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路径,70%资产选择亚洲,为建行和中行大股东,投资美林巨亏20亿美元,后加码中国。4 L* L) k3 O( ?) \( d7 _
$ e6 O0 O/ e; A' v
颠末了38年的磨练,新加坡人终于可以自满地将他们的主权财产基金淡马锡称为天下上最乐成的SWFs。
" W3 Q Q) Z9 N" I' l9 ^, q6 U5 J
& R$ B3 V a, J2 n: J) j* ?: y 1974年,刚刚创建时的淡马锡团体资产总值仅3.54亿新加坡元。而在2012年,它的资产总值高达1980亿新元。增值约560倍。
8 K; }1 N* L/ h) O* }6 b- |& C, h- T" o
风趣的是,自始至终,淡马锡都将自己视为一家国有投资公司,而不是主权财产基金。投资新兴市场和投资财产的多元化是它的制胜法宝。
/ K. Q+ }7 I( b s( P
2 l/ J& d+ t. N3 X 长线投资中国
# i6 \. C( B4 F
+ @) B q; S4 s3 O" G; W 2004年9月之前,淡马锡被视为最秘密的主权财产基金,由于它从未披露过财务报表。这一做法之后得到改变,中国投资者可以清楚地获知这家生动的主权财产基金毕竟投资了哪些中国企业。
) V: V7 }/ b8 j2 W! Y) c1 b4 p$ J* v q" C
2010年,淡马锡曾启动10亿美元金投资京沪地产。不外,相对而言,淡马锡还是偏幸金融股。
: S: W, u1 _; V( v1 ?& M5 ?
/ Q3 J5 i/ _5 A3 O" u- U; J5 b 2011年淡马锡投资了高出30亿新元在中国建立银行和中国银行推出的新股配售。别的,投入9000万新元在中国最大的橙莳植业者和热带果汁供应商亚洲果业,以及总部在北京的新华人寿。2011年4月,又继续投资上海药业。
$ n* O2 z9 Y/ M; s# D8 O
; }; p% Y1 |; \9 ?* d1 a6 z0 m 淡马锡官方表现:在中国紧张银行的投资,可以大概长期反映团体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及不停扩大的中等收入阶层。2011年11月,淡马锡增持了中国建立银行的H股股权至9.4%(在中国建立银行的9.4%H股股权约为其包罗上海挂牌A股在内的总流畅股票的9.1%)。2012年3月以后,又投资于中国工商银行,并重新调解了在中国建立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权。1 P! I3 U, F" {" Q5 |
- {# [/ {2 k& M+ ~# t0 Z
别的,2012年淡马锡在中国的其他投资项目包罗投资1.9亿新元于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在2012年4月,又投资于中国石油自然气在香港挂牌的子公司昆仑能源。
2 z. j8 y- w+ ^! S
N- P3 M# E5 w) i: m: s: G 2012年,淡马锡控股增持和减持中资银行H股的利用成为核心。频仍的增持和减持利用,让人不自发地猜疑其在做短炒。
. \1 f; s8 i1 a" @* G9 y5 e- L/ R6 a! C- y* C( L2 }0 q! ^
对此,淡马锡给出如许的表明:“淡马锡还是投资于未来的长线投资者,目的是长期可连续的回报。作为投资者,我们留意内在代价,积极将投资组合会合于少数资产的机动性,投资决定的紧张依据是淡马锡对于根本长期走势的判断。”
3 z% k3 Z. s' Q! P! y, W
- V C+ X6 n. f" O) ]8 ~6 |$ o 根据2012年年报体现,淡马锡控股做出220亿新元的投资,并脱售了150亿新元的资产,实现净增新投资70亿新元。
+ I4 A* v+ A8 a# v) } c [" w( O& N' a1 F) l
淡马锡CEO陈崇礼说:"固然我们判断看重长期代价,但预计中国市场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大概因欧元危急而受压。对于淡马锡,投资和脱售会有一些短期风险,但也会有短期机遇。"
t z/ Z& t4 _# E, U! V4 B% h; U \4 p. f5 l1 @7 D
一系列活动表明,淡马锡的投资战略,根据市场的情况,随时举行着机动调解。
4 [& Z u) B: `- E5 s8 h% A4 t- E! C* k9 |
青睐中资银行股& Z: g5 r4 P3 z' U
2 X* ?$ M' X- r b0 Q, c 纵观淡马锡的投资进程,其战略有着光显的特点。在2004-2007财年里,淡马锡不停在增大对金融服务机构的投资力度,金融服务业占投资组合的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21%、35%、38%、40%。直到2008年才有所低落为33%。% C# M! O2 P0 l! y) ^, L
4 i& }$ O; e8 w: P# R0 I 据最新资料体现,2011年和2012年,淡马锡的金融投资占比为36%和31%。在金融范畴的投资,淡马锡体现得收放自若,妥当有余。
3 m7 k# ?% \: T _7 _( O& b: u: `! T/ v+ t, G
以其在中国的投资动作为例,在2007年11月份的末了一个星期,淡马锡在减持了10.82亿股中国银行股份之后,又配售了2.8亿股的中国建立银行股份。其时外界推测的,大概是由于淡马锡对中资银行股的看跌预期。但是淡马锡控股官方给出的答案为这是它投资业务调解的须要。
- \. g- Y& V3 q/ a: D }
! F; z3 ~! N, l2 T 不外可以肯定的是淡马锡从入股中资银行到减持中资银行股,目的在于获取红利。当年11月28日,淡马锡通过摩根士丹利按每股7.09港元配售建行2.8亿股,套现19.85亿港元之后,赢利约达10亿港元,投资回报率之高不问可知。而对中资银行股的抛售,体现出其作为审慎和理性的投资风格。有业内人士分析,若中国经济处于上升通道,中资银行股价保持上扬趋势,那么,淡马锡适时抛售部门中资银行股,接纳部门投资,分阶段实现红利,实属见好即收。恰当减掣娼脍较高价位的中资银行股,对于理性投资者而言是再正常不外的选择。2 y. o" e) f2 g z' r2 U1 P
3 v# J% H& M& b) {1 J F; H
今后的2011年7月6日淡马锡抛售已持有高出5年的中国银行和建立银行的大部门股权,其将在中行的持股比例从4.06%减至2.2%,将在建行的持股比例从6.76%减至6.2%,赢利200亿港元。淡马锡控股投资部董事总司理纳吉·哈密耶表现,“淡马锡继续看好中国市场的恒长远景。”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11年其分布在中国的投资约占其整个投资组合的20%左右。这意味着当年该公司在中国的资产靠近386亿新元(约合314亿美元)。2012年淡马锡董事会主席丹那巴南(DHANABALAN)表现“中国的银行业还是反映发达增长的中国经济与中等收入阶层的精良指标。”淡马锡控股总裁格雷戈里·科尔客岁曾表现,中国本地银行体现妥当,在中国的经济情况下仍有利可图。
2 A/ v* f- v% v& W/ a% O4 W% b7 s, V, Y- o
在制止2012年3月,淡马锡增持了中国建立银行的股份。2012年3月31日以后,又调解了在银行业的团体曝险,包罗在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高出30亿新元。
# y9 G `1 m% O7 z' b0 a/ Q5 I& S, h# _. O: v* K8 N, z
投资美林巨亏20亿美元% K) s" O' K. |: k1 k( F0 A0 l& u
$ g9 q, J& _; g g7 Q 着实,淡马锡的投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x! N U3 S' T5 m" i
6 l0 l4 a# z5 V6 S* k7 r0 b0 {& p$ g 2009年,淡马锡披露,其已将在美林全部13.7%的股份转为了美国银行股份。大略盘算可知,淡马锡在美林身上的投资已出现20多亿美元的巨额账面亏损。& y# |; _, M' O# R( U
) ^9 f- E1 o7 ]" W$ Q 据其时的资料体现,淡马锡约有40%的投资分布在金融范畴。除了美林外,其还在巴克莱银行、中行和建行上持有大量股份,而上述股票无一破例客岁都出现大幅下跌,由此推断其在金融股上的账面亏损将远不止20亿美元。3 u$ a' j- J$ T. g" Z! n
5 }8 [" S) U. X) `8 b$ g) _- v
主权财产基金淡马锡在金融危急的大配景下,在银行股投资上遭到了巨大打击。不外此次打击之后,其汲取履历教导提出了一些明智之举。它将留意力重新放到亚洲市场,通过投资于其投资组合公司的认股权发行得到了可观的利润,并在环球市场靠近探底、许多西方战略相助同伴为筹集资金而出售中国国有银行股权时,加大了对中国国有银行的投资。从2002年起,淡马锡增长对亚洲地域的投资,取得靠近21%的年均回报率。中国显然是淡马锡的紧张投资目的地。制止客岁3月31日,淡马锡在中国的投资约占其投资组合总值的20%。淡马锡高层划一以为,"中国对淡马锡来说是一个紧张市场。"1 @- k8 ?. b0 D1 U
f- J8 t. w$ T& Q% F! d
别的,为加深对环球市场的相识,淡马锡引进了更多非新加坡籍的专业人士,别的它把留意力重新放在亚洲范围内它最相识的市场,并开始了向多战略投资方针的变化。作为新加坡最大投资公司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也重组了领导层,不外在引进外部人士方面要审慎得多。
( O( e! i. N5 c. o6 Z3 h* I1 i, b) B7 \ D
淡马锡仍在不停调解投资战略。2012年1月公布创建兰亭投资国际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投资包罗中国在内的北亚市场,渴望可以大概在中国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找到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