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但故事的讲法已经不同。作为一名老股民,我见证过 2007 年的疯狂,也熬过了 2015 年的剧痛,如今面对 2025 年这场“慢牛”,既有期待,也有警惕。
# I$ g* _* R. `- @上证指数在 2025 年 8 月 22 日收于 3825.76 点,创下 2015 年 8 月以来的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同期分别上涨 4.57% 和 5.85%,而科创 50 指数更是单周暴涨 13.31%。
& P! J4 h4 O; a( V( G& q/ U市场连续 8 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 2 万亿元,8 月 22 日单日成交达 2.55 万亿元,刷新历史峰值。
' D9 f |2 Q1 D( @. V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的老股民,我看当前市场已具备牛市的核心特征,但更倾向于这是一轮“慢牛”,而非以往那种全面暴涨的疯牛。7 j0 ?9 i) _, I5 y: h' U: m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行情,三轮驱动下的结构性牛市本轮行情核心由科技长大板块主导。通信设备、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成为市场引擎。
9 w) h r/ x e% v( v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8 月以来累计上涨 5.45%,稀土产业、通信设备主题涨幅均超 5%。寒武纪等 AI 算力龙头连续涨停,带动科创 50 指数单日涨幅超 8%。q.Q702556161圈子学习
% q9 [5 I4 c" l6 {' [0 s与 2015 年“杠杆牛”不同,本轮行情融资余额虽突破 2 万亿元,但占流通市值比例仅 2.3%,远低于 2015 年的 4.7%。+ C. W0 e3 k) ]3 u) L
这说明杠杆资金结构更健康,以中长期配置为主,市场风险可控。资本市场改革为本轮牛市提供了制度保障。注册制全面落地、中长期资金入市、并购重组支持政策等组合拳持续发力。% s8 L8 Y) C0 g" I" C5 [3 [
8 月 16 日,证监会宣布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至 40 家,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慢牛”的航向将与国家战略高度同频,聚焦新动能、新技术。' {" s0 Y6 ~4 L) u5 A% o! O
资金面上,外资回流趋势明显。上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超 800 亿元;恒生科技指数挂钩的 ETF 年初至今净流入超 70 亿美元。
/ ^: a$ ~/ R2 N) O6 n* `! ^; t更重要的是,居民储蓄正在向股市转移。2022 年四季度存入的 3 年期定期存款将于 2025 年四季度集中到期,预计将有超万亿资金间接流入股市。
( {+ N5 [# }5 {; A: E* c/ t尽管市场热情高涨,但结构性分化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市场呈现“科技强、传统弱”的特征,银行、消费等板块表现疲软。800 银行指数 8 月下跌 1.5%,与科技板块形成鲜明对比。盲目追高热门板块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宏观经济方面,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7%,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增速转负,内需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外资波动也需关注。北向资金近期出现单日大幅流出,反映出全球流动性预期变化的影响。1 }1 G5 Z& e+ q$ M
参考历史经验,牛市往往经历五个阶段:
# l9 E9 m% I1 p. J2 H一是金融权重启动,由券商、银行、保险引领;二是周期蓝筹接力,有色、锂、化工等上涨;三是科技长大主升,资金涌入高弹性板块;四是消费补偿扩散;五是低价股炒作尾声。
1 w5 t+ Q6 t" o K9 H' Q; @( M5 f当前市场可能处于金融与科技双主线并行阶段,券商与 AI 算力领涨,低位周期、有色消费创新药开始轮动。
k+ T& w" f5 Y6 G投资策略:
/ F/ N8 F% Z6 C2 J7 B基于多年经验,我认为在当前市场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d5 v& [6 n, n0 x' x; ^
关注政策支持板块:新能源、科技创新、医药等板块仍具潜力。特别是“科特估”政策助力科技股估值提升。
5 S$ A6 i9 W) B Y7 i8 ^4 Q控制仓位与分散风险:避免集中投资单一板块或个股。采用防御、平衡与进取三层结构。! |5 m8 z: ~; d0 x* b/ R
短中长结合策略:短线操作热点板块,中长期持有基本面良好的标的。收益达 25%-30% 后考虑分批赎回,避免盈转亏。
7 {/ e6 Z+ h5 P+ M/ Y; o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心态。牛市往往是普通投资者最容易亏钱的时候,因为容易跟风追涨。管清友提醒得很好:“即便我看好这个市场,但牛市时,大部分人亏钱最快。” |