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谁是“土豪”安邦背后的神秘靠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挥金如土”的安邦保险团体已经以“土豪”的形象深深扎根在美国民气中。近期在夺取喜达屋的过程中,安邦更是以令人咋舌的142亿美元出价将万豪旅馆逼到了死角。此时,人们不禁要问,安邦背后到底拥有着多大的背就量$ t; H  U5 `9 I  c% r
高频高额收购外洋资产
* s  k8 x7 J1 d. x# P3 c1 }! l7 R: x# s
在安邦“横刀夺爱”与旅馆巨头万豪夺取喜达屋的商战中,这家2004年创建的公司备受市场关注,国外媒体BBC是如许先容安邦的——作为一家汽车保险公司在宁波发迹,背后却拥有一批强盛的国营支持者。
2 ~+ w( N! s* v9 q. b
( k6 R% `: ]7 g- }- x  x. R仅仅过了10年,中国安邦保险团体就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企业巨头之一,拥有丰富的国际投资组合,长处范围已经扩展至银行到传统中医。
5 k+ X; l* @1 ]% H3 H! M" n
1 Z0 L2 z" F0 T3 X不外,因其弘大的操持而闻名,背后拥有巨量现金支持,在每笔巨大花销眼前从不手软的安邦仍旧被以为是一家“不透明”的企业。9 w3 f( O% ^8 J1 c2 Z, q2 s, Z

2 B) Q0 |, C* h: z" a这家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崭露锋芒照旧由于客岁以19.5亿美元的代价买下了纽约地标华尔道夫旅馆,创下美国旅馆有史上最高成交纪录。
8 F) x4 u9 {2 l2 h9 Q. E: `4 k; s1 J" h9 v* K
影戏《闻香识女人》中最经典的一幕就是在华尔道夫旅馆拍摄。  S( |9 q1 V) i1 G' j) d

- G7 P( ~1 Z: _: g; \
" r4 W8 e7 h3 Z& Q/ {5 ^% w" [- c3 i
7 R5 W, a% O2 t% x! Q6 |3 X1 @6 [* F# k- O/ j. p
5 C* l) Z2 a' t0 u4 k: Q* N
在许多人看来这一收购代价似乎有些离谱,由于根据一些盘算,这相当于为每间客房付出凌驾130万美元。
1 W1 E. X/ P/ V1 R4 K1 Z# @- O* h+ m- [3 Z6 ^( n$ ^9 z, k, E1 C! I

' n& D7 X/ c$ Q+ l. e5 l
, y2 X9 J1 u/ U# r) t- l# J/ T& r# D2 Q# g4 E$ V' ]/ i
5 Z8 L) s& d+ i' O
本月初,安邦又以65亿美元买下了黑石团体旗下的地产投资信托企业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Inc,今后又劳绩了一项新的收购纪录——这将是中国大陆买家在美国成交的最高额度房地产收购。
2 l+ K, W. J/ W/ b' F; O+ d1 q# v8 W3 d  G0 L% M* g4 g4 D% K2 K
对于此次收购,安邦将得到该团体旗下高出全美的16处顶级奢华旅馆,包罗丽思卡尔顿、凯悦旅馆、万豪国际以及位于硅谷和华盛顿的四序旅馆,总计凌驾7500个旅馆房间。
/ D& ~1 H5 Z9 R1 ~9 W% c
2 n4 S7 J5 T& w% G$ c1 r" V6 g% F国际地产咨询公司莱坊国际的数据表现,2015年整年,在外洋购入地产资产的前20位中国大买手中,14家为房地产开辟商,6家为保险机构和主权基金。此中,安邦保险是外洋收购中最为生动的保险机构。+ {% W* I1 U. {

  j3 X  Z4 C) F" \3 V现在,安邦在与万豪夺取喜达屋旅馆的过程中再次得到举世关注。此前安邦曾3次试图收购喜达屋,而最新一次140亿美元的报价大概会让喜达屋芳心暗许。* ]5 ^  u6 ]0 w& f
- I; n: ~2 T; O9 |
2015年11月,天下两大旅馆团体万豪国际和喜达屋告竣协议:万豪以每股2美元现金加0.92股万豪股票收购喜达屋,总值122亿美元。但听说安邦其时已经故意向到场,但资金预备尚未到位。) U3 F7 G+ M1 x7 C

, [) x; ?4 b- C- s* k; B( f本年3月14日,安邦领衔的财团“横空插足”,开价每股76美元全现金,高于万豪国际提出的每股68美元现金+股票。安邦的收购总价将为129亿美元,高于万豪提出的122亿美元。
% n( i$ q2 ^% C1 f* N8 @- d+ d; s9 k& Q5 X
3月18日,安邦将收购价进步至每股78美元,买卖业务总价达132亿美元,解约金为5000万美元。
, o: s' L( o( D  g/ ]/ S) r5 H& ^# H
3月21日,万豪开始反击,大幅进步收购价至每股85.36美元,将新的收购总价升至136亿美元。喜达屋放弃了安邦的新报价,与万豪国际签订修订版并购意向书,并将解约金从4亿美元进步至4.5亿美元。
2 L* `, C* c- V$ K
3 `) s  J" i! I' L5 p; O0 b3月28日,安邦再度将报价上调至每股82.75美元,总价约为141.5亿美元,而且安邦接纳的是特别土豪的全现金收购,新的收购要约将万豪逼到了墙角,安邦似乎已经锁定胜局。: l/ g. A7 |* y2 a  D$ @
* C* Q4 |% t. [$ n8 W  p# t" z8 N
土豪的配景
* ^6 Q2 I8 i" b$ d" _
2 C3 h. B3 v4 j* p' X. F- S那么在安邦于国外高频高额收购外洋资产的背后,到底拥有着多大的背就量
" ?. o1 v% g1 ?: u( i* @
3 `0 x% G! h$ E: f3 h0 O
, N3 A% r" o/ Q5 z% e. y% {5 Q. q# u3 o7 {; D* v$ r' _

$ s$ Z- ]5 H0 N
* H2 y+ K$ A1 ]* I- o( T! Y, [. U国外媒体BBC是如许报道的,安邦的董事长吴小辉在中国应该算是与政界关系最密切的大亨之一,49岁的吴小辉老师少少在公开场合曝光,被以为是“深居简出”,不外,客岁曾在哈佛校招中有数露面,并广泛提到了公司的投资战略。
) [- J3 M) q8 T" t% k7 Z' {& ?
+ d# y0 v5 T& X, Q7 _3 H  d他说道:0 }/ D4 ^! u; M! V6 f$ A
& r/ i; M$ {; }* D& k
各人看到安邦近期这么多的投资动作,着实是我们国际团队在举世对于浩繁项目分析和判断的效果,他们在举世的累计飞行里程数大概可以来回月球两趟,我们的投资战略都是很审慎的。在代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首战必胜,而且每战必胜,使思量到在全部的底线环境下我们都能红利。. z8 P# V- V  p9 u3 i
我们的华尔道夫项目投资收益将会黑白常丰厚的,我们会把两个塔楼改造成住宅,增值代价很高,我们还偏重思量了文化因素,我们把这个住宅地产项目打造好,同时会把旅馆部分建成超五星级旅馆,创造顶级客户体验,实现安邦以客户为中央的理念。同时我们会增长一些中国元素。
4 p1 r: U) V' L

- F. m& `0 W- b4 T
8 \7 _4 H+ _  O中国企业蜂拥美国资产8 b" d* @* }6 b5 d" q8 X& ]' [
! c" p3 L$ T' C
保险公司通常被以为是运营最安全的公司,由于他们拥有富足的资源,而且每每投资于那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 z+ e) i7 n: ~% [$ m

0 z4 U1 @3 |+ L# f+ w" X- g) z但是中国安邦可以说正在颠覆这一概念。
* E* s) G( q& ~' U0 @. U+ d. R6 o6 B5 ?$ t) z2 t
安邦前身为安邦财险,创建于2004年,早先注册资源仅为5亿元。而在10年多的时间里,现在在其网站主页上,安邦声称已经拥有凌驾1.9万亿元(3000亿美元)的总资产规模。! M1 @/ w$ v* g) g
- V0 G, Z9 ~, C! ]- m1 J" ]
2 g, a5 s+ b) w" |, I( K
; S( s$ i: d, [. W
) t& U( o% d  h) x' P* _* o4 L) F# ]

/ j/ k- c' l* v5 V- o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安邦就已经通过一系列外洋收购实现了转型,此中收购的巨型企业还包罗一家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和德尔塔·劳埃德银行(Delta Lloyd Bank)。这统统收购活动都颠末了保监会的答应。* \5 ]3 U, P5 d* _$ S

, B1 e+ S/ f; `( Q9 A1 q在国内,安邦还耗资400亿元收购了民生银行,多家地产开辟商,一家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以致一祖传统中药材公司。
8 ~3 E" @( T6 M/ ?2 v9 a4 q
) t$ W# B3 W1 C* @然而,鉴于中国保险业的利润率并不是很大,一些人对安邦在国外购置资产的本领表现了质疑。
" U# h2 q& T; @/ P7 \+ E3 _' n. F) b' U7 T' C8 j
BBC中国市场研究部分的总裁Shaun Rein反映,一些人对安邦资金方面的担心有些多余,安邦单单在私家融资上面就已经吸引了几十亿美元的资金。他指出,“我们能发现许多中国企业正盼望成为举世到场者。他们资源雄厚,而且气魄汹汹。”
* a; `8 P/ G- j5 |
( A1 e0 P: e, I7 A0 h) c+ _Rein将现在的中国企业比作80年代的日本企业,其时许多日本大企业通过购买外洋竞争对手,以便让管理层的长处与他们的长处雷划一。5 m  g) b0 h) D% E, v3 j2 c
! P7 B0 e8 T# A* \
但Rein指出,在外洋收购上,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企业重要是想购买外洋的品牌、技能和管理诀窍。( A- C1 J7 z' A
& S) p. g4 G  O* }# S
显然,面对国内经济的不停放缓以及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对安邦来说,他们将本身的赌注下在了那些相对安全并极具威望的美国资产上,另有许多其他企业也在走这条路,比如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海航63亿美元收购Ingram Micro,海尔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中联重科49亿美元收购Terex等等! p; Q2 }0 z1 Y8 w9 [

8 z+ u0 c, _* _
http://www.simu001.cn/x12125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5 04:21 , Processed in 0.7729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