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将信将疑中发展,在向往中成熟,在渴望中毁灭”--------约翰錠源罦。 7 f, [) c+ ]$ B% \上市公司和你讲故事,你就是不信它,这就是熊市;上市公司,和你讲故事,你就信他了,这就是牛市;上市公司啥也没说,你就YY她肯定有故事,这就是泡沫!6 Y& t# F5 E2 m* i
 
 ! q! ^9 T% f8 _  M' ^* G; z; ~- G. q) F8 o7 l" p
 文|幺果,泉源|小基快跑: u' P; N' V. k2 O3 Q$ `1 t
 * _' w# F% f8 R3 `0 n( w: j
 5 W4 g! ?/ t- _
 近来,谈股市泡沫的越来越多,都有点让人以为不胜其烦。' @* ~# [! u1 y/ @  m2 C8 a$ @* f. R
 
 $ P0 C. {( Q; V/ u8 m( L( }7 g8 T2 f+ u9 E3 O) g
 * ^3 j1 l1 e9 j& E1 e
 # C/ A7 \$ r- L  a- F9 |9 H
 % q, O2 S4 ?2 a( N* C: U+ R
 1 s- f9 u; @1 o  h
 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不绝顽固地以为,惟一告急的事故就是从股市中赚到钱。谈泡沫,纯属扯淡。5 P3 o6 J: r, c# Q5 k
 
 * |) f5 v. x% e
 * R9 H" U! ]# j
 $ v: s5 w8 J/ p2 ~% x; `1 Y; y% m
 ) G4 F$ N4 }1 K# |' l( Y
 我知道,这说法有点伤人。有无原理,请往下看。2 T" I; f8 u. ^) u) n. L; N
 0 G8 e  [- k+ `; s1 x* h6 y
 * C9 l9 S1 w7 x
 没有泡沫 何谈牛市1 q% [$ W7 h" L5 c
 
 . P& ], V: R( A( q$ V
 & K8 [1 H1 j) q' a- ~
  0 E0 f+ W- a$ A8 N7 x; P. P
 ( j% K, r# P! c. R1 N( u
 * ~* o! m" p0 k全部的牛市,无论是长牛还是慢牛,末了阶段都是加快上涨,闭幕于疯狂。无一例外。
 $ x, I0 `" N) x/ d
 8 Z$ `4 _: F- i' X: ~8 A7 W# `/ L! P
 直接上图吧。
 0 w; a0 W( w, A
 * k# P7 O* U1 z0 \: z% N2 X8 g
 : Z% b6 ~0 N: |- m, \/ s上证指数 2005年-2007年- _  s: P; u! A3 Q; k4 w
 上证指数从998点到6124点,2年上证指数涨幅超5倍。2007年10月份上证指数见顶时,市盈率为56.16倍。5 s5 ]0 [6 p( {- O' W. H$ a4 z
 7 |7 `' b6 n* u% }  H7 |$ [
 
  ' ~. i2 N5 U: G4 ?5 t9 X9 m0 }1 A4 P
 ' ^$ }& N: D% l, s. d; F( K5 t
 
 4 H7 B% r! T, Y6 G5 M纳斯达克指数 1990年-2000年
 " d! x0 K8 ^0 A( m- A; x0 N
 $ n. t# s, G5 O1 F! l, s从450点到5132点,十年指数涨幅凌驾10倍。2000年指数见顶时,市盈率一度高达152倍。
 ( d" [7 F9 b' k. S2 Z8 S
  b( S; ?1 w; N3 S% k 
 7 y: N- _1 \8 o6 U! u" @8 u: k2 d$ r: p* Y: N5 w1 ^4 h
 台湾加权指数 1985年-1990年( L8 D& P" X/ T' }
 从800点到12495点,5年指数涨幅近15倍。1990年见顶时,指数市盈率已超百倍。
 : K$ B+ R1 O- H4 w
  + X, b7 u- z1 @* {: m7 R9 L
 ! ]5 j4 H2 E1 u1 e1 ]& H- k' i
 * q0 W4 S" a& b喊泡沫的人通常成了笑柄" S. q+ e, w! N0 d" D) R
 , W# x+ s! R) e8 o1 C5 S% e! ~
 
 5 z4 U" F/ F; F  {
  " Y* `9 |5 @, Q; [, x- S% w
 7 l$ ?2 h; r( X- Z( T% v. Q8 D4 J$ N& |& ~$ n, E! \
 市场一走高,喊泡沫的声音就起来了。此轮牛市也不例外。/ M; U& p, ~& R- x
 
 + B9 ~( a$ c: z' i# U' b
 3 q! D  G% I1 V( ?" T9 r# ~春节后,就有投资大佬义正言辞地说,理性大概会迟到,却从来不会缺席,创业板终究会一地鸡毛。
 , e% _: V1 j& r+ t
 . H* V5 w7 v+ E8 f& m
 3 M! S% g) d- _6 q" q1 {近来的炒得比力热的是一个财经作家,以为《资源市场疯了》,恫言“这应该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资源泡沫运动,全部试图置身其外的人,都不出不测地将成为受伤者。”
 " Y9 |3 \" h( E  t+ p6 G5 k& u
 & B/ `. k& p. h  Q
 ; Q6 n' ?1 T1 a3 d; \$ ~我只能说呵呵。趁便告诉你两个毕竟:
 8 S) w; o6 P1 M7 N' t& u! H  _2 ]- ^. q% j( t
 ( i( e% C  D' Y6 m0 ?  k
 前者在2013年创业板指数不敷1000点时就开始看空了。本日创业板指数收于3618.23点,期间涨幅406.85%。" r7 H6 V. w; F* V; }  q$ a# T" a! K
 + F4 M! r' k3 m, r) y
 
 : K. ^' ]. q  S8 \# P后者在2014年12月 10日写了篇文章《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其时上证指数2940.01点,创业板指数1572.69点;本日上证指数4910.90点,创业板指数3618.23点。期间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了67%、140%。7 d2 i& l' d$ e
 
 " B. e1 j7 e2 s. Z; e7 E# O& L7 d
 喊泡沫,把本身喊成笑话,并不奇怪。经典的例子是原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司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他早在十年前就看空中国楼市,而这十年中国楼市履历了什么,信任每个人都有目共睹。1 a5 p" b4 d. }; F$ E. v  T5 t
 ! O6 b4 ]3 M8 B- I* F' z) B
 V3 A+ |" b6 `/ a) t
 同为首席经济学家,谈泡沫这事,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要老实得多。
 ; i& a' o) h2 g/ M% p
 % p' e# S& S: @1 W# F; M7 H
 . ~* U' K- i6 i3 J9 {梁红说,讲泡沫就是“着实我不懂”。由于我不能告诉各人泡沫是什么时间起来的,为什么会起来,也不能告诉各人泡沫到了哪个阶段,它会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破碎。% E/ D+ S3 X* Z: t* l$ I) I9 G* r
 
 7 k* I, K" k; |8 G# Z2 N
 z. t7 y' n8 S4 G$ _以是,下次再遇到讲泡沫的,请看看他在本轮牛市出发点的2014年7月前,有无喊人出场。由于,我信任:没有猜到开头,何以能猜对了局。
 : |4 f/ }% b9 q6 g
 5 U$ x$ V( a0 Z& d* e% @* k$ ^. k
 没人能推测到泡沫何时破碎2 `, ?% M- C- k
 
 * E/ Q6 {/ G. l" B. x; y/ L% z1 o! {- O) v# Y9 ^2 `  K
 
  . d  r6 c: D( X" v2 f 
 / d& i/ o& @) ?" e7 k" a& ~6 v( J# B6 u! x1 `0 V& Y* E9 O
 每次见到别人推测泡沫,我总在想,这得有多自负大概多无知。  J  k% o9 r1 ^! C
 
 . d  K- ?4 @: Q4 x4 y8 M  V) t
 由于这事,连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都不敢做。/ z, x3 |4 f  f* }7 Q
 
 ( U' K1 C# t- I0 K
 0 ~9 x, Y& A. q. V. \0 Y* o# L4 c- Z2002年,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泡沫的演化基于人性,没有人知道什么时间它会破碎,或在破碎之前它会膨胀到多大。芒格和我已往在上百只股票上有过做空的想法,假如我们实行了,我们大概已经酿成了穷光蛋。”1 c4 A$ E+ J) f, f8 P2 B- k
 
 6 X$ m6 M% }7 H4 Z5 V  `
 : V: M( {) h& i; g再举两个大神级的例子吧。
 1 M" a, g1 }$ `0 m5 j' [" N- r
 ) Q9 z" N6 T, d8 f; ?( M
 2 l* a( Q1 d( I2 J, n! t: t格林斯潘
 - K% a) c: \& @# q3 {
 1 G8 [/ _/ g  ]美联储前主席,他在2014年出书的《动荡的天下》中坦称,“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我以及强大的美联储理事会都没有看到任何阑珊的迹象”。他还捎带着说,国际钱币基金构造(IMF)、着名投行摩根大通银行等机构的经济模子同样失效。回首往事,他哀叹,羁系者无法辨认泡沫发生的机会,大概准确预判泡沫将在那边发生、所造成丧失的规模和扩散程度有多大。8 M5 Z" o- C) c* i& v1 M0 }
 + i0 U1 Z. b% _$ ?9 q9 h% N- `
 ; Y: W# g$ g0 u. @  x9 s- r! b
 朱利安圠伯逊0 o6 G" S) c5 t* q
 
 9 L% {1 S) }5 g$ n1 b2 V$ Z/ L2 @
 $ s3 M9 f& _- |$ K; m  S
 老虎基金的首创人,资产管理规模最高220亿美元,举世天字第一号的对冲基金,他的根本面代价投资方法影响了华尔街一代对冲基金司理。千禧年初,网络股泡沫疯狂下,罗伯逊对峙的代价投资方法忽然失效。他被迫清盘老虎基金,在给投资人的信中,他无比感伤地写道,“追捧科技、互联网及电讯股份的狂热不绝升温,我绝对信任,这股狂热早晚会成已往。但我很难估计这改变何时出现,我没有任何心得。”
 * p# w6 k# Z1 |4 x
 9 z- o! A3 U) e# u
 9 G9 Q+ c, X  X) Z% F! c# P他简直没有想到。由于一个月后纳斯达克就见顶了。: U8 s% C( c, T! J! T
 
 5 L2 j- }: i$ R% B
 * Q6 s8 L) q/ G6 T( {/ M, y纵然推测对了,又会怎样?9 F3 j  |' f  D$ _( m0 c
 
 ) v- I. Q, Z# ~; a( L7 {* C. d% X; h
 
  5 u5 {3 s2 W0 ^/ `7 U( T+ v3 w1 W- h2 f+ w* I) e& K7 W1 U) g* f
 
 - U5 [1 {/ E3 i! X/ ?, b. `让我们看看房市的例子吧。这次的主角是万科和任志强,都牛逼闪闪的。
 & Y. r5 O/ J! c$ ?
 ?( o4 b) h+ l- T% c. d3 M8 R) \% q5 w! R
 2008年万科年报说:8 c2 ^- a) @* F* m. [( W1 s
 $ m2 O3 w  S& M& X# R" o7 V9 ^
 市场的底部在那边,而它又将在何时出现?然而遗憾的是,这是一个万科无法答复的题目。在我们看来,市场的顶点和底部根本无法推测。这是由于,市场是一个分散决定的复杂体系。市场的每个加入者都具有各不雷同的心态和判断,各自决定本身的活动,而他们的活动或多或少都影响着市场的效果。最非常的买方活动决定了市场的顶点,而最非常的卖方活动决定着市场的底部。但对不确定对象的非常活动做出准确推测,这原来就是一件不大概的事故。
 2 ?+ D  `3 Z  g/ H* L; O6 q# h: @2 s
 
 * J) a0 V; k0 h) Q8 B2009年万科年报再度重申:
 + Y9 c) L5 Z/ s  ) }  n3 o/ \. X7 g5 O- ^' P( {! C
 早在农耕期间,天气厘革对收获恐怕有着更告急的影响。那么,其时一个勤勉的耕作者,是否应以观测天气作为最告急的工作呢?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在如许一个充满复杂性的年代,人类占卜未来的知识刹时显得惨白。作为一家企业,我们对于筹谋情况厘革的预知本领,未必就高于一个古代农民对天气的推测。回到田间、聚焦沃野,大概才是更务实的选择。万科不做推测。) m6 T! f5 y2 t4 G2 A9 u1 l9 p
 
 ( C; M$ |( m. X$ l6 z4 m5 s
 + m. [- ?/ b, G9 o$ R着实不在美意思,万科的年报写得太好了,我就直接抄了。( c" U- D) w$ v6 \/ x) H
 % V' Q* B1 [( }3 M- E; H( r# _( Y
 
 5 A3 j( o" ^( ~9 K+ l0 c/ ^* }- u
 
 : V; |% A: I# O1 {5 l. v' v' F5 l, Y% v% a  B" w
 
 7 D7 z, S/ P# [# H7 A在万科放弃推测的同时,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不绝刚强看多房市。而且,他都看!对!了!
 9 K) ~: _; j& N, q: V效果在这里:+ @+ H1 s; j' }6 _& j
 任志强看对了,他的华远地产市值151亿。; U. m  o9 r" {+ B, M
 万科不做推测,A股最新市值1750亿。
 $ }+ R1 m0 z- V) T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对不告急,做对告急。
 t. M, t+ D1 r5 M; G: o享受泡沫时,要找好退路$ K( H' }' e- P8 ^$ \( R
 
  + v3 |. R5 i) ^先抄个段子:- D: k  P! W, v2 z" D& V1 V
 每次泡沫来时,总有两种人:一种人不绝地指出泡沫会很快幻灭,另一种人欣然在泡沫中游泳。前一种人越来越智慧,后一种人越来越有钱。
 5 L8 Y3 J1 R  l8 r0 f2 ~+ ^# T- K$ B" T1 l- W2 d; T
 
 $ g( E/ @' k3 l; _3 o
 7 y3 W, D) Q+ g- [2 g7 |: i
 1 H3 ^' d5 F  w% h! o6 Z& p1 a6 ~1 c# q, }) A
 对此,国内着名投资者、东方证券副总裁王国斌不以为然。他说,前者不大概越来越智慧,后者不大概越来越有钱。在市场充满泡沫的时间,没人能告诉你市场会走多远,人们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在于加入泡沫、享受泡沫时不找好退路。+ a3 q; ?6 C) K5 M. ?3 }4 c# J
 ' |+ Z) `' E  T4 O$ c, X  m
 & ~( L: ^- H5 T0 D$ x3 I0 D; G
 看到没?最告急的事是,找好退路。说得更明确点,你要卖得好,把牛市的钱真正挣得手。2 N' |! c$ h$ S8 H% {
 
 3 \1 {9 C$ ^5 X4 \( I
 2 E, |" A# T% R& E  f# F" w: Z# J( `. G
 9 n7 `+ u( ~& }/ ?0 @
 * c8 N% l0 ~8 V
 
 % I) t7 B! i7 x' e, z) i3 M8 I请不要奢望能卖在顶部,由于你无法推测泡沫何时幻灭。
 2 |8 Y% {2 k5 O2 U
 9 u' W' O" x5 b. O- k; j1 \4 b2 t* V2 S9 d
 3 O& O/ c$ P* e" Y% S" \$ p0 a4 F
 
 ' ~) m6 K" y& @: {0 o2 G6 ]3 y7 i( m6 c5 t3 P% r, Y0 f
 如许,就只有两个次优选择了。一是逢高减磅,卖在顶部的左侧;一是确认熊市后,清仓走人,卖在顶部的右侧。2 t6 T: b- c+ r" Y5 n
 
 # I' [  v5 d9 m7 W& j3 T; W
 ) T1 o2 X/ f+ Q" a- E但无论卖在左侧还是右侧,你都不要太贪心。& r* Z2 a3 M5 u. Z/ E
 5 K* Y0 T. V1 H: S3 C
 
 7 p! _! w: ^0 x- R卖在左边,你有大概是过早离场,必须忍受踏空的痛楚。“私募教父”赵丹阳的履历是个不错的案例。; [* s. V. C% A, i! d2 s
 ; e- G$ E  N* s1 o( r3 z
 
 5 Y! b: ~* V: M# H. Y. `2007年,从上证指数凌驾3000点后,赵丹阳就开始猛烈看空并清仓,踏空牛市,末了不得不提前清盘。当年,上证指数大涨133%,而赵丹阳旗下的五只信托基金最高的收益率才48%。) A2 a! }/ U: O4 K0 H
 
 $ n; N( |( y1 u. R. w  k- C5 c: L
 2007岁末,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赵丹阳坦言:“我们在H股10000点,A股3500点实现了我们的收益。转头看,我们过早地出局。指数的顶和底永久是个谜。”
 # {9 @+ P- P* U+ l' ]
 9 S- w- ^1 a  b+ v: b
 - ]7 P' X6 W1 w/ D2 ^% K卖在右边,意味着不大概浑身而退,毫发无伤。
 5 ^4 D2 U. R1 y5 j5 z" s, x) b
 1 S$ E1 z. X4 E4 J  ]  z& V* Q3 F) O% e! V& m1 k
 A股的统计数据表明,大盘货位创新高后,跌幅凌驾20%,才可以确认泡沫破碎市场转熊。在下跌20%后,清仓出局,那还是要有相称的生理素质。9 G5 I9 M$ s$ h) X
 & d* \- \) L' S" e7 {
 
 ) l" U; r( ~- I- i* b7 P3 a  {啰嗦了一大篇,总结一下,我要说的着实就五句话:
 ' M5 x4 h9 k/ K2 M# V3 n1.牛市都是有泡沫的
 ( |; a0 i5 \6 u2.没有人猜得到泡沫能走多高、何时竣事9 h5 p6 I' E8 H* `
 3.别听那些谈泡沫瞎扯淡- G* A. O* `; d; D/ u2 a1 w. R5 {
 4.告急的是预备好从泡沫上退却* I) l: X  i8 D1 b
 5.想浑身而退,没门!做投资还是要知进退,钱赚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