C+ |; a, j0 k$ \9 H. W' w6 F3 ?/ f1 o) D
对于这次互联网金融营销中央的创建,工行干系负责人表现,将通过组建专业化团队和整合全行互联网金融营销资源,统筹全行互联网金融干系平台、产物的营销推广和运营管理,并直接开展干系业务的线上市场拓展,从而打造专业协同、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互联网金融营销格局,加速推进e-ICBC战略。8 r- Y! H: L9 g( D& p
9 E! N" \: L- H% ]- V. F& ~
银行业的互联网化困难
! `2 I- w; }5 L2 {9 L. D9 h6 z/ E* m7 n$ b, i: p- g1 [* `
对于工行的互联网转型许多人并不看好,以为工行团体品牌的构想假如全部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业大概面对巨大洗礼,但对工行部门和谐力和能动性表现质疑。这是对于工行的质疑,也是对现今整个银行业的质疑。
7 x9 f) |# r/ O; m! u5 v6 ~% ?( H" `8 Y1 C r4 d1 ?4 a
如今我国的金融体系,无论是市场话语权照旧生意业务规模,仍以银举动主导。只管在生意业务量、生意业务规模遥遥领先于浩繁互联网金融企业,但在发展互联网金融干系业务却总显得滞后。究其缘故起因,是创新力度的短缺。( L8 w5 T* j9 v6 B* o, F) J
- P% P8 I R/ O- Q% ^
银行业悠长的发展汗青,在为其积累了巨大的资源、建立了金融职位的同时,也使其形成较为僵化的发展模式与复杂的内部结构,极大水平上制约了银行的创新发展。这是许多传统大型企业的通病,因规模大、包袱重,在创新方面则愈发战战兢兢,畏首畏尾,虽依靠其多年的业务积累仍可建立巨头职位,但较于新兴企业则显得缺乏创新力与企业活力。
4 ?$ k/ Z2 ~5 h! S% Z
$ F9 a: ?4 T. T- P# S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掀起各传统行业转型的新高潮,各贸易银行也纷纷打出互联网金融的招牌,但发展结果却差能人意。相较于响亮的标语,银行业“+”的过程显得过于疲软。如招商银行曾操持将零售网络贷款、小企业E家、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涉及行内多个部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整合,筹办互联网银行部门,但至仍停顿在“操持”之中。; w, d" |2 E/ \, O
3 ~8 j" z2 F) e' w7 N! y- P6 H 互联网的意识有了,但怎样将意识转化为办法,成为银行业共同面对的头号标题。
8 d( ?' ~$ \+ ?5 x- Y
1 l/ U' b [- ^1 A 管理困难,起主要创造“第一”
5 N9 o# q( }' g! g+ g$ t0 G& Z- z
: F7 G) a6 |% ~) G' E 传统金融机构固然已经开始战略化结构互联网金融,但很少有真正尽力管理互联网困难的。此次工行创建互联网金融营销机构,可以说是举尽力推行互联网战略,不再只喊标语,而是坚固地迈出了第一步。
3 q8 z( r- d+ J9 ^2 ~/ i8 |# c9 B/ J- z6 C8 A
现今,大部门贸易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还停顿在单个业务的互联网化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也大多由各个部门牵头开展。这种不彻底的互联网化致使银行业面对的互联网化困难迟迟难以了局,进入得过且过的悲观发展局面。
4 s) H( ~. C4 X9 a9 F* g" n( o
) D4 S- Z8 i8 Q b: x7 Z- U: y/ Z 工行的“e-ICBC”战略便是为了管理互联网化困难,并已取得良好的开局:定位于“名商名品名店”的“融e购”电商平台,对外业务1年多来注册用户已达1800万人,累计生意业务金额突破1600亿元,生意业务量进入国内十大电商之列;“工银e付出”快捷付出工具客户数已凌驾5500万户。3 q y' I m* `/ K }
6 \2 W; E7 y$ r' e3 X9 b- E
固然有许多人对工行互联网战略持猜疑态度,但比起原地踟蹰不前的其他银行,迈出第一步的工行,已经离乐成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