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日益“产业化”,引发次生危害后果严重
9 V8 c# e9 b6 s$ L$ l- I4 U 诈骗犯罪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之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引发次生危害后果的案件日益增多。如此次发布的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案和被告人陈明慧等诈骗案,犯罪分子实施诈骗造成了被害人徐玉玉、蔡淑妍死亡或者自杀的严重后果,社会危害性极大。人民法院对两案的主犯陈文辉、陈明慧均依法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充分体现了对此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的精神。# g5 p6 ?3 T3 k/ E- X
3 m: \6 j- ^9 U+ y
6 k6 M3 _ s9 [6 C. E4 t
1 F6 `' b4 B! P: O* l
. g4 q" ]" ~3 Z3 |. E* @ a
6 Z6 Q8 g5 D/ g+ H" y7 Q 犯罪手段演变快,微信、QQ成电信诈骗“重灾区”7 u- K( ?; y! i8 z9 V! N
据公安部门统计,各种诈骗类型大概可分为48类共计300余种。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快,新手法层出不穷,且更加隐蔽、更具有迷惑性。如此次发布的被告人黄国良等诈骗案和被告人童敬侠等诈骗案,就是当前比较突出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案件,诈骗分子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肆实施诈骗,甚至煽动群众以领取分红为由进京非法聚集,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V9 \9 |3 a- Q. E& {4 G
$ l9 K) w1 H; {0 r! l/ W9 ~* g; j- K: u1 ?
《报告》显示,微信已超过QQ成为网络诈骗犯罪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犯罪工具,超半数网络诈骗案件中均有涉及应用微信实施诈骗的犯罪情节。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已成为不法分子使用较为频繁的工具。如此次发布的被告人杨学巍诈骗案,此类案件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灰色产业,比如与微信相关的,但微信本身不具备甚至明确禁止的功能软件的开发,而这些功能大都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法打击此类诈骗犯罪,体现了人民法院不断净化网络空间,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的态度。
& Z5 x# Y7 L5 t% [* f: ^/ K- a, f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四个“不要”要做到
( F4 S3 ^+ p& i, q4 G 本次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一方面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坚定决心和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一次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醒广大群众增强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识别意识和防范能力,促进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