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最后百万亿级别的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却在这里迷了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0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年,互联网金融险些切入了全部传统金融的范畴。而唯独一个百万亿级别的市场,让他们随处碰钉子,举步维艰——这就是浩如烟海的票据市场。来自中国银行业协会2015年的统计表现,票据累计承兑量已占到天下GDP总量的34.72%。) _1 T" j- `, g4 D
“中国真正懂票据的人,少之又少”,银承库的CEO王唯东曾说。- s6 n) v5 _4 Y( ?( d: y
百万亿市场,云云一个潜力无穷的市场,互联网玩家为何会如陷入迷宫中,难寻出路?6 j; `9 C* q% S# r, e4 e
01 蓝海市场
! W; ~5 r# p7 y; Z1 g占据GDP大头的票据,到底什么来头?
6 E* Z# E# S& v4 m! X按照《票据法》的规定,票据是以付出为目标的有价证券。, Z1 j  c6 f3 B# G3 W
票据分为两种,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现在,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大多都是前者。- D/ u1 v2 |5 O: V  w% p$ t) v
什么是银行承兑汇票?打个比方,两家企业,A向B进了一批货,两边签署了条约,约定半年后,A付款、B交货。6 i  X3 C. N3 U  Z; L
但A由于某些缘故起因,不能立刻付款给B,便拿着采购条约委托银行,开一张或多张承兑汇票。
, h. |( Q/ m7 t0 C. Z' @因此,票据可以明白为,银行给企业开具的“白条”或“支票”。
7 N, S6 L  E7 U# N对于B来说,假如他急需用钱,可以选择把票卖给另一家银行,大概中介。
! B3 \1 x% Y. n; [固然,提前套现,就须要付出肯定的代价,会有肯定的折价,好比一张100万的票据,大概B终极只能拿到95万。
) j4 k# F" C/ K+ x3 l6 d1 l1 L! C提及来轻易,但大部门中小企业的票据,根本无法流通或激活,不绝安静地躺在各家企业的保险柜中。
: F3 s$ Y- ~- w& G( c/ k0 p“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反而成了一种负担”,果藤金融CEO李春雷对一本财经称,中小企业的票据额度不一,限期不一,承兑行不一,比力琐屑,增长了银行管理贴现业务的难度。! u# g: @2 G7 L$ Q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最喜欢做的,就是捡传统金融的“漏”——传统金融眼中的脏活累活,就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金沙”。
5 I. d1 v1 ^; \) b4 U( a. p6 I6 W云云,催生了可以打包小票的票据中介们,同时,也给了互联网金融切入的机遇。
( Y9 M. ^, V& m# H
+ K% x; Z  |7 @( T, ^: s
$ m, P3 E; t( r: W最火热的,就是理财类模式。
0 [" p1 s: B* ^6 d" t照旧以上面的例子,平台从B企业手中,将这100万的票的收过来,就会先从理财用户的手中,将95万凑出来,先给B企业。
  T6 ^  m5 B7 e2 h* c" N2 c半年之后,平台再拿着这张票去银行贴现,平台和用户,共同分享这5万的利钱。
- Z4 @$ p* I$ L4 D对于B来说,提前兑现,得到了现金流,用于再生产;对于平台和用户来说,得到了利润——云云看来,简直三赢。
. z4 h6 u0 _" K5 g% a( `# a- T除了理财之外,尚有许多平台属于“拉拢”模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接买方和卖方,某种意义上,就是把传统的线下模式,挪到了线上。8 Z9 J9 O& z9 G5 x" F3 A
而他们的玩法,也照旧会合在银行不肯意接单的小额票据范畴。
0 h  h& c6 O9 u- }2 m2 k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票据资助办理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标题。
$ H  q) c* c& w7 S; Z" M2013年11月上线的金银猫票据贷,据称是“国内第一家运作互联网票据的企业平台”。7 z, F! x* S6 Y5 N
以后,入场者渐渐增多,并形成三大派系。
* @- ~* ?" D" W4 @3 ^% t! D( q. U第一派系,就是银行系。比方民生银行的民生易贷、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安全银行的小票通。
# l2 K7 `8 p* F银行系打的是银行刚兑的安全牌,相应地其年化收益率是几大派系里最低的。
7 r* z& g$ W2 X% U5 U- y第二,互联网巨头系,重要有阿里的招财宝、京东的小银票、苏宁及新浪的微产业。
4 d, H$ B$ A9 B9 e: h这些平台重要是与票据中介等相助,依赖其流量上风做渠道服务。
) f- j# p0 `- D/ H第三,第三方创业平台,如金银猫、票据宝、银票网、票据客以及其他兼营票据的P2P平台等。. l. P+ e& Y( Y1 Q
2014年,票据行业迎来了会合发作,票据理财也一度被炒作成“最安全”的理财。
# p; B. r: P, B+ h! ]$ p( \某种程度上,说是“最安全”也公道,由于只要票据是真的,末了付款方是银行,这应该算是稳妥的“刚性兑付”。2 D1 ~& W2 Z0 O# i
来自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中国票据市场发展陈诉》表现,从互联网金融到场票据行业到2014年10月,已有了100多家以票据产物为标的资产的互联网理财平台,它们推出了3156多只票据理产业品,累计买卖业务金额凌驾550亿元。
+ M7 z% e' [& P" k( q一时间,互联网票据被以为是可以重构银行票据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远景真的一片光明吗?2 q8 s) A! S; W1 R; c6 F
02 随处碰钉子
, a1 e# n/ p% L潮水来得快,退得也快。没想到两年之后,互联网票据就开始了洗牌和转型潮。, ]2 G/ L4 W4 q' P1 n8 F
先是巨头的离场。
6 |/ |) Z6 y7 U' f京东和苏宁的票据业务,曾被许多媒体拿出来比力,谁更有上风。而现在,固然两边票据业务还在,而声量锐减,再无新的动向曝出。
0 D2 a8 k. T0 k7 v2 j许多巨头,也寂静举高了票据的准入门槛,今后前的百元起投改为至少千元起投。
+ P3 N$ _+ y2 W: K8 D而2014年年底互联网票据平台中汇在线的跑路,更是将新浪微产业拉下水,一度被媒体曝出兜底5000万,将当年所赚全部赔光。1 [- w3 i6 W- O; V
尚有,网易理财原有的网易银票产物,已制止贩卖。
3 g9 M' s" x. U& F" D别的,许多互联网票据平台,也出现了倒闭和转型。
& _4 E3 p$ I4 l仅一年之后,100家平台,便锐减到了50余家。' A  @' \( H5 B! K: {3 h0 t8 [
“2015年年底开始行情变冷,票据贴现利率走低,覆盖不了理财平台所须要的高收益,以是互联网票据平台要么连续倒闭、要么转型了”,一位业内人士对一本财经表现。
( O% N9 d* Z; P, p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央在其时的统计,票据的买卖业务规模只有不到200亿元。在百万亿的票据市场的巨大盘子里,这无疑只是杯水车薪。7 z0 T/ n* |6 ], }
面对云云广阔的票据蓝海,互联网票据显然并没有展示出极强的吞噬力。缘故起因安在?  ^# j. q8 j! Q4 l; |8 U: q
起首是票据市场的动荡。( U* _* V$ L1 X# h  L1 {
票据业务与钱币政策出现很强的周期正相干性。6 u8 d3 h+ z6 k+ L) [8 A
即,央妈放水,票据市场活动性便加强。而这两年钱币政策从紧后,票据的活动减慢。
8 ^/ i7 O4 e/ v6 O! X9 P而票据的红利性,又受到利率颠簸的影响。: F& x" Z9 N! P5 }$ a9 X% C
在去杠杆的金融大环境之下,票据市场利率一起走低,就连传统票据行业的油水,都在连续萎缩。
5 {( ~1 |( z1 ]( v1 [5 c+ W5 t2016年,除年初、年末两个时点暴涨外,票据利率险些不绝出现单边下滑态势,整年常态票价维持在3.3%以下。
/ `! j2 }  f1 f云云低的利率,让互联网玩家哪有操纵动力?
6 W+ v1 A0 B) q4 }" C而另一方面,网贷行业的震惊,也将互联网票据拉下了水。; Z$ S# P1 `! e0 S
在早期,票据产物固然有“刚性兑付”的光环,但劣势也显而易见,收益率偏低。. b& m3 N/ J8 S3 W, g  O
通常票据的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在4%-8%之间,相比其时动辄12%的网贷行业,竞争力较弱。
& ~, U8 H( _; B2 b" v  c以是,不少平台为了培养市场,只得采取补贴打代价战的计谋。更有甚者,会采取造假的方式,比方没有真实的票据、商业关系等,埋下种种风险隐患。4 t% K' y# L6 |, r
厥后,网贷行业的团体洗牌衰落,某种程度上也连累了互联网票据。
- I1 A  a, f8 r, w: T( M票据客CEO洪其华坦言:“严格来说,票据理财照旧网贷的行业,未来照旧要按照网贷的需求去整改。”
' q) E) E# o$ {* t在一开始,就吃了亏,厥后又被行业跌落拉下水——整个互联网票据,都让人以为生不逢时。( Z4 d, \* M8 G$ H+ ^; D! x
固然,互联网玩家在这片百万亿市场中难从前行最大缘故起因,照旧由于票据行业的链条过长、水过深。5 W2 C; v/ M* y/ e3 a  h2 N

4 R; a8 @- g% D4 o% a1 d, z( `: r5 g; S
我国的票据有三级市场,一级市场做签发和承兑;二级市场实现背书转让、直贴、转贴等买卖业务;三级市场可经过央行申请再贴现。一个长长的票据产业链终极止于到期兑付。& f8 `$ X0 f5 y" E" d" N
而这三个市场中,都有强大而顽固的服从者和既得长处者——他们深深把控着每一个环节,难以撼动。5 x$ X( ]. t( z0 @" \* j( ?
好比票据中介,在中国就是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群体。
# a( ?! ^: ^. b, b6 n这里套利者多,猫腻多。
. N) _% u9 N% }1 R  o; D& z上海某传统票据中介负责人李鑫海(化名)称,能量大的江浙地域票据中介一天可以轻松做10个亿的贴现买卖,“乃至能控制银行的同业买卖业务”。" L% j) w7 F' `
更有甚者还做诈骗买卖,好比冒称手中有票,买卖业务完成后携款叛逃。
2 f* h/ ?1 ^9 _4 g! n3 m9 _3 z0 u就像互联网难以改造租房中介一样,在票据范畴,互联网也难以撼动这个灰色群体的生态和长处。
  ~3 B$ F% y. t! `5 i3 z面对纷繁复杂的票据产业链,互联网玩家办理不了乱象,也重组不了产业链,只能在票据行业的夹缝中生存。6 ~& d9 o& v  J% X3 }
03 伪命题?
) m: ]8 r" E: R, J" U; r“互联网票据理财的模式,是一个伪命题”,李鑫海得出了云云结论。4 F3 X5 b- ~& P  T

" s+ t) B& R  ?" t- g7 {- k: g. M他以自身平台举例:“我公司的买卖业务量是在5000万-2个亿/天,但从规模上讲,只能算是小中介。曾经惊动一时的农行38亿票据大案,也不外是江浙地域一个中介公司一天的买卖业务量。”
$ Y  {$ K" C( o% L4 d票据市场太大太大,互联网玩家切下的那点蛋糕,在传统票据从业者眼中,真的不值一提。
( ]$ x  J8 _( g" ?岂非互联网玩家就没有一点机遇了吗?
" n+ O% g# `8 o% O6 E1 W也不尽然。2 l2 k8 i- b+ ^
许多平台开始了转型和新模式的探索。' p# Y7 C, R# @8 [1 Q- y5 N1 C
票据客从客岁底,就开始了转型B2B平台之路。
9 @4 S9 d4 l7 k4 s, H+ n& N5 ]) X* f洪其华对一本财经先容称,票据客现在只将线下网络上来的一小部门票据放在自有平台,别的大概90%会供应给苏宁、京东金融等电商平台,买卖业务量确实提拔不少。! H) A2 A! X1 W
据松禾远望资源合资人田鸿飞称,迩来出现一批票据平台,是一种“以大拆小”“以小合大”的新模式。
' z7 T7 a& D# r2 t3 Y- a, S好比,收一张1亿的票,再拆分融资;也可以收一百张票,再同一去银行兑现等等。  \6 E, s2 O0 R2 ^, k
“这些模式,都加速了票据的活动性”,田鸿飞称。- ?2 i+ a, V5 L8 V2 R- u6 z
“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身是个大刚需”,票据宝CEO李华军称,在如许的配景下,互联网票据市场就有机遇。
2 }2 S, Z& Y1 t2 O. A除了转型和新模式的探索,技能也大概成为一个新的出口。) B. H: s. ]0 B
“票据电子化,也会为互联网票据发展奠基根本”,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提出,未来尚有大概出现,用区块链发行的公网票据。9 X7 W% A! j6 K5 `$ f  _# e
在英国,一家名为Populous的初创公司,正在践行“区块链+票据”,而在中国,央行包罗一些小的创业平台,也踏上了探索之路。8 h6 t- A9 O1 w/ b5 X' a$ U
8 t5 a! |* a! [5 s
票据就如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晴雨表,是金融流通中的紧张构成部门。
, g& {1 g4 N* Y6 l1 O1 D0 d市场很大,机遇许多,但这个百万亿市场的互联网化,才刚刚抽芽。
' t9 N: Y* b. R2 q4 j互联网的创业者们,恐怕还须要深植行业中探索,才气找到这个偌大迷宫的出口……
9 n8 c8 e# z5 V( I& \+ T3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门人名为化名)
http://www.simu001.cn/x10825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6 19:49 , Processed in 0.3917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